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yf-75发动机研制试验历程,完成第1个百台试验任务用了18年6个月,第2个百台用了7年5个月,第3个百台用了5年4个月,第4个百台仅用了4年2个月,试验速度被不断刷新,创造了我国氢氧发动机中单一型号生产台数
本次试验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氢氧发动机整机试验,承担本次试验的试验台,首次开展氢氧火箭发动机试验。...试验考核了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起动、关机及组件工作的协调性和匹配性,验证了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4.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成都、眉山(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综合),绵阳(火箭及发动机研制,卫星研发、制造、验证、应用、运营服务平台,火箭关键部辅件,卫星地面网络设备、用户终端)。...,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汽车、分布式氢能发电设备,氢氧冷热电多能联供设施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赞151我国首个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由载人航天工程支持、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设计建设,是目前国际上试验时间最长的氢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本次长程高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液氢液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能力具备了千秒量级水平,大幅提升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高模试验能力,将有力支撑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的顺利开展。
本次参展产品有氢氧火箭发动机、2022冬奥会火炬、燃料电池系统、加氢机等。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是2011年11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属国有大型能源企业。...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也称“航天六院”)作为中国唯一集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轨姿控动力系统及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为一体的航天液体动力研究院,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
围绕航空发动机及高温合金材料、高温涂层...保障高性能碳酸锂、氢氧化锂和前驱体材料等供给,提升单晶高镍、磷酸铁锰锂等正极材料性能。提高石墨、锂复合负极等负极材料应用水平。突破搅拌、涂覆、卷绕、分切等高效生产工艺设备。
该公司称,热能随后通过斯特林发动机转换为电能,其效率高达90%。...这个1mw/20mwh热储能系统采用专有的腐蚀控制技术,将是全球第一个部署氢氧化物熔融盐的热储能系统。它将为当地电网提供热量、电力和辅助服务。
从长征五号两型氢氧发动机一天两试,到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三级氢氧发动机一天三次长程试验,101所试验能力持续提升。...其中101所作为国内最早进行航天氢能利用技术研究的机构,从上世纪60年代起便从事液氢生产和应用技术研究,建成国内唯一的氢氧火箭发动机试验基地,为我国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芯一级氢氧发动机、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上面级氢氧发动机为代表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提供研制试验保障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一〇一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先进的航天动力地面综合试验研究基地,唯一的氢氧发动机研究试验基地,也是我国最早建成的航天动力综合试验研究基地
3月10日下午3点左右,北京云岗传来巨大轰鸣,这是我国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在今年进行的首次试车。启动运行520秒后,发动机正常关机,试车圆满成功,我国迄今最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又一次完成了浴火淬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