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合肥地区日供水量频频破纪录,很多市民不免担心,“水够用吗?”9月27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该市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233万立方米,总体能够满足市民用水需求。另外,包括合肥六水厂提升改造工程在内的多个供水项目也在推进中,可以确保水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
9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合肥市庐阳经济开发区的合肥六水厂,该水厂的提升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据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六水厂的服务范围主要包括合肥市瑶海区和新站区,承担着合肥市近1/3的供水量。本次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新增30万立方米/天日供水能力(原常规处理供水60万立方米/天,分别为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均为30万立方米/天),同时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提升改造(增加深度处理和生产废水收集调节设施)。这也意味着,该工程竣工通水后,合肥六水厂将成为该市日供水量最大的水厂,也是省内目前最大的水厂。
“本次提升改造并不是对原水厂生产能力简单的扩容,还需要对净水能力和尾水处理能力的‘焕新升级’。”据施工方中建安装南京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推倒重来”式新建截然不同,在原水厂内进行改造提升必须综合考虑水厂运行全部细节,空间小、干涉多等瓶颈贯穿建设全程。“首先不能影响现有的60万立方米/天的供水量。所以,先施工新建的30万立方米工程,等这个工程竣工通水,再改造提升二期工程;等二期工程改造提升完毕,再改造提升一期工程。最终实现90万立方米/天的日供水量。”
为了让合肥市居民用上深度处理的优质水,合肥六水厂本次提升改造将全面引入深度净水工艺,升级臭氧消毒设备、一体化水处理设备,配置水质检测化验室,实现水质自动化监测,确保水厂高质高效节能运行。“与以往相比,主要增加了活性炭处理等工艺,水厂出水将更清。”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原水到出厂清水的过程中,过滤池进出水口标高、过水孔气孔标高、滤板水平误差等“细节”直接关系过滤品质,“为此,整个施工过程都以‘毫米’为品控标准,每个过滤池中,V型槽开孔、中央渠过水孔气孔标高、堰标高误差均不超过2毫米。”
截至目前,合肥六水厂提升改造工程中的炭滤池、砂滤池顶板已陆续浇筑封顶,沉淀池、提升泵房施工已全面展开,下一步将进行二次结构、工艺管道、设备等施工,预计今年底,全部主体结构将完成建设,明年年中可实现通水投用。
【新闻附件】
为了确保水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正在组织修编合肥市新一轮的供水规划。
根据合肥市地形特点、城市用地规划与产业空间布局、现状供水管网情况及各水厂特点,合肥市供水系统可分为五个大区:中部分区、西部及空港分区、南部分区、东部分区、北部分区和肥西分区。为保障供水安全,保障水量,合肥市将完善区域内部主干管之间的联络管设置,加强区域间联通管建设,构建水厂间高速联络通道,形成环状管网。同时建立特枯水年和连续干旱年的饮用水安全战略储备体系,制定特殊情况下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城市供水联合调度方案。针对连续干旱年、特殊干旱年及突发污染事故及紧急状态等,建设备用和应急水源。
按照计划,龙河口引水工程有望今年10月开工建设,届时万佛湖水将引入合肥。第九水厂(众兴水厂)也在规划中,水源来自引江济淮引水。另外,合肥市还在全力争取大别山优质水资源配额,计划通过引水管道工程集约节约利用优质水资源,受水水厂拟考虑十水厂(新民坝水厂)。
虽然合肥目前暂时用水不紧张,但合肥市城乡建设局依然提醒市民朋友节约用水,同时各施工企业也要注意对供水设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