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绿色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典型案例名单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公示结束,16个典型案例正式入选。
此次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集绿色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典型案例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20﹞812号)要求,经省级发展改革委审核推荐及社会公开征集,并委托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评审,形成了绿色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典型案例名单。
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将具体案例信息进行了汇总整理,近期将通过公众号公开发布,进行广泛宣传推广。
案例09 梧州市静脉产业园PPP项目
绿色PPP项目典型案例
梧州,三江总汇,广西东大门,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对不起,我要去梧州养老了”一度成为网络热词。大美梧州,有其美的守护者,那就是梧州生活垃圾焚烧厂。
01.项目概况
(1)项目基本情况
梧州市静脉产业园是全国首个“一园一企”静脉产业园区项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之一,并入选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典型案例和国家财政部PPP示范项目。该园区秉持“一园多区、功能协同、智慧运营、绿色循环”的理念,构建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主,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其他固废协同处置方式为辅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体系。把传统的“资源一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一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实现园区污水零排放以及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构建了循环经济和静脉产业示范基地。
本项目实施机构为受梧州市人民政府委托的梧州市城市管理监督局。项目总体规划面积1453亩。建设内容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子项2000吨/日(近期1000吨/日,远期100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子项200吨/日(近期100吨/日,远期100吨/日)、污泥处置子项200吨/日(近期100吨/日,远期100吨/日)、医疗废物处置子项5吨/日、卫生填埋场、粪便处理子项和危险废物处理子项目等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总体投资约17.19亿元,其中近期总投资约 11.45亿元(含政府配套工程3.29亿元)、远期总投资约5.74亿元。
(2)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总规模2000t/d,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配置2×500t/d机械炉排炉+1台25MW凝汽式汽轮机+1台30MW发电机;烟气净化系统采用“五步法”,即“炉内SNCR脱硝+半干法脱酸+干法脱酸+活性炭重金属吸附+布袋除尘器”工艺,烟气排放指标执行欧盟2010/75/EU标准。于2018年11月开工建设,2020年7月投产运营。
同时建有园区路网工程、炉渣综合利用处理厂、飞灰填埋厂、污水处理中心、综合管理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炉渣综合利用处理厂占地50亩,日处理炉渣能力700吨;飞灰填埋场建设库容32.2万立方,配套建设截洪沟、场内排水、淋滤液导排、地下水导排系统。污水处理厂占地33.5亩,设计综合污水处理量900m3/d,包括垃圾渗滤液及园区全部污水(冲洗水、生产生活废水等)处理实现中水回用,全园区实现污水零排放。
(3)餐厨垃圾处理厂
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设规模200 吨/日,一期项目日处理餐厨垃圾100吨,于2018年3月开工,2019年3月建成投产,年处理城市餐厨垃圾3.65万吨。项目建有收运系统及预处理系统、微生物接种和厌氧消化系统、沼气收集存储利用系统,产生的餐厨沼渣进入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
(4)污泥处理厂
污泥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00 吨/日,一期建设日处理污泥100吨,于2020年9月份投运,年处理城市污泥3.1万吨,经过板框压滤机脱水处理后,产生含水率60%的干泥进入焚烧厂垃圾池入炉燃烧。
02.项目运作模式
(1)项目PPP模式
本项目采用BOT即建设—运营—移交(细化为“BOOT”,即建设—拥有—运营—移交)的PPP运作方式。项目社会资本方与政府出资方共同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设计、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并拥有项目所涉所有设备和设施的所有权。特许经营期届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资产无偿、完好移交给政府或其授权的机构。项目特许经营期一共30年(含建设期2年)。项目运作方式如下图:
(2)实施流程
1. 梧州市人民政府授权梧州市城市管理监督局作为本项目的实施机构。
2. 梧州市城市管理监督局完成本项目的整体立项、选址、规划,以及PPP实施方案编制和评审等立项工作。
3. 梧州市城市管理监督局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社会资本——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4. 由政府代表——梧州市城安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社会资本方——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资本金占总投资的30%,其中政府出资10%,社会资本出资90%。
5. 合作期内,项目所涉所有资产、设施归项目公司所有。
