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济南市起草并公示了《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该规划指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做好厨余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工作,建成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推

首页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政策 > 正文

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示

2022-04-22 14:44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日前,山东省济南市起草并公示了《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该规划指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做好厨余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工作,建成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推进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处置建设,提升医疗废物应急处理能力。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先行区创建为抓手,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 等重点任务,提升乡村内涵品质。到 2025 年,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

详情如下:

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 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 重要举措,是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 战略、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助力实现碳达 峰碳中和目标、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的内在要求。根据《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 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 号)《“十四五”循环经济发 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 号)《山东省“十四五”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规划》(省发改环资〔2022〕181 号)《济南市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 要》(济政发〔2021〕9 号)等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为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 环发展体系,推动济南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至 2025 年。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济南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扎实推动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生态济南建设,产业 结构、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低碳循 环发展成效明显。

 绿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绿色产业发展行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绿色新动能 加快培育,打造一批节能环保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等绿 色优势产业。“四新”经济增加值比重超过 36%,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55.29%,智能制造与高端 装备产业规模达到 4000 亿级,省级以上瞪羚企业达到 80 家,成 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 12 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2 家、 绿色园区 1 家。

 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深入实施能 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全面提升城乡生 活垃圾处理能力,强化塑料污染治理,初步构建区域资源循环利 用体系。“十三五”时期,全市万元 GDP 能耗、万元 GDP 碳排放 累计下降 30%以上,煤炭消费总量压减 22.5%,万元 GDP 用水量 下降 23.77%,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下降 20.4%,能源、水资源、 土地资源消耗强度大幅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资源 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优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健全绿 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健全生 态文明制度体系。在全国率先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在全省率先 实现消除劣 V 类水体任务目标,重点泉群连续 17 年持续喷涌。 35 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62%, 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25.6%。

绿色生活方式逐步推广。积极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加大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宣传教育,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日、泉 城环保世纪行等主题宣传活动,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营 造全社会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绿色建筑在新建民用建筑中比例 达到 10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 54%,中心城区公交新 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 98.5%。 

同时,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 主要是产业绿色转型任务依然艰巨;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集聚效 应偏弱,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资源利用 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绿色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绿色发展保障机 制和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济南处于抢 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济南新旧动能 转换起步区建设、“强省会”战略机遇的重要窗口期,是跨越赶 超的黄金期、关键期,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机遇。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出了新遵循。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 决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内在要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 低碳发展道路,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加快完善绿色治理体系提出 了新航标。 

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四 五”时期,我国将着力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 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现代化。这对我市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培育绿色 产业体系,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 态环境需要提出了新要求。 

打造生态明珠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锚定了新目标。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济南放在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生态文明 建设全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中高点定位,为我市跨越发展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明珠,率先打造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 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锚定了新目标。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 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 型为引领,全过程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全链条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全领域夯实绿色发展底色,全方位健全绿色 发展制度,践行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打造绿 色发展济南品牌和黄河流域生态明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济南样本。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双轮驱动。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约束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政府和市场两手 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导向性作用、企业主体作用,突出企业和消 费者在绿色生产生活方面的主体地位,推进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激发各类主体活力。

系统谋划,突出重点。加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全局性谋划、 整体性推进,多措并举、系统协同,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产 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全覆盖。准确把握绿色低碳循环发 展中的薄弱环节,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破除发展瓶颈制约,实 现各项任务均衡推进。

 改革引领,科技赋能。着力深化制度改革,统筹推进能源、 资本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强化制度支撑,构建完备的绿色低碳循 环发展制度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构建市场导向 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节约集约,高质高效。坚持节约优先,实行全面节约战略,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 环链接,推动资源环境要素高质利用、高效配置,持续提高投入 产出效率,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全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 系基本建成,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 转型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机制体制更加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绿色产业体系基本构建。绿色经济活力充分释放,节能减排、 绿色低碳企业不断壮大,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产值持 续增加,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规模达到 7000 亿,绿色 建筑产业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产值力争达 到千亿,节能环保服务业、循环经济产业产值力争达到百亿,基 本形成“千百亿”绿色产业体系。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资源环境要素配置持续优化,重点 行业能耗、水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持续下降,主要资源产 出率大幅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再生水利用率显著提升。

基础设施提质升级。能源体系实现清洁转型,建立多元清洁 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基础设施绿色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基 本构建起绿色基础设施体系。 

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绿色生活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全民绿色生活理念牢固树立,更加自觉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持续提升。

 绿色发展机制更加健全。绿色发展所需的法规制度、技术创 新机制、统计考核体系愈加健全,用能权、用水权等市场化交易 制度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生态 环境地方性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基本形成。

网页捕获_22-4-2022_135645_jndpc.jinan.gov.cn.jpeg

三、加快经济绿色转型

 以产业绿色化为重点,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深入实施工业强 市发展战略,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 标杆,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循 环发展经济体系。

 (一)加快工业绿色转型

 加快淘汰落后低效产能。统筹推动产业升级与淘汰落后产 能,严格执行环保、质量、技术、能耗、安全等标准,依法依规 倒逼落后产能加速退出,严控新增过剩产能。严格落实《产业结 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推动“淘汰类”生产工艺和产品退出。 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分类整治。严把“两高”项目准 入关口,严格落实“五个替代”。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 展,把握好政策尺度,严格按照“两高”项目与“非两高”项目、 行业上游与中下游、技术改造与新建、不同时间节点“四个区分 开来”原则,建立“两高”项目存量、在建、拟建三张清单,明 确四类处置方式,强化“两高”项目事中事后常态化监管,实现 “两高”行业存量改革。 

