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成都市彭州生态环境局拟对彭州市建筑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项目建设单位为成都湔江环境产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4659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工

首页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工业固废 > 项目 > 正文

四川彭州市拟投4.6亿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2025-05-27 10:50 来源:彭州市政府 

5月26日,成都市彭州生态环境局拟对彭州市建筑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项目建设单位为成都湔江环境产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4659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工程垃圾处利用车间(1条工程垃圾破碎生产线)、建筑垃圾处置利用车间(1条装修垃圾破碎生产线、1条拆除垃圾破碎生产线、1条再生无机结合料生产线),同时对厂区现有办公楼和食堂进行维修加固及装修;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风险应急设施、办公生活设施、储运设施和公辅设施等,

项目建成后,处置建设工程垃圾300万吨/年,装修垃圾10万吨/年,拆除垃圾40万吨/年,同时外购水泥生产再生无机结合料(水稳料)10万m3/年。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做好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污染防治及风险防范工作。

(一)高度重视施工期环境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施工期废水、废渣、噪声、扬尘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落实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运输车辆管理要求,落实重污染天气状况下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要求。

(二)项目运营期加强废水收集处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办公楼生活污水经现有1#预处理池(12m3)处理,生产车间生活污水利用新建的2#预处理池(4m3)处理,食堂废水经现有3#隔油池(4.5m3)隔油处理后通过管道引至1#预处理池处理,上述处理达标后的废水经厂区排口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尾水排入青白江。

项目生产过程中的筛分、脱水、洗砂废水经新建的污水处理站(7000m3/d),采用“絮凝+沉淀+压滤”工艺处理后回用,不外排;运输车辆冲洗废水经4#、5#隔油沉淀一体池(容积70m3),采用“隔油+沉淀”工艺处理后回用,不外排;项目场地内实施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水收集沟排入雨水管网,其中初期雨水经新建的初期雨水池沉淀处理(容积2300m3)后回用,不外排。

(三)项目运营期严格各类废气收集处理措施并加强设施的运维管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处置利用车间均全密闭设置,卸料过程要求尽量降低装卸物料的落差,同时喷淋装置保持喷淋状态,厂房顶部设置喷雾降尘装置,定期喷雾降尘,卸料粉尘经雾炮和喷淋进行处理,以减少扬尘产生。

建设工程垃圾破碎生产线粉尘经给料机、颚式破碎机进料口上方设置的集气罩收集后,分别引至2套布袋除尘器(TA001、TA002)处理,同时在车间内设置喷雾降尘设施,进一步降低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拆除垃圾破碎生产线粉尘经棒条给料机入料口、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筛分机进料口、风选机出料口上方设置的集气罩收集后,分别引至3套布袋除尘器(TA003、TA004、TA005)处理达标后,尾气分别通过3根20m高排气筒(DA001、DA002、DA003)排放,同时在车间内设置喷雾降尘设施,进一步降低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装修垃圾破碎生产线粉尘经给料机、反击式破碎机、筛分机进料口、风选机出料口上方设置的集气罩收集后,分别引至2套布袋除尘器(TA006,TA007)处理达标后,尾气分别通过2根20m高排气筒(DA004、DA005)排放,同时在车间内设置喷雾降尘设施,进一步降低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再生无机结合料(水稳料)生产线上料粉尘经车间内雾炮定期喷雾降尘处置,入仓粉尘经粉料仓进料口上方设置的集气罩收集后,经管道引至1套布袋除尘器(TA008)处理。

骨料堆场设置为密闭堆放区,同时在车间设置雾炮喷雾降尘装置,定时进行喷雾降尘,在装、卸料过程中保持喷雾装置处于喷雾状态,进一步降低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有关防护距离及防控要求,有效控制无组织排放废气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规划建设环境敏感保护对象。

(四)强化噪声污染防治,落实各项噪声治理措施,确保噪声达标。

(五)严格落实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处置的环境管理要求。建设规范的一般废物堆放场所和危险废物堆放场所;危险废物应集中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范,依法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情况。

(六)严格落实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加强监控管理,按要求实施分区防渗,确保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不受污染。

(七)强化环境风险和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报告表中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按照相关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并按相关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备案,认真落实环境隐患排查及应急措施的管理,切实防范突发环境事件。同时,对涉环保设备设施相关岗位人员进行操作规程、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专项安全培训教育,开展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系统排查隐患,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及时消除隐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