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生态环保基地位于上海最东边、临近长江入海口,是上海最大的垃圾处理基地,每天,全市超过50%的生活垃圾会经船运到这里处理。
2019年,上海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处置能力也随之补强。在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干垃圾日处置规模达9000吨,湿垃圾日处置规模2500吨。
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处置湿垃圾的场所名为“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它的处理工艺是将湿垃圾预处理之后,让有机物在厌氧罐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
记者看到,“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还有一小块区域专门用于集约化养殖黑水虻。“这些小虫子吃湿垃圾,它们胃口大,长得快,资源转化率很高。”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有限公司规划建设中心主任马聪拿着一盒黑水虻展示,“虫子本身是优质蛋白,做饲料很抢手。虫粪也不浪费,可以做有机肥。”
每摞22层、每层7行3列,孵化、投料、搬运全部机械化……记者隔着玻璃墙看到一个“钢铁虫巢”,黑水虻在里面只用7天时间就会从虫卵长到最佳收获阶段,烘干磨粉即可出厂,售价介于海洋鱼粉和豆粕之间。
不仅生态化处置了湿垃圾,还变废为宝,产生更高的价值,“我们将部分湿垃圾分选之后用于生物养殖,一天可以消耗50吨投料,产出10吨鲜虫、12吨虫粪。”马聪说。
目前,这个“钢铁虫巢”还是试验线,规模不算大,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即将建设第三期湿垃圾处理项目,届时黑水虻养殖的总规模将扩大到每天消耗500吨投料。
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曰丰介绍,2009年,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开始新建生活垃圾的焚烧发电及配套设施,2021年底上海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
上海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副处长齐玉梅说:“下一步,上海将不断巩固和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推进生活垃圾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