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加快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全面推 进工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重点行业能效和污染物减排“领跑者”行动,加快推动钢铁、化工、建材、电力等行 业绿色化改造,实施智慧能源管理、节能技术改造、余热余压利 用、能量系统优化等绿色低碳工程,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 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 新兴产业和高端前沿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经济绿色低 碳发展,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优先支持 PUE 值低于 1.25、 上架率高于 65%的数据中心新(扩、改)建项目。深入实施绿色 制造,构建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全链条的绿色产品供给体 系,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产品服务供给能力。到 2025 年, 工业绿色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四新”经济占全部经济总量比重达到 45%,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厂 200 家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 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用水量明显下降,为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二)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

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质发展。积极顺应消费品质化、个性化、 绿色化、服务化趋势,加快推进商贸、旅游、医养、家政服务等 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持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商贸企 业绿色升级,推动商贸设施改造提升和商业网点优化布局,培育 绿色商场、绿色饭店、绿色电商等绿色流通主体,推动电商平台 和商场、超市等流通企业设立绿色低碳产品销售专区。有序发展 共享经济,培育发展共享经济新业态,规范发展闲置物品交易, 推动形成高质量的生活服务要素供给新体系。在商品零售、酒店、 餐饮、电商快递等领域,逐步禁止或限制使用部分不可降解塑料 制品。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发展。积极发挥服务业绿色发展的新 引擎作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 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构 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同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优化物 流园区建设布局,加快推动物流企业退城入园,提升物流业智慧 发展水平。加快信息服务业绿色发展,做好大中型数据中心、网 络机房绿色建设和改造,建立绿色运营维护体系,引导数据中心 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指导完善相关绿色标准,推动会 展业绿色发展,鼓励办展设施循环使用,打造国际会展名城和高端会议目的地。 

(三)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现代农业。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 为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产 业,建设黄河流域现代农业引领区。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推动 农产品加工绿色转型,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广农产 品绿色电商模式,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 认证管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导向,不 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快休闲旅游、现代种业、农业会展经济、 农产品商贸物流等发展,推动农业与食品加工业、生产服务业、 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建设一批绿色农业产业园区、示范村镇、产业集群,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绿色升级。到 2025 年,创建 5 个 省级以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 产业体系。

推动绿色转型重点工程。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持续推进 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建设,发挥示范区示范带动作用,合理推进化 学肥料减量工作。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持续做好农药替代和非化 学防治技术推广,持续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统防 统治覆盖率。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深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 用,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化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 实施农产品品牌引领工程,完善“1+10+N”品牌建设推进体系 12 和工作机制,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做大做强“泉水人 家”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大力培育章丘大葱、平阴玫瑰、莱芜 生姜、历城草莓、商河花卉等农业特色品牌,打造绿色优质农产 品。到 2025 年,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 资源化水平持续提升,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下降 6%左右, 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达到 50 个。

 四、培育绿色产业体系

 根据国家《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和我市优势产业,结合产业 发展特点,着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生态环境产 业、绿色服务产业和绿色新兴产业发展,构建“4+X”绿色产业 体系,示范带动绿色产业整体发展。 

(一)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做强节能环保产业。发挥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 产业优势,推动高效节能装备、先进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清 洁能源等行业发展。以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 术创新为突破口,优化节能锅炉窑炉、高效发电机组等高效节能 装备产业链。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工艺和技术瓶颈,推动烟气脱硫脱硝、污水处 理、固废处置、环境监测等装备企业加快自主研发、制造及系统 集成水平,鼓励发展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装备,提升环保装备 标准化、成套化、自动化水平。发挥汽车生产、零部件配套等方 13 面的优势,加快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 部件等行业发展,优化汽车生产技术创新链,扩大高端产品供给。 围绕清洁能源需求和我市资源禀赋,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 用,加快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电装备等产业发展,延伸产 业链条。

做大循环经济产业。围绕全社会循环发展体系建设,加快布 局农业、工业、服务业循环产业。依托现有骨干企业,深入推进 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秸秆原料化、燃料化利用,因地制宜 鼓励利用林业剩余物生产板材、纸张、生物质液体燃料等。推行 循环型生产模式,推行重点产品绿色设计,推广易拆解、易分类、 易回收的产品设计方案,提高再生原料替代使用比例,推进粉煤 灰、钢渣、工业副产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发展“互联 网+回收”新业态,推进邮政快递业循环发展,培育可循环快递 包装新模式,鼓励线上与线下合作设立可循环包装商品专区、协 议回收点、投放回收设施等。

做精生态环境产业。依托特色农业基础和生态资源禀赋,加 快推动生态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绿色交 通、绿色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发展。推动生物育种、绿色现代农 业、休闲康养农业发展,加快植物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发展现代 都市型农业。加快推动生态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屏 障修复等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紧抓列入全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试点城市机遇,大力推动高星级绿色建筑、健康建筑、被动式 超低能耗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建设绿色建筑产业高端集聚 区。围绕绿色交通城市、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等重点工程,完善绿色交通产业链。加快能源、废弃物处置、海 绵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补齐环境基础设施 短板。

做优绿色服务产业。围绕工业绿色转型和服务业提质升级重 点,加快推动节能环保服务、绿色金融、绿色物流等重点产业发 展。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向综合化、智能化和一体化发展,鼓励提供集节能环保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为一体的综合能源 服务,延伸服务链条。探索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深入开展 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业务,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发展基于各 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围绕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目标,着力提 升供应链管理科技含量,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导航、区 块链等技术,持续提升物流业智慧发展水平,实现全自动化运输、 智能化仓储管理、智能分拣、智能物流追踪,全面提升绿色发展 质量,培育一批绿色物流服务领军企业。

