改革开放40年来环境治理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30年左右,主要污染排放总体处于增长态势,环境质量趋于恶化;“十一五”、“十二五”开始,污染增长势头得到遏制,环境质量进入稳中向好阶段。
大规模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在四十年前开始。07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藻类大量繁殖,严重威胁着周边城市饮用水的稳定。随后,以江苏和浙江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开始实施更严格的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标准,并根据各地的水环境能力和经济状况制定当地的标准,这本身并不成问题,但是,将污水处理厂提标发展成国家性的活动就是个问题。污水厂是污染源,把污水厂的出水标准与先进、落后、保守挂钩,是一种认识误区。
目前污水处理能力基本与理论排放水平相匹配,并已达到生产要求。废水排放标准也有所提高,但水体仍有异味,环境提高有限。相信其根源在岸上,在排水管网的建设和养护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排水建设,在管网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投入巨大,但目前仍存在重处理、轻收集、重水域、轻陆域、重工程、轻管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对合流制排水系统的认识也存在误区,片面地认为合流制排水系统是落后的排水系统,只能将其改为分流制,这实际上是混流现状的一种污名。
治理黑臭水体的主要措施是控源截污,即末端截污,使雨污分流的污水、雨水管联网,变成雨、污、河、海一体化。排水沟排出的是低浓度的稀释混合水,大量的污水经雨水管渠进入。现在既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分流制,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合流,混流的现状是管出来的,所以根源于管理,不考虑管养工程就是浪费。
清理黑臭水体和水浸黑点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建筑问题,而是管理问题、管养问题、管理者的观念问题。
分流制地区不分雨、污完全分流制,同时推行源头污染控制;合流制地区控制好溢流污染,严格控制溢流频率,混流是逢雨必溢、逢雨必黑。珠海目前实行的排水分流制,可以对老旧小区、城中村采用局部混流。
城市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座城市的管理和管养不到位、管养不当,其水系统是无法独立运行的,要解决城市水系统的问题,除了处理好水系统内部的健康循环外,还需要与城市管理和运营部门合作,处理好水的社会循环关系。
「现在都在讨论九龙治水还是一龙治水,关键是运作要整合。」在行业多头管理的现状下,以源—厂—网—河为强化城市水系统的有效形式之一,应成为城市管理的汇聚点和纽带,才有条件从系统的角度规划、管理水系统。
现在,末端截污将雨、污、河、湖、海连接在一起,污水从低浓度的稀释混合水中排出,大量的污水经雨水管渠进入。在南方城市排水分流体制的前提下,要彻底解决目前污水管的乱象,只能靠正本清源,具体做法是:从源头上把错接漏接归位(纳污水),主干管降低水位(挤外水)和隔水层。
雨水分流不能从源头上区分雨污分流,应将小区、城中村、商业地块(含政府)等分门别类地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将建筑天面和地面雨水接入雨水管,在老旧小区、城中村、商业地块(含政府)等分门别类地进行雨污分流。
因为小区、城中村、商业地块(含政府单位)、工业企业等管理实体如物业、企业、政府部门等,都需要探索一套源头管网专业管养的商业模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雨水蓄水模块是雨水利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利用雨水模块收集的雨水资源,可对厕所进行冲洗、洒水、浇灌草坪、水景补水,甚至循环冷却水和消防水。
建筑顶上设计雨水收集及储存设施,将收集到的雨水直接用于消防、小区道路的浇晒、植树、洗车、冲厕所灯等,是实现厕所雨水资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型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顶部面积越来越大,建筑雨水收集大有作为,因此我国要实现雨水资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我国要实现雨水资源化,在建筑上设计雨水收集和贮存设施,达到直接将雨水收集利用的目的。
雨污回收是指通过系统地收集、渗透等方法,使雨水汇合、下渗达到较大程度,再通过过滤设施的净化,实现雨水回用。它的收集利用方式有直接收集、间接收集和综合回收利用三种。直接开采是集蓄处理后的生活杂用水,一般包括景观补水、道路喷水等,通过自然或人工渗透设施,如雨水花园、下沉绿地等自然或人工渗透设施来补充地下,综合收集利用是调蓄排放,通过自然或人工渗入的方式,实现效益。
原标题:城市污水处理也离不开雨水收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