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蓝色光伏板邂逅绿色治水,会迸发怎样的创新能量?近期,由经开集团下属子公司杭州建德经开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三江生态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通过“一地四用”模式(发电#x2B;治污#x2B;节能#x2B;惠民),走出了一条“不增占地、多重收益”的可持续发展新路。01清洁电力,注入绿色动

首页 > 节能 > 工业节能 > 项目 > 正文

光伏发电为污水处理厂注入绿色动能

2025-07-15 11:24 来源:建德经开集团 作者: 方寅 吴延丰 许林海

当蓝色光伏板邂逅绿色治水,会迸发怎样的创新能量?

近期,由经开集团下属子公司杭州建德经开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三江生态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通过“一地四用”模式(发电+治污+节能+惠民),走出了一条“不增占地、多重收益”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01 清洁电力,注入绿色动能

三江生态公司污水处理厂内,阳光照耀下的光伏板熠熠生辉,正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力。该项目年发电量预计可达16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96.55吨,单日最高发电量已突破1万千瓦时。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这些绿色电力为污水处理厂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让污水处理过程从用电到产电,实现了绿色升级。

02 减排给力,共筑双碳目标

项目投运后,节能减排效益十分亮眼。参照全国电网最新平均碳排放因子计算,年均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929.6吨,相当于约5.2万棵树木的年固碳贡献。若按替代煤电的较高排放因子测算,年减排量更可达约1510吨二氧化碳。这不仅是对国家“双碳”战略的积极落实,更是我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03 降本增益,探索发展路径

对三江生态公司污水处理厂来说,这个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不少。初步估算,厂区每年可节省电费支出30万至50万元,用电成本降幅约25%。更妙的是,架在污水池上方的光伏板就像“天然雨棚”,减少了雨水汇入,降低了污水处理负荷,提升了系统运行稳定性,间接减少了药剂消耗和设备维护成本。就这样,污水处理厂从“耗电大户”逐渐向“节能单元”转变。

04 空间巧用,绘就温暖图景

项目还巧妙地实现了空间的“一物多用”。通过把原来的露天篮球场进行改造,在顶棚安装光伏板,打造成了“风雨球场”。这种“生产+生活”的空间创新,既能日均发电,又让业余活动风雨无阻。这种"生产+生活"的空间创新,实现了“一度阳光、多重温暖”。

从“用能者”到“产消者”,从“单功能”到“多场景”,三江生态公司污水处理厂光伏项目书写了绿色转型的生动范本。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绽放更多绿色活力。

原标题:一地多效——“光伏+治污+节能+惠民”的绿色创新实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