培育绿色新兴产业。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机 遇,培育绿色高端、绿色未来产业。聚焦智能电力装备、高档数 控机床、激光装备、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优势装备领域, 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加快推进高端 装备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链式集群规模化发展,推动先进材 料领域核心技术优势和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加快布局氢能源、智 能电网和先进储能、碳达峰碳中和技术与服务等绿色未来产业, 构建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能源互联 网产业集聚区和综合智慧能源园区,培育智慧双碳、节能环保领 域综合服务商。

 专栏 2 绿色产业重点项目

 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基地创建项目,多能互补区域能源供能系统 项目,余热余压综合利用与智慧供热项目,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智 慧新能源整车工厂项目,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 项目,海上风电装备智能制造项目,能源谷项目,氢燃料电池项目,核电 装备智造项目,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

  循环经济产业。无废城市创建工程,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转运站项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程,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水资源综合提升工程,再生水利用 和中水回用工程,雨污分流改造项目。

生态环境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现代种业产业园项目,温泉花 卉项目,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暨生态保护项目,水生态治理和保护修复 工程项目,绿色建筑产业链项目,绿色建材智慧产业园项目,轨道交通产 业园项目,智能交通产业园项目,污水处理与水质净化项目,新能源汽车 充电基础设施项目。 

绿色服务产业。重点企业节能减煤诊断服务项目,环境监测第三方服 务项目,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创建项目,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 模式试点创建项目,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智慧供应链枢纽项目,科创金 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程,智能电商运营中心项目,清洁环保运输项目。 

绿色新兴产业。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智能制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 基地项目,氢能产业示范基地,氢能技术研发与示范利用项目,新型储能 电站项目,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区域双碳服务中心,零碳试点建设项 目。 

(二)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主体 

培育绿色产业市场主体。发挥市场配置、政府引导和行业协 调作用,支持绿色产业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围绕绿色产业重点领 域,强化平台支撑、政策集成和要素保障,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示 范企业,加快绿色科技研发,鼓励企业加大绿色制造投入,壮大 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加快中坚力量企业发展,鼓励小微企业做 优做细,促进龙头企业、中坚企业与优势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培 育一批掐尖扶壮、专精新特“小巨人”、高质量发展龙头企业、 再生资源示范中心等绿色产业发展重点企业,在节能环保、绿色 新兴产业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杆企业、旗舰型企 业,在循环经济、生态环境、绿色服务等领域打造一批行业领军 企业、生态环保百强企业、清洁生产先进单位。到 2025 年,形 成“千百亿”绿色产业发展格局,创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 单项冠军企业 1000 家。

 完善绿色产业链。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强产业补链 延链强链,发挥上游技术研发和资源供给优势,提升中游装备制 造和技术服务竞争力,保障下游技术应用和市场服务质量,重点 打造节能环保装备、绿色建筑、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新能 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整合技术、人才、资金、 市场等资源,向技术研发、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等全产业链发展。 鼓励骨干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市场开拓,推进企业间资源 17 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积极引导中坚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 高端延伸,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绿色产业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创 新中心、产学研联盟、检验检测平台等机构,提升产业链整体研 发能力。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 市发展新格局,鼓励各区县依托优势资源,做强做优特色产业, 优化完善绿色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依托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培育 特色产业集群。围绕重点产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技术创 新体系,着力推动绿色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加快补齐产业链短 板。以增强绿色产业综合竞争力为重点,支持园区、企业开展绿 色产业试点示范创建,促进绿色产业规模化集聚性发展,打造节 能环保、绿色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绿色新兴产业等 集聚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绿色产业集 群。

 专栏 3 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工程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区。推动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区、莱芜区、商河 县等区县发展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建 设涵盖节能环保产品和设备研制、生产及服务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鼓励 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区。推动济阳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等区县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垃圾分类资源化循环利用、工业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建设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基地,鼓励建设大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 地。 

绿色服务业发展区。推动历下区、市中区、高新区等区县发展绿色金 融、第三方节能等绿色服务业,培育和壮大生态环境大数据产业。鼓励建 18 设节能环保产业共同体、生态环境服务综合体,打造服务生态环境产业的 智慧总部。 

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区。推动济阳区、商河县、南部山区、起步区等区 县发展生态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绿色建设等生态环境产业,打造绿色 建设产业集聚区,发展被动式住宅部品和市政工程,打造“绿色技术+绿 色产业”应用场景示范区。 

绿色新兴产业发展区。推动市中区、章丘区、高新区、起步区等区县 发展智慧能源、先进材料、高端装备、氢能等绿色新兴产业,发展智能电 网、先进储能、激光雕刻装备,建设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氢谷产业园、 先进材料联合研究院。 

五、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以无废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 建立企业微循环、产业中循环、社会大循环的循环型体系,加快 园区循环发展,推动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一)构建资源循环型社会

 建立企业微循环链条。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贯穿 到企业生产的各环节和全流程,建立完善企业内部循环链条。鼓 励企业以物质循环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为重点,构建和完善企业 内部循环型产业链,提高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效率。聚焦建材、 纺织印染、化工、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加强数字化赋能, 深入开展流程工业系统再造。推动生产企业研发节能减排技术, 开展循环化改造,以建设小循环项目为支撑,形成企业内部物料、 废水、废气循环和余热利用等循环体系。着力培育一批工业资源 综合利用“领跑者”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 冠军。

