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会于北京顺利召开,“碳达峰”、“碳中和”、“新能源”、“长江、黄河流域治理”、“农村污水”“固废回收”等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关键词。回顾去年成就,展望未来方向,为了更好的展开2022年的环保工作,泓济环保带领大家一起来梳理今年两会上的环保工作重点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绿色要素01过

首页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企业 > 正文

泓济关注 | 聚焦2022两会 倾听环保声音

2022-04-02 17:59 来源: 泓济环保 

近日,两会于北京顺利召开,“碳达峰”、“碳中和”、“新能源”、“长江、黄河流域治理”、“农村污水”“固废回收”等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关键词。

回顾去年成就,展望未来方向,为了更好的展开2022年的环保工作,泓济环保带领大家一起来梳理今年两会上的环保工作重点吧~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绿色要素

01 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9.1%。

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

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

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02 2022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03 2022年主要工作任务

主要预期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①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

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

②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

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

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部承办的建议提案

总览

2021年,生态环境部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1024件,包括人大建议637件、政协提案387件。其中,主办279件,承办总量和主办件数量同比增长均达到20%以上。

从建议提案内容看,代表委员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问题最为关注。

此外,围绕长江、黄河、太湖等重点流域(湖泊),京津冀、长三角、青藏高原、南水北调水源区等重点区域,代表委员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生态修复与生态补偿、联防联控与协同治理等提出较多建设性意见建议,并对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型污染物治理、优化环境执法方式等给予较多关注。

流域治理

太湖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水系。

有代表提出要系统精准施策,深入推动重点流域治理,生态环境部指出该建议对于支持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已编制《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年)》。

据了解,这一文件对科学合理设置太湖治理指标、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与尾水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做了相应规定。

农村污水

生态环境部表示将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的重要内容。

今年1月19日,生态环境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医疗废物

2020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医疗废物处理问题备受关注。有代表委员提出“关于完善对看不见的公共卫生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监管的提案”等。

由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已于2021年7月1日开始实施,对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选址、运行、监测和废物接收、贮存及处理处置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作了明确规定。

今年1月1日《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固体废物焚烧》已经开始实施,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医疗废物焚烧企业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