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能耗双控关键,夯实双碳工作基础,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十三五”期间,重庆能耗总量强度双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量低于国家下达控制目标536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4%,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能耗强度下降16%的控制目标。2016-2019年已连续4年在国家能耗双控考核中达到“超额完成”等级,预计“十三五”期间均能达到“超额完成”等级。
2021年上半年,全市能耗强度下降3.2%,在国家对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通报中获两盏“绿灯”。
重庆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交出如此优异成绩单,背后原因何在?
在记者看来,从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到生活垃圾全焚烧、餐厨垃圾资源化,再到相关制度保障,重庆节能增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紧抓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 保障重点行业单位节能降耗
在工业方面,大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施“能效赶超”“水效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三项行动,“十三五”期间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至0.795吨标准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建筑行业,制定发布《重庆市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率先在全国建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制度,共有94个建材产品获得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累计实施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56.24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共574.52万平方米,完成年新增100万平方米的目标任务。
交通节能方面,积极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全国绿色公路典型示范项目重庆潼南至荣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隧道LED照明覆盖率100%,全市具备岸电供应能力泊位达到203个。
公共机构节能方面,印发《重庆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节约型机关创建实施方案》,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成功创建94家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4家公共机构被遴选为全国“能效领跑者。
洛碛静脉产业园让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餐厨垃圾含水率高、易腐有机物含量高、脂肪含量高,对处理工艺技术可靠性和产气率均有较高的要求。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桂湾村的洛碛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解决处理难题,为全国开展餐厨垃圾处置工作发挥了巨大示范作用。
该项目担负中心城区全部餐厨垃圾处理重任,于2020年建成投用,每年可处置餐厨垃圾约110万吨、产生沼气8550万m3、发电1.7亿度、生物柴油4.3万吨、产生天然气4750万m3、有机肥料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7万吨,可供4.7万户家庭一年用电、16万户家庭一年用气量。
同样位于重庆市洛碛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通过焚烧代替垃圾填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产生绿色清洁电能为居民供电,从而实现双重碳减排效应。由于采用了高参数余热利用系统和烟气处理超低排放技术,该项目发电量较普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提高15%以上,每年可减排氮氧化物约1000吨;该厂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有效帮助中心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的目标。
制度保障能耗总量强度控制
好成绩单背后离不开有效制度保障,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重庆坚持将能耗双控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打表推进。先后印发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重庆市区域节能评价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办法,从源头上控制能耗合理增长。
通过节能审查过程中的能效导向,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6年达到50%以上;2018年以来,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
此外,重庆还积极探索能耗平衡制度,研究出台《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费平衡方案编制指南(试行)》,对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节能评估报告结论为“较大影响”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求做好能耗总量和强度平衡,从源头控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在健全监督检查制度方面,重庆修订施行《重庆市节约能源条例》,制定出台《重庆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十三五”期间共批准发布16项节能地方标准和2类节能监测方法,对项目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事中事后监管。
未来还将如何发力?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将统筹做好“十四五”能耗双控。
一是加快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二是加强节能评估审查与监察,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是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进重点产业能效改造提升,着力提高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四是加大节能科研力度,鼓励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推动能源节约和能效提升。多措并举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