建立产业中循环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打通循环经济脉络, 实现产业链条循环,构建资源型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建链补链, 加快建立从原料生产到终端消费的循环化全产业链,着力延伸再 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推动工业循环发展,以化工、钢铁、 建材、电力等行业为重点,构建一批循环经济工业产业,实施高 端再制造工程,促进固废资源跨产业协同利用,推进大宗固废综 合利用基地建设。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农林废弃物产业 化利用。强化商贸领域循环发展,有序发展出行、住宿等领域共 享经济,规范发展闲置资源交易。 

构建社会大循环格局。强化全社会循环体系建设,构建绿色 运营体系。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 水平,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健全废钢铁、废塑料、废旧轮胎 等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统筹推进回收网点及分拣中心建设。提升 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专业化水平,规范行业经营秩序,鼓励企业实 行规模化运营。推动再生资源清洁化利用,加快建立再生原材料 推广使用制度,拓展再生原材料市场应用渠道。支持协同处置城 镇固废,推动城乡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体系一体化发展。 

(二)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升级

 深入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提高园区产业循环化程度,促进 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实现绿色低碳 循环发展。推动固废处置、危废收集处置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推动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完善园区能源体系建设,加快建设 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推广 集中供气供热,加强工业余压余热利用,推动分布式能源及源 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善供水与排 水、污水收集与处理、再生水回用系统。持续提高园区循环化发 展水平,实现园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固体废物、废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

 推进绿色园区建设。以示范引领绿色产业发展为目标,以提 高绿色产业规模、质量、效益为重点,以增强绿色产业综合竞争 力为核心,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产业园区开展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 设,鼓励园区开展绿色工业园区、无废工业园区创建,着力推动绿色产业集聚、产业竞争力提升,优化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 运营服务平台,培育形成绿色产业发展新动能。规范园区低碳循 环管理,搭建绿色低碳循环运营服务平台,统筹推进能源、水、 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降低园区整体污染物排放量。引导社 会资本积极参与,推行园区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模式。鼓励园区内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程、建设绿色 供应链。支持起步区等建设绿色低碳园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 业,推进清洁生产,打造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园区示范。到 2025 年,创建绿色园区(集聚区)15 个以上,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比 例力争达到工业园区的 50%以上,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 21 实施循环化改造。 

(三)加快工业低温余热利用

 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政 府主导管网建设、专业公司负责运营、热源市场竞价入网机制, 畅通工业余热入网渠道。充分挖掘钢铁、化工、炭素、污水处理 等行业余热潜能,积极推进产业园区余热梯级利用,鼓励发展工 业低品位余热与热泵相结合的供热方式,实现低品位余热资源高 效采集。鼓励利用高效换热器、热泵等先进节能技术,探索全流 程工业余热回收模式,实现余热应用尽用。

专栏 4 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工程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程。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实 现生活垃圾零填埋,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做好厨余垃圾投 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工作,建成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推进厨余垃 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程。鼓励区县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站点、 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形成交售便捷、覆盖面广、 生态高效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聚焦建筑垃圾、煤矸石、粉煤灰、冶 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尾矿(共伴生矿)、农作物秸秆等重点品种,推广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先进技术、装备,建设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创新大 宗固废综合利用模式和关键技术、协同利用机制和管理方式,推动大宗固 废综合利用创新发展。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推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推动建筑垃圾精 细化分类分质利用,完善收集、清运、分拣、再利用的一体化回收处置体 系。培育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骨干企业,不断提高利用质量、扩大资 源化利用规模。 

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工程。强化塑料制品质量监管和输入管控,严控 22 塑料制品生产和销售,合理推进塑料源头减量,鼓励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 塑料制品。积极稳妥推广可降解塑料,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 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水平。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塑料 垃圾填埋量。

  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工程。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动电商与生产商 合作,实现重点品类快件原装直发。鼓励包装生产、电商、快递等上下游 企业建立产业联盟,推动生产企业开展包装减量化。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 规模化应用试点创建,鼓励电商、快递企业与商业机构、便利店等合作设 立可循环快递包装协议回收点。 

(四)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推动能源效率持续提升。以绿色低碳发展、能源优化配置和 资源高效利用为导向,建立健全能耗双控和煤炭压减科学管理制 度,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强化能 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 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各区县能耗总量控制,新增原料用能不纳 入各区县能耗双控考核。完善差异化管控政策,坚持“严控两高, 优化其他”原则,实行“两高”行业用能全闭环管理,加强对非 “两高”项目能耗资源保障,确保“两高”行业能耗煤耗总量只 减不增。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科学有序实行用能预算管理,能耗 增量指标优先保障非“两高”重点项目和民生刚需,促进能源资 源高质量配置利用。严格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及结果运用,落实专 项补助资金、能源价格优惠政策,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 技术等手段,推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建设能源双碳 数智平台,提高能源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能源管控实现“一屏看全域、一网管全局”。到 2025 年,能源利用效率持 续提升,完成省下达的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任务。

  严格水资源节约利用。严格落实“四水四定”,树立以水而 定、量水而行、还水于泉理念,推动黄河流域节水典范城市建设。 严格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建立水资源承载监测预警机制。 构建适水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水资源管理平台, 实现水资源统筹谋划、系统保障和精细管控。强化重点领域节水, 大力推进农业节水,严格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全面实施引 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加大非常规水利用,推动非常规水源纳入 水资源统一配置,推进新增工业用水大户、高耗水项目利用再生 水,鼓励农村地区就地消纳利用再生水资源。到 2025 年,全市 年用水总量控制在省定目标范围以内,万元 GDP 用水量下降 16%, 非常规水利用量达到 2.5 亿立方米。