6. 合作期内,梧州市城安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代表政府行使项目的监督、管理职责。项目公司自行承担费用、责任和风险,负责本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工作。
7. 政府对项目公司提供服务的质量、产品销售收入和垃圾处理运营成本进行严格监管。
8. 项目公司根据梧州市政府要求和实际进度,进行远期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9. 特许经营期届满后,项目公司应按照《PPP项目合同》的约定,将本项目资产无偿、完好地移交给政府或其指定机构。
(3)资金筹措
项目总体投资约17.19亿元,其中近期总投资约 11.45亿元(含政府配套工程3.29亿元)、远期总投资约5.74亿元。
资本权益性投资(又称股权投资)30090万元,由政府和社会资本以货币形式分批次投入。本项目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30%,达到国发〔2009〕27号文《国务院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最低资本金要求;
项目公司负债投资8.53亿元,以补充建设资金缺口,占项目总投资的70%,该项负债由项目公司承担,但由社会资本和项目公司负责落实融资任务。
(4)回报机制
1.收益来源
项目公司收入来源包括发电上网营业收入和政府支付的各种垃圾处理补贴。
垃圾处理补贴费指由政府或其委托机构向项目公司支付的每吨垃圾处理、处置的补贴费用。
2.投资收益水平
依据《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规定“对增量特许经营项目按8%的内部收益率进行政府投资和补偿测算”。
(5)双方权利和义务
1.社会资本承担项设计、建造、财务和营运风险。包括:
1) 项目前期运作风险。包括BOT项目的融资、勘探设计、咨询、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也就是说项目公司将承担上述前期费用风险。
2) 项目建设期风险。主要包括建设工期风险和建设成本风险。
3) 运营维护风险。
2.政府承担政策、法律风险、配套投入和支付的风险。
政府承担相关政策变化产生的风险、承担项目公司正常收益下的运营补贴,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运营和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收益;减轻社会资本方的压力,公平合理承担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的风险,以减少摩擦,保障项目的顺利运营。
3.社会资本和政府共同承担不可抗力风险等。
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出现不可预见、不可预防、不可避免和不可控制的事件时,由社会资本和政府来共同承担该不可抗力风险,公平合理,社会资本方和政府合作顺畅,更好的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营。
03.园区亮点
(1)多项目同步规划建设的静脉产业园
该园区是静脉产业园内多个子项目同步规划建设的项目,园区统一立项并同步开展前期工作,各子项目又分别独立进行核准,根据不同项目进展进行项目建设;整个园区由一家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能够保持各个子项目之间工艺衔接的顺畅性,便于更好地执行静脉产业园的规划理念。
(2)静脉产业园各项目协同处置
静脉产业园各项目协同处置,构建了产业链、形成了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一是垃圾发电可供全园区使用,园区污水统一处理,节约了各子项目的投资;二是园区内餐厨沼渣、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污泥处理厂的污泥、高温蒸煮后医疗废弃物等全部由垃圾焚烧厂兜底处理;三是污水处理厂和餐厨厂产生的沼气全部入炉焚烧发电。
(3)环保科普展区、公共服务设施对外开放
在项目生产厂房内设立了垃圾分类展区、废物利用展区、环保宣传展区、垃圾处置工艺展区等四个展区。分别布置了垃圾分类游戏互动平台、废物利用制作展示、多媒体宣教室、形象的垃圾处置工艺动画流程等设备设施,被梧州市定为垃圾分类宣传基地、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生态走廊及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乒乓球室、台球室等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免费向居民开放。利用开馆日、公众开放日、世界环境日等机会,组织学习环保法律法规,普及环保常识,积极履行企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的社会责任,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争做保护生态环境的倡导者、志愿者、实践者、守护者,更好地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04.社会贡献
(1)垃圾分类处理,改善人居环境
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梧州静脉产业园作为梧州市唯一的垃圾分类终端处理焚烧发电项目,年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约40万吨、餐厨垃圾3.5万吨、城镇污泥3.5万吨、医疗废弃物2000吨,年节约标准煤6.5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年节约土地48万立方米。梧州市静脉产业园的建成投运,推进了梧州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施行,为城市提供了绿色电能和燃烧废料的回收利用。
该园区秉承“去工业化”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花园式”静脉产业园, 园内篮球场、健身房、科普馆对外开放,全面提升企业形象。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极大地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幸福感指数,这些都是治理精细化的体现。
(2)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城市发展
梧州静脉产业园承担了梧州市一般固废和医疗废弃物的全过程处置,积极参与梧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活动。园区采用标语条幅、专家宣讲、微信平台等多种媒介表现形式来宣传垃圾分类和处置知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引导周边居民增强环保责任意识。园区还积极参加和创建相关活动,顺利通过了国家创建组织的考评。
