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年,也是碳中和元年,注定大风不断。
本篇将就政策汇编专题,对今年来发布的省级“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文件进行盘点,供业界参考。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已有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甘肃、北京、上海等16个省市发布规划,系统部署了未来五年生态环保相关工作。具体如下: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突出系统观念、目标导向、问题导向3个特点,促进城市环境治理"新进步"。明确2035年的远景目标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更加充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广泛自觉,碳排放率先达峰后持续下降,碳中和实现明显进展,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基本建成。
2025年的主要目标从发展更低碳、空气更清新、水体更清洁、土壤更安全、生态更宜居5个维度,共设置了16项规划目标指标,包括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消除劣V类水体,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步提升,以及碳排放强度、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国控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等。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共12章、55节。为确保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量化、能执行,《规划》确定了“十四五”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化发展、生态系统质量和环境风险防范四大类21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2项,预期性指标9项。
同时,《规划》确立了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内蒙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35年,自治区综合经济实力和绿色发展水平大幅跃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内蒙古基本建成。
《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低碳发展等三大类20项指标。到 2025年,上海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生态服务功能稳定恢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初步形成,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十四五”期间,上海PM2.5年均浓度要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稳定在85%左右,六成以上的主要河流断面水体水质达到或好于III类,95%以上的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得到安全利用,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稳定在14%左右。
《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美丽江苏展现新风貌,碳排放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取得稳定改善,环境风险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美丽中国示范省份。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提前达峰后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基本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建成美丽中国示范省份。
《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浙江基本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绿色低碳是‘十四五’发展的关键词。”以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引领,浙江将把生态环境保护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和综合交通体系,有效控制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围绕这一发展原则,《规划》共设置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18项,其中约束性指标7项、预期性指标11项,涵盖环境质量、污染减排、风险防控、生态保护、低碳发展五大领域。
《江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江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四五”期间,江西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十四五”期间,江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全力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努力突出重点攻坚,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定了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等4大类23项主要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3项,预期性指标10项。到2025年,实现生态建设走在前列,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其中,2025年年底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
《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着眼于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美丽湖北建设基本实现的总要求,设置了近期和远景目标。按照梯次推进、可行可达、贴近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的原则,对标美丽湖北建设总目标,明确提出“十四五”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目标要求。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实现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不断提升“水质”,基本消除国控劣V类水质断面,实现“有河有水、有草有鱼、人水和谐”;努力改善“气质”,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实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切实保护“地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总体保持稳定,确保“吃得放心,住的安心”。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实现“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的生态格局更加稳固。在人居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建设美丽城市,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湖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湖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定了绿色低碳、环境质量、生态功能、风险防控、污染防治等5大领域30项指标,其中11项为约束性指标。其中,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提升至23%,洞庭湖总磷浓度持续下降,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8%,森林覆盖率不低于59%。
《规划》展望,至2035年,全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基本解决,实现碳达峰推动碳中和,生态强省基本建成,美丽湖南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围绕新形势、新职能、新定位,强调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强化结构调整,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均衡发展;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源头管理、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根据《规划》,在“十四五”时期,广东大气环境质量要继续领跑先行,臭氧浓度力争进入下降通道,国考断面劣Ⅴ类水体和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要全面消除。展望2035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能源利用效率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广东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基本实现。
《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海南在“十四五”期间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出“绿色低碳发展、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环境安全保障”等4大方面26项主要指标,确保海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规划》坚持目标导向,以"两个领先"目标要求,倒排设置目标任务。中央12号文件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目标。"十四五"要着重对标2035年 "两个领先"目标,统筹考虑未来三个五年生态环境保护进程,系统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布局、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好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路线图。
《陕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陕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出,到2025年秦岭、黄河流域等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美丽陕西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规划》同时展望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美丽陕西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聚焦甘肃省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能力建设,谋划确定了我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统筹发展与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协同控制,巩固改善大气环境。深化三水统筹,提升水生态环境。强化源头防控,提升土壤和农村环境。强化风险防控,确保生态环境安全。探索创新,积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青海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青海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分为基础与形势分析、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4个部分,共13章52节。《规划》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4个方面设定了27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9项、预期性指标8项。聚焦坚决守护好“中华水塔”、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引领应对气候变化、聚力打造绿色江河源、巩固提升“青海蓝”、切实保护好高原净土、持续建设“洁净青海”、强化全过程环境风险防控、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全社会行动体系10大领域,谋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重要举措。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明确了环境综合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环境风险防范等4大类22项指标任务,其中约束性指标12项,国考断面数量由“十三五”时期的15个增至20个,更加突出对环境质量的硬约束,呵护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环境。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宁夏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为绿色转型成效更加显著、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环境安全取得有效保障、环境治理效能明显增强。宁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5.5%,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0%,黄河干流断面水质保持Ⅱ类进Ⅱ类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森林覆盖率达到20%。
原标题:16省市发布“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未来五年就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