 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严格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开发强度 双控制度,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进一步降低单位地区生 产总值建设用地强度。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实施严格的“增存挂 钩”制度,加快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强化存量建设用 地盘活利用。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鼓励采用立体综合 开发模式,培育一批新型节地模式和节约用地典型,发挥示范引 领作用。推进农村废弃宅基地、工矿仓储用地等有偿退出,积极 探索集体土地收储新机制,加大农村闲散用地盘活力度,推动全 域土地综合整治。健全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完善土地二级市场, 推行灵活供地方式,推广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 年期出让等方式使用土地,促进土地要素流通和节约集约利用。 

六、推进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以新型城镇建设为依托,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能源、交通、环境设施等领域绿色建设水平,构建绿色低碳、高 效实用、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提供有力支撑。 

(一)推动能源设施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实施光伏跨越发展工程,加快推 进莱芜区、历城区、章丘区、钢城区、商河县、平阴县、济南高 新区等国家整县(区)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建设,有序推 进一批“光伏+”集中式电站建设。鼓励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 结合供暖需求,积极推进现有农林生物质电厂和生活垃圾、污泥 焚烧发电厂开展供暖改造。发挥商河县、济阳区、起步区等地热 资源优势,规范有序推进地热能供暖。统筹可再生能源与乡村振 兴融合发展,推进“百乡千村”绿色能源发展行动,增加农村清 洁能源供应。统筹推进制、储(运)、加、用氢能全链条发展, 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氢能在交通、工业等 多领域全场景示范推广应用。有序开展核能小堆供热研究。到 2025 年,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力争达到 470 万千瓦左 25 右。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推进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及配套 送出工程建设,持续提高接受外电能力。聚焦整县(区)分布式 光伏规模化开发,实施城乡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力 推进高比例容纳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的智能配电网建设,确保新能 源电力应接尽接。在电力安全保供的前提下,推动煤电机组逐步 由电量型电源向调节型电源转变。全面实施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 改造,推动煤电合理配置新型储能,充分挖掘常规电源储能潜力。 推动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提高电网系统调节能力。加快推进一批 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设,开展氢能储能和飞轮储能研究和示范应 用,推动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常规电源协同优化运行。强化以电 为核心的能源需求侧管理,积极推动不间断电源、充换电设施等 分散式储能设施建设,探索推广电动汽车、智慧用电设施等双向 互动智能充放电技术应用,合理引导电力需求,提升电网调峰、 调频、需求响应能力。鼓励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的智 慧能源系统和微电网,推进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电系 统融合发展,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构建智慧能源 体系,加快推动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 

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坚持替代优先、先立后破、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原则,有序推动 燃煤供热锅炉、小型燃煤热电厂热源整合工作,在确保电力、热 力接续稳定供应的基础上,按照省要求,大力推进单机容量 30 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关停整合,完成 30 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 电厂供热半径 15 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机组 (含自备电厂)关停整合。充分挖掘现有大型热电联产企业供热 潜力,鼓励在合理供热半径内的存量凝气式煤电机组实施热电联 产改造,推进大型燃煤电厂长距离供热项目实施。鼓励既有大型 热电联产燃煤机组开展耦合生物质、污泥改造。加强天然气长输 管线、调峰和应急储气能力建设,完善城市天然气输配管网,推 动实现天然气高压管网规划建设“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 资源调配“一张图”,提升供气能力和效率。鼓励油气企业利用 自有建设用地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建设分布式能源设施,鼓励传统 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交通能源服务站。 

(二)提升交通设施绿色发展水平

  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建立与生态保护红线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综合立 体交通网。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 和维护全过程,积极打造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航道、绿色 港口及其他绿色交通廊道,推进交通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全生命 周期能耗和碳排放。规划建设一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 通等重大交通项目,基本建成以航空运输为引领、轨道交通为骨 架、公路交通为经脉、水路交通为补充、综合交通枢纽为支点、客货运输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提升综合交 通能力。加快交通工具绿色更新迭代,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 源运输装备,推动交通工具清洁化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新能源 充电桩和加氢站等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优化城市交通 组织运行体系,积极促进铁路、公路、民航和城市交通等不同交 通方式间的高效组织和畅通衔接。优化调整区域运输结构,大力 提升铁路货运能力,积极发展高铁快运,着力提升公路运输效率, 加快发展绿色物流,推动大宗物料运输“公转铁”,减少大宗物 料公路运输量,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积极推动小清河复航。 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完善不同层次的公交网络,打造高效衔 接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建设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推动城市绿道 步道互联互通。到 2025 年,全市新建道路 700 公里以上,新增 铁路运营里程 300 公里以上,“米”字型高铁网基本建成,中心 城区公交站点实现 500 米全覆盖,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 55%。 

(三)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升级。以基础设施“七网行动”为抓手, 全面提高环境基础设施绿色水平。优化配置区域水资源,提高供排水保障能力,合理规划建设重点水源工程,加大水库扩建增容、 除险加固和河道拦蓄工程建设力度,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和排水设施补短板行动,强化供水和排水厂、站、网建设,建设安全 完备的水保障网。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做好厨余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工作,建成厨余垃圾处理项目, 推进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 处置建设,提升医疗废物应急处理能力,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监 管水平,严格执行经营许可管理制度。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贯彻“渗、蓄、滞、净、用、排”建设理念,提高城市雨水蓄积 和洪涝灾害抗御等能力。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先行区创建为抓手,推动农村厕 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 等重点任务,提升乡村内涵品质。到 2025 年,城市建成区基本 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 70%以上, 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90%以上。

