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与《“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环保行业正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HUBER 螺压脱水机Q-PRESS®凭借“高含固率、低能耗、全场景适配”的核心优势,深度契合中国政策导向,成为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标杆设备。
Part.01 技术硬实力:以低碳工艺响应政策要求
Q-PRESS®的三段梯度脱水系统,将技术革新与政策需求紧密结合:
1. 稀泥直进,节能降耗
直接处理0.5%-11%含固率污泥,省去预浓缩环节,能耗降低30%——与《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中“推广低碳工艺”的要求高度契合。
2. 梯度挤压,碳足迹优化
通过锥形螺旋轴与变径筛筐协同作用,市政污泥含固率提升至18%-24%,工业污泥可达35%,减少后续运输与处置环节碳排放。
3. 气动反压,长效降本
气动反压技术使核心部件磨损率趋近于零(西藏昌都项目12年无大修),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较传统工艺降低40%多,满足《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设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改造要求。

图1 螺压脱水机原理图
对比优势:
● 能耗降低40%:螺杆转速低于1.5转/分钟,功率需求不足同处理量离心机的1/10;
● 寿命延长3倍:西藏昌都污水厂案例验证12年无大修,核心部件磨损率趋近于零;
● 占地节省50%:模块化设计支持紧凑布局,适用于用地紧张的厂区改造。
Part.02:市政领域标杆案例
01 青藏高原攻坚战:
西藏某污水厂
● 挑战:海拔3200米、低温缺氧环境下,传统设备易出现效率衰减与机械故障。
● 解决方案:Q-PRESS®直接处理含固率0.4%-0.8%(含水率99.2%-99.6%)的消化后污泥,单机处理能力达200-300 kgDS/h,出泥含固率稳定≥20%。

图2 2024年西藏某污水厂运行12年的HUBER螺压脱水机
● 成果:设备连续运行12年无大修,2020年改造后污泥处理规模翻倍,支撑污水处理量提升至1.5万吨/日,成为高原生态保护的“隐形卫士”。
02 高效耐磨:
江苏某自来水厂
● 挑战:自来水污泥含沙量大,现有的离心脱水机磨损大,每年都需要返厂维修;离心机装机功率高,实际能耗大。
● 解决方案:采用“Q-PRESS®脱水”组合工艺,处理含固率2%-5%的自来水污泥,出泥含固率提升至35%-40%。

图3 江苏某给水厂现场Q-PRESS®

图4 江苏某给水厂现场脱水污泥
● 成果:螺压脱水机运行转速在1rpm左右,几乎无磨损产生;能耗仅为离心机的1/3。
03 生态守护:
浙江某粪便污泥项目
● 挑战:化粪池分散、运输成本高昂,需将吸罐车收集的含固率2%-11%污泥脱水至≥35%。
● 解决方案:Q-PRESS®搭配过滤预处理设备,通过精确加药与压榨优化,实现出泥含固率35%-38%,聚合物消耗量降低至行业平均值的60%。

图5 浙江某粪便污泥现场的螺压脱水机
● 成果:脱水污泥可直接用于土地改良或焚烧发电,避免倾倒污染。
相同的案例还可见地处北极边缘Faroe Islands粪便污泥项目,守护北极圈生态,避免海洋倾倒污染。

图6 在美丽如画的Faroe Islands
使用 HUBER 接收料仓 RoSF7、转鼓 RoSF9
和清洗压榨 WAP®进行接收、筛分设备

图7 三台用于污泥脱水的HUBERQ-PRESS® 装置
04 欧洲能效革命:
德国Vohburg污水厂
● 挑战:传统初沉池占地大、拦截效率低,且无法适应扩建后的产能增加。
● 解决方案:采用“Drum Screen LIQUID替代初沉池+S-DISC浓缩+Q-PRESS®脱水”组合工艺,处理含固率2%-5%的初沉污泥,出泥含固率提升至22%-25%,与厌氧消化系统协同实现30%曝气能耗削减与3.5万欧元/年成本节省。
● 成果:沼气发电满足厂区50%能源需求,污泥热值提升至焚烧标准,碳减排效益显著。

图8 Vohburg污水处理厂:HUBER圆盘浓缩机S-DISC
和HUBER螺压脱水机Q-PRESS®进行浓缩和脱水
Part.03 工业战场:高难度污泥的资源化突围
01 ABS污泥:
中国浙江某石化项目
● 挑战:ABS污泥比重轻,纤维较多;不适合离心脱水机。
● 解决方案:“Q-PRESS®+沉淀池”处理,进料含固率2%-4%,出泥含固率22%-25%,回收率超90%。

图9 浙江某石化现场ABS污泥脱水

图10 脱水后的ABS污泥
● 成果:药剂消耗量降低50%,每吨处理成本降低40%,实现危废减量与资源回用双赢。
02 乳制品行业:
Naabtaler Milchwerke项目
● 挑战:乳制品污泥成分复杂,现场既有剩余活性污泥,又有气浮污泥。
● 解决方案:采用“Q-PRESS®”分别处理,剩余污泥进料含固率0.8-2.5%,出泥含固约20%;气浮污泥来泥含固率4.3-6.9%,出泥含固率30%;二者回收率均超95%。
● 成果:自从脱水装置投入运行以来,就不再需要卡车运输,减少了交通噪音和废气排放。

图11 现场的螺压机Q-PRESS®,2台处理剩余污泥,1台处理浮选污泥
Part.04:政策赋能下的竞争优势
1. 数据说话:
含固率提升幅度、能耗指标、寿命周期均经第三方验证,公开案例可追溯。
2. 场景全覆盖:
从-30℃极地到50℃热带,从市政污水到危废处置,全球3000+项目实证。
3. 投资回报可视:
设备回收期仅2-3年,自动化运维减少60%人工干预,云端预警降低停机风险。
4 .绿色溢价:
碳足迹较传统工艺降低45%,满足ESG评级与碳关税要求。
结语 :与时代共振,以技术定义未来
当环保行业从“成本中心”转向“价值中心”,HUBER Q-PRESS®; 正以硬核性能重新书写游戏规则。无论是青藏高原的极限考验,还是北极圈的生态承诺,亦或是工业企业的降本刚需,这款设备始终以“含固率提升+全生命周期降碳”的双重价值,成为客户应对碳中和时代的战略级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