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桃浦智创城原为桃浦工业区,土地面积约7.9平方公里,1954年起兴建,逐步形成了以化工、医药、化纤为主的工业基地,曾是上海首批化学工业区之一,但由于长期“三废污染”排放严重,一度成为上海的重污染地区,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在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人民城市建设的成色。按照市政府要求,通过数年努力,桃浦地区的污染地块逐一被治理修复,原先的老工业区旧貌换新颜,园区的生态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打造成了具有引领性的现代化城区,建设了中心城区最大的开放式绿地(桃浦中央绿地),成为了上海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生态修复的标杆。
桃浦智创城转型前后对比图
一合理用土,优化完善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管理机制
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规划资源局、普陀区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土壤环境监管机制,出台了地下水、土壤一体化调查修复的地方标准规范体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一是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监管制度,守牢生态环境底线,在建设用地收储、出让、回收、续期、划拨的各个环节,检查土地土壤环境状况,做到应调尽调,应修尽修,确保再开发土地安全利用。二是探索“土壤修复+开发建设”管理模式。根据《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结合上海超深软地基的实际情况,针对污染深度超过7米的污染地块,结合后续建设施工的深基坑开挖房建工程,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试点将土壤修复施工融入建设施工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以期降低实施过程中的土方重复开挖及深基坑清障加固费用,节省土壤修复工程投资。
二精心治土,将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有机结合
桃浦地区土壤污染类型复杂,污染程度深,且总体呈现水土污染耦合、挥发性有机污染与半挥发性有机污染高度复合等特征。按照“处置技术环保、处置过程科学、处置费用可控”原则,一是在土壤污染修复中,上海应用了高级氧化、热解吸、稳定化/固化、土壤淋洗、多相抽提等多种修复技术的集成体系。为避免修复场地和大型修复设备的重复拆建,节约修复成本;同时避免不同修复场地产生的二次污染、实现修复后土壤的统筹利用,又在该地区设置了污染土修复工厂,实现了约40万方污染土的修复和资源化利用,污染土经修复后全部在地区内自行消化不外运。二是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中,结合桃浦中央绿地建设,将污染土原地阻隔或作为山体中层覆土,上覆种植土,通过风险管控降低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通过风险管控污染土17万方,节省修复资金超1亿元。
三长效守土,创新土地安全利用管理新模式
一是推进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科学化监管。对尚处于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中的地块进行卫星遥感和航拍比对,确保名录中的地块未开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施工作业。二是组织社会化力量开展巡查。利用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已完成场地调查和修复的地块开展抽查和现场采样,确保污染地块修复到位,后期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三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全过程监控土壤修复工程质量。上海建设了土壤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对土壤修复工地采取了24小时视频监控,修复工艺全过程数据在线,超标准实时预警的监控手段,确保修复工程保质保量,长期可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