 加快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以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峰为抓 手,推动建筑绿色高质量发展。持续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标准,城 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快高星级绿色建筑建设。 持续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施工。加快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推行 标准化设计,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建 筑业转型升级。支持起步区建设绿色城市示范区。加快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全面推进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深入开展既有居住 建筑节能改造、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 500万平方米,持续提升建筑节能水平。 

七、推行绿色生活方式

 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扩大绿色低碳产品 供给和消费,推进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促进绿色产品消费

 大力发展绿色消费,持续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全 面推动吃、穿、住、行、用、游等各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加强对 企业和居民采购绿色产品的引导,鼓励引导消费者更换或新购绿 色节能家电、环保家具等家居产品。建立完善节能家电、节水器 具等绿色产品和新能源汽车推广机制,鼓励各区县采取补贴、积 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加大绿色 低碳产品采购力度,扩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范围,提升绿色低碳 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推动国有企业率先建立健全绿色采购 管理制度。拓宽绿色产品流通渠道,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 新平台促进绿色消费。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进一步健全绿色产 品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联合开展能效水效标识专项监督检查, 加快形成安全、便利、诚信的绿色消费环境。 

(二)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着力培育绿色生活理念。开展全民绿色消费教育,将绿色低 碳的生活理念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体系。深入开展全社会 反对浪费行动,加强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厉行节约,反对奢侈 浪费和过度消费。深化绿色生活建设,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 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建设活动。积极开展知识普及、宣 传教育、行为引导、典范创建等主题活动,把绿色生活理念纳入 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强化宣传阵地建 设,创建一批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和生态文化公园、广场。 到 2025 年,绿色生活建设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绿色生活方式得 到普遍推广。

  持续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 行动,基本建立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 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科学稳妥推广塑 料替代产品,加快推行绿色设计和电商快件原装直发,引导公众 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推动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和再生利 用,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到 2025 年,商品零售、外卖、快递等重点领域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现象大幅减少, 塑料废弃物收集转运效率大幅提高。

 专栏 5 绿色生活建设工程

 节约型机关建设行动。发挥党政机关在绿色生活建设行动中的率先示 范作用,扎实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健全节约资源能源  管理制度,推进全市公共机构能耗在线监测工作。推行绿色办公,减少使 用一次性办公用品,使用循环再生产品,推进无纸化办公。建设绿色食堂, 开展“光盘行动”等节约粮食行动。 

绿色家庭建设行动。开展“最美家庭”寻找、“出彩人家”建设等活 动,鼓励优先购买使用节能电器、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主动践行绿色生 活方式,节约用电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实行生活垃圾源头减 量与分类,减少家庭能源资源消耗。

 绿色学校建设行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育绿色校园文化,组织多 种形式的校内外绿色生活主题宣传,打造节能环保绿色校园,积极采用节 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清洁化水平。 绿色社区建设行动。建立健全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制度,推广“未 来社区”建设,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提高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促进社区节能节水、绿化环卫、垃圾分类、设施维护等工作质量提升。 

绿色商场建设行动。引导商场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开展绿色低碳经营 活动,提升商场设施设备绿色化水平,积极采购使用高能效用电用水设备, 强化能耗水耗管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鼓励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 优先采购绿色产品,简化商品包装,减少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 

绿色出行建设行动。巩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推动交通基础 设施绿色化,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管理,加快充电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公交供给能力和运营速度,宣传倡导全民绿色出行,逐步 提升公共出行比例。

 绿色建筑建设行动。积极推动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创建省级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示范区,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推 动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绿色建材应用 比例,积极引导超低能耗建筑建设。 

八、夯实绿色发展底色

 以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为重点,厚植绿色生态优 势,彰显“山泉湖河城”空间特色,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效增加优质 生态环境产品供给,夯实全市绿色发展底色。

(一)强化生态环境治理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系统治理、精准治 理,健全完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 管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加快建设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 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为推动生 态环境根本好转、高质量建设生态济南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建成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超算云中心,开展“智慧生态黄河”示 范建设,完善全市生态环境智慧感知网络,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 和共享开放,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智能化、科学化水平。

 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 推动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扎实开展空气质量攻坚行动,实施 PM2.5 和臭氧“双控双减”,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 防控,减少重污染天气,捍卫“泉城蓝”。实施重点行业深度治 理,全面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大力推进移动源污染综合治理和淘 汰更新。完善治理机制和网格化监管机制,加强空气质量预报预 警,提前研判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时发布预警启动应急响应, 开展应急联动,督促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到 2025 年,完成省下 达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任务。

 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推进智慧治水建设,整合各类治水资 源,形成治水中枢,实现一张图“零盲区”管理。制定全域水生 33 态建设规划,强化流域污染联防联控,推进实现实时水质全面感 知、动态监控,增强水体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完善河道管理联 动机制,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实现市控断面劣Ⅴ类水体 全面消除。推动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规范化整治,积极推行 “智慧管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生态 环境保护工作。

 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建立土壤环境全过程风险管控体 系,加强土壤环境详查成果应用,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区县全覆盖。全面开展土壤污染来源排 查整治。实施保护性耕作,开展农药化肥使用减量计划,巩固耕 地安全利用成果。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区域治理,防范工矿企业新增土壤污染。 