积极与梧州市中小学、院校联动,开展科普宣传实践活动,宣贯“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生活理念,倡导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低碳环保、生态文明的校园环境建设。通过对小学生参观园区后的感想、体会进行宣传展示,积极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环保理念,推动城市未来的建设和发展。
(3)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
社会效益:为有效化解邻避效应,除了确保项目规范运营,公开烟气实时监测数据,接受居民监督;另建有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生态走廊及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共享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了居民、学生等各界人士的环保意识,增进了企业和居民的融洽关系,成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梧州项目满负荷运行后,生活垃圾处理量不低于36.5万吨/年,餐厨垃圾处理量3.65万吨/年,污泥处理量3.1万吨/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可发电1.64亿kwh/a,上网1.3亿kwh/a 。梧州静脉产业园结合实际需求为周边居民提供了80余个就业岗位,使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改善。不断加强与厂区周边居民联动,通过篮球比赛、节日活动等多种形式,使该园区真正融入社区,实现了与周边居民和谐相处。
环境效益:在接受群众监督的同时,根据当地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标准,提高区域内的环境友好性,周边居民的宜居程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年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约40万吨、餐厨垃圾3.5万吨、城镇污泥3.5万吨、医疗废弃物2000吨,年节约标准煤6.5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梧州市静脉产业园的建成投运,为城市提供了绿色电能和燃烧废料的回收利用。
经济效益:梧州静脉产业园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梧州市提供绿色电力获得经济效益,维持企业的持续稳定运行。该项目服务范围涉及梧州市区和所辖三县一市,是一个多县联合跨区域处理的项目。项目建设能够有效推动服务区域内各个市县的垃圾收运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各市县垃圾集中处理,能够更加节省建设成本,降低处理费用,并且集中控制污染物。
05.项目创新点
(1)本项目社会资本在项目公司占股90%,其余10%股份由政府占有。政府与社会资本高度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加快项目进度,同时政府对项目公司深度参与,能够更加保障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行质量。此为PPP模式的创新。
(2)本项目是一个静脉产业园内多个子项目同步规划建设的项目,尽管该园区包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卫生填埋等多个子项,但园区统一立项并同步开展前期工作,各个子项由分别独立进行核准,根据不同项目进展进行施工建设。此种方式保证了项目的统一性,能够加速项目推进,但又遵守国家相关法规政策。
(3)梧州市静脉产业园是国内首个一园一企项目,通过公开招投标由一家企业进行投资建设运营。整个园区由一家企业进行投资,能够保持将来各个子项目之间工艺衔接的顺畅性,社会资本能够高度执行静脉产业园的规划理念,并通过技术优势,对循环工艺进行优化,并且有足够的动力去执行。
(4)本项目服务范围为梧州市区、藤县、苍梧县、岑溪市等多个市县,是一个多县联合跨区域处理的项目。项目建设同时,能够有效推动服务区域内各个实现的垃圾收运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各市县垃圾集中处理,能够更加节省建设成本,降低处理费用,并且集中控制污染物。
(5)本项目是国内处理垃圾种类最齐全、工艺衔接最紧密的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污泥处理、医疗垃圾处理、渗滤液处理等项目紧密相联系,高度实现统一。
本项目工艺循环图
06.借鉴价值
(1)协同运营,促进发展:梧州市静脉产业园区的协同运营,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大大改善了地区的环境,提高了地区的环境质量水平,可以吸引外资投资,同时也有利于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缓解用电紧张,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园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处理垃圾的同时产生大量电能,除了对自身的供给外,还可以对外输出,大大缓解了整个城市的用电紧张,同时也可以利用上网电费作为投资收入,真正实现了城市垃圾的资源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理念。
(3)实时监测数据,接受居民监督:严格执行国家环保部“装、树、联”政策文件,烟气排放各项指标与各级环保部门实时在线联网,主动接受政府部门监察和居民监督;梧州市城管局设立了项目运营监管办公室,对项目运行全过程监管,并实行月度考核机制。
(4)协同处理,科学减量:随着城市生活垃圾的大大增加,传统的垃圾填埋法已然不再适用,而且十分浪费土地资源,又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而目前梧州市静脉产业园区采用的废弃物协同处理方法不但占地面积小,处理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垃圾大大减量,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避免了对空气、水体等的二次污染。
(5)实施公众开放,搭建沟通平台:梧州市静脉产业园区采用花园式的设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有参观通道、多媒体环保教育厅、娱乐设施和健身房。全方位开放给市民参观使用,为市民提供环保教育基地和活动场所。目前为止项目已累计接待280批次,超1200人次,让来访者真正认识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