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湖北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荆州市进行督察发现,荆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不力,中心城区和部分县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大量污水长期直排,水体返黑返臭现象时有发生,四湖流域多个水质断面考核不达标,全域水环境安全形势严峻。一、基本情况荆州市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是全国内

首页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评论 > 正文

荆州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推进不力水环境安全形势严峻

2023-09-22 17:35 来源: 湖北省生态环境 

2023年9月,湖北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荆州市进行督察发现,荆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不力,中心城区和部分县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大量污水长期直排,水体返黑返臭现象时有发生,四湖流域多个水质断面考核不达标,全域水环境安全形势严峻。

一、基本情况

荆州市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近几年荆州市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城市生活污水治理,但成效不明显,水环境质量改善形势严峻。2021年荆州市未完成水环境质量年度考核目标,2022年虽然完成年度目标,但全省排名靠后。2023年1-7月,荆州市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仍然不容乐观,完成年度考核目标面临较大压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城区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整改工作未见明显成效

2017年4月,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指出“荆州市沙北新区、开发区等中心城区每天近5万吨生活污水长期直排。”2018年5月,荆州市对外公开此项整改工作已经完成。2018年11月,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再次通报“荆州市城区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对沿河沿渠排污口‘一堵了之’,造成生活污水倒灌城区街面,群众反映强烈。”2023年1月22日,荆州市对外公开此项整改工作已经完成。但此次督察发现,2021年以来,省、市相关领导和部门对荆州水环境改善工作调研、督办97次,荆州市虽然先后开展了西干渠、豉湖渠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心城区雨污排水管网错接改造工程,内泊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但实际成效不明显。2023年2-6月,荆州市114个市控考核断面达到优良水质的仅59个,优良率为53.6%,劣V类断面11个,主要集中在城区。

(二)基础设施缺失,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低

督察发现,荆州市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能力严重不足,2023年1-7月荆州城区污水集中收集率仅为35.77%。作为应急措施的雷家垱临时应急污水处理站已经“应急”运行4年多。每天有4万多吨污水,只进行简易黑臭处理后排入西干渠,然后分别流经豉湖渠、四湖总干渠,汇入洪湖,监测显示,应急处理站总排口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68mg/l、11.2mg/l、1.23mg/l,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直到今年6月8日,荆州市发改委才批复了建设雷家垱排口应急装配式污水处理站项目(4万吨/日),9月1日开始基础施工。

督察发现,荆州城区雨污分流不彻底,西干渠、豉湖渠、马蹄港渠、荆沙河等河渠沿线已完成整治的多个雨洪排口仍有污水排放,监测显示,2023年8月22日,西干渠月堤桥雨洪排口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超标严重。城区部分排水闸(泵站)晴天“关闸蓄水”、雨天“开闸排污”,污水“零存整排”现象突出。初步统计核算,2023年1-8月,雷家垱泵站和直排三渠泵站开启多达一百多次,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城区西干渠和豉湖渠。

(三)黑臭水体整治滞后,水体返黑返臭问题突出

2022年7月12日,荆州市住建局公示建成区无新增黑臭水体、无返黑返臭水体。督察发现,城区西干渠、豉湖渠等水体有时仍存在黑臭现象,沙市区张李家渊水体发绿,至今仍气味发臭。督察现场发现,计划于2022年底完成的公安县百瓦渠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未完成,老城区大量发白发臭的生活污水通过斗湖堤涵闸排入百瓦渠;计划于2021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石首市红星渠、沙沟水体仍然黑臭。

三、原因分析

荆州市有关地方和部门对城市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标准不高、投入不足,生活污水污染环境和黑臭水体问题长期未能彻底解决。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