(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建设“南 山北水多廊多点”生态格局为重点,统筹协调“山泉湖河城”独 特禀赋和生态要素,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 源头治理。强化水生态保护修复,净化黄河“毛细血管”,全力 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强化绿地系统建设,继续实施绿化攻坚行动, 推动山体治理、河湖与湿地保护恢复、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 重点生态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打造滨水生态廊道、珠链式湿 地群,全面增强黄河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 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联 防联治机制,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到 2025 年, 森林覆盖率达到 26.1%。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建设。高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黄 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实施黄河生态风貌带打造行动,打造沿黄 “绿廊”、流域“绿网”、黄河“绿芯”,推动南部山区生态涵 养区、北部黄河生态风貌带、生态廊道和节点建设。高起点规划 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深入挖掘 阐发济南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黄河文化旅游长 廊。高标准建设起步区,把生态保护作为起步区建设发展的先决 条件、重中之重,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 

专栏 6 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绿色生态走廊工程。水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黄河沿岸防护林 工程,黄河滩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 设工程,生态景观带改造提升工程。 水生态治理工程。水源联通工程,水库建设工程,水库扩容增效工 程,供水设施升级改造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工 程。

(三)完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 总体布局,紧抓“十四五”重要窗口期,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编制出台碳 达峰行动方案,持续完善配套措施。完善分类指导的碳排放强度  控制,推进低碳、近零碳排放试点示范,支持起步区建设碳中和 现代绿色智慧城区。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探索 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建设“碳中和”现代绿 色智慧城市。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开 展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工作,实施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协同控制,推 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防治统筹融合、协同增效。开展气候 变化风险评估,识别气候变化对敏感区水资源保障、粮食生产、 城乡环境、生命健康、生态安全及重大工程的影响,开展应对气 候变化风险管理。完善防灾减灾及风险应对机制,加强防灾减灾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增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 坚守灾害防御底线,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建立运转高效顺畅的防 汛抗旱指挥调度体系,提高水旱灾害监测体系覆盖度、密度和精 度,延长灾害预见期。完善极端天气预警发布机制,做好预警信 息发布工作,确保预警信息全覆盖。

 九、激发绿色发展动能

 以深化体系改革为重点,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 系,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绿色发展制度体系,持续强化绿色 技术、绿色金融和绿色制度对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碳达 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支撑。 

(一)突出绿色技术创新引领 

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加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培育力度,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重点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和地方 部署的重点绿色技术创新项目。支持绿色技术平台建设,鼓励龙 头企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力量建立具有独立法人 地位、市场化运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加大科技计划项目向 绿色技术创新基地平台倾斜力度。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引导,实施 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围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 用等领域,布局一批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突 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绿色技术。组织开展绿色技术推广目录申 报,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参与国家绿色 技术创新“十百千”行动,在绿色技术领域培育一批技术创新中 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到 2025 年,绿色科技创新 投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超过 1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 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3.3%。

 加快绿色创新成果转化。建立完善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市场交 易体系,培育高水平绿色技术科技服务机构,为成果转移、技术 交易、知识产权运营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强绿色技术交易中介 机构能力建设,培育一批绿色技术创新第三方检测、评价、认证 等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绿色技术创新“经纪人”。 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支持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利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政策、科技成果转化 基金支持绿色技术应用,推动研发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 补偿。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探索建立绿色技术 交易平台,健全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

 专栏 7 绿色技术研发应用工程

 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工程。重点研发余热余压高效利用、高耗能行 业节能减排新工艺和新技术、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治理等节能环保技术与装 备。

 清洁能源产业技术研发工程。分布式能源系统燃气轮机、大功率智慧 分布式充电系统、智能微电网、韧性电网调度运维等新能源装备关键技术 风力发电大型配件研发,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工程。研发推广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 新材料,突破废旧金属、废塑料等产品智能分选与高值利用、固体废弃物 精细拆解与清洁再生等关键产业化技术。

绿色共性技术研发工程。加大绿色设计技术、环保材料、绿色工艺与 装备、废旧产品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等领域公共技术研发力度,重点突破 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

(二)加强绿色金融支持 

培育绿色金融业态。发挥中央商务区、汉峪金谷、山东新金 融产业园等金融集聚区作用,引进并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绿色 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专营绿色金融业务的分支机构、营 业部、事业部、创新中心等。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信用评级机构、 绿色金融产品认证机构、绿色资产评估机构、绿色金融信息咨询 服务机构以及环境风险评估机构。 

丰富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丰富 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工具箱,用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鼓励 38 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业务,加大对节 能环保、循环经济、生态环境、绿色新兴等绿色产业重点领域的 金融支持。探索设立绿色产业基金,重点支持绿色低碳新技术、 新产品推广应用及绿色产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 上市挂牌,通过增发股票等方式和利用公司债、银行间市场债务 融资工具再融资。推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以及污染防治、环境 修复等各类公共服务领域的绿色项目资产证券化,支持绿色项目 通过 PPP 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完善绿色金融配套体系。研究制定政策性担保、贴保贴息、 优惠利率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 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考核力度。完善与绿色金融相关监 管机制,探索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加快培育服务绿色金融发展的中介机构。

 (三)强化绿色发展制度保障

加强法规制度保障。落实国家和省促进绿色设计、强化清洁 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污染治理、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扩大 绿色消费等方面法律法规制度,完善我市相关法规政策。加强行 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推动建立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 害赔偿制度的衔接配合机制,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和问责力度。完 善绿色标准体系,鼓励社会团体、企业等制定高于国家和行业标 准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完善财政政策。深入实施财政涉企资金“绿色门槛”制度, 实行差别化支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加大相关专项资金对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环保投入 机制,引进社会资本支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加 大财税扶持力度,继续利用财政资金和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 持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能源高效利 用、资源循环利用等,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性。加 强预算绩效管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导向,开展资金使用绩 效评价,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构建绿色价格体系。

健全绿色收费价格机制。完善污水处理 收费政策和动态调整机制,探索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分类计价、计 收费等差别化机制,落实节能环保电价政策,推进农业水价综 合改革,落实好居民阶梯电价、气价、水价制度。严格执行差别 化电价政策,全面清理“两高”项目优惠电价。落实节能节水环 保、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方 面的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持续做好资源税征收和水资源 费改税试点工作。推动环境保护涉税信息共享,保障税收优惠政 策精准平稳落地。

 完善绿色交易市场机制。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健全用能 权、用水权等交易机制,开展区域水权交易,完善能耗指标交易 制度,支持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加强碳排放权交易服务市场建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转效率。加快建立初 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纠纷解决、配套服务等制度,做 好绿色权属交易与相关目标指标的对接协调。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广南部山区生态系统生产总 值(GEP)核算经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制机制,开展不 同类型生态产品经济价值核算,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南部山区生态 保护和绿色发展,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快创建国家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推进生态产业化,积 极推动“生态+”绿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发挥 “源味南山”区域品牌优势,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绿 色康养、生态旅游、绿色农产品等深绿产业发展,将生态优势进 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大财政生态补偿额度,搭建生态产品价 值核算评估交易平台、转化平台和支撑平台。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 的重要内容,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举措,完成各项任务。市 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 相关部门,建立统筹协调推进机制,按照职责分工推动重点任务, 加强指导和推进力度。各区县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绿色低碳循环 41 发展的主体责任,研究提出具体措施,抓好贯彻落实,确保规划 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监测评估

市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规划要求,积极推进任务落实,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定期调度通报规划目标任务、重大工程进 展情况,并加强监管评价结果应用。根据绿色发展内涵,结合我 市实际,建立完善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机制,客观反映绿色低碳循 环发展水平,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完善能源活 动和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体系,建立覆盖重点领域的能耗和 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建立完善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产业等统计 报表制度,强化统计调查,掌握全面真实数据,开展动态监测分 析,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三)严守安全底线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 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筑牢安全底线。持续健全完善生 态环境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持续开展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安全隐 患排查治理行动,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健 全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全力保 障生态环境安全。筑牢能源安全底线,推进能源安全预警监测体 系建设,落实能源安全监管属地责任,全面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能源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推动全民参与

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好经验好模式,加大推广应用。各类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绿色低碳循环 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积极宣扬先进经验,适时曝光破坏生态、 污染环境、严重浪费资源和违规乱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等方面 的负面典型,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发挥行业协会、 商业团体、公益组织的作用,支持节能减排公益事业。强化舆论 监督和引导,畅通公众环境监督渠道,发挥各类举报热线作用。 加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消费新风尚,营造全 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本规划旨在推动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培育绿色产业和循 环经济体系,涉及重点领域和任务,主要从生产节能、降耗、资 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污染防治等方面,进行技术研发、工艺设计 和设备制造,规划实施可提高废气处理装置、污水处理系统、噪 声消减设施、固体废物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优化处理方式和提 高可靠性,从而在改善大气、水、噪声、土壤和生态环境方面带 来正向环境效益。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设中会产生扬尘、挥发性有机物 等大气污染源。项目施工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工地扬 尘、施工车辆尾气、混凝土拌和站粉尘以及工程机械运行排放的 废气等,施工期环境影响是暂时的,做好相关洒水降尘、施工期 环境保护管理,对环境的影响可减轻。项目运行期通过采取严格 的脱硫脱硝、除尘措施后可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减少挥发性有 机物等大气污染源。通过巩固提升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优 势,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技术装备。

 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会产生少量生活废 水和施工废水,排入地表水中将会对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通过 废水回收及处理设施建设,做到达标排放。规划将推动全市工业 废水处理、水环境治理及黑臭水体治理等技术装备创新和环保产 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对地表水体和地下 水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噪声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推土机、挖掘机和混凝土搅拌 机等施工设备运行会产生噪声。项目运营期,生产过程中切割机、 电焊机等生产设备及风机、空压机等辅助设备运行会产生噪声, 通过安装减振垫等措施进行有效治理,不会对居民区造成不良影 响。规划将推动开发和生产高效多功能消声器、吸声构件、系列 化减振器,有利于降低和消除工业和交通领域噪声影响,改善员 工劳动生产环境和周边居民区生活环境。 

固废影响分析。项目施工阶段会产生建筑渣土,主要是废弃的砖瓦沙石、水泥等建筑垃圾,通过回填筑路、环卫部门统一清 运等措施处理。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切割、剪板边角料、废包 装袋、焊接废渣等一般固废和废胶桶、废机油等危险废物,需要 将可回收类型回收利用,不可回收部分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分类处 置,固废去向明确,均能得到妥善处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通过提升和推广生态修复技术和装备, 为强化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加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推进生态系 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提供支撑。通过提升生态评估技术水 平,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二、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在 本规划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采取系列政策和技术措施,切实减轻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和省市环境功能区划 各项要求,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项目节能审查。综 合采取财税、价格、标准等措施,在重点领域、行业、企业大力 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运用先进清洁 生产技术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对大气、水、 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污染物排放。优化施工技术工艺,合 理安排防护距离,降低噪声等环境影响。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 水土保持和环境修复。项目施工时做好水土保持,施工结束后做 好地形、地貌恢复工作,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规划主要针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制定 了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措施。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状况,有针对 性地推动相关工程实施,规划中提出的加快经济绿色转型、培育 绿色产业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推 行绿色生活方式、夯实绿色发展底色、激发绿色发展动能,满足 各类上位规划,同时任务实施产生二次污染很小,不会改变区域 环境功能,使本规划最终能起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安 全的目标,并为规划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原标题:关于公开征求《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