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广东省惠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问题闹得沸沸扬扬。据悉,13日上午,惠州博罗县部分群众因反对在该县建垃圾焚烧厂,自发上街表达诉求,引起了社会关注。14日,惠州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表示,该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园选址尚在论证阶段,目前选址尚未确定,所谓“选址已定”或“拟开工建设”属于误传,该项目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征求市民意见。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处理当地的生活垃圾,做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在处理垃圾的同时,还可以协同处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市政污泥,通过该类项目的建设彻底全面的解决当地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但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何会引起市民如此强烈的反对,需要考虑什么因素,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为您简单解析。
1.环境因素
大气污染:据悉,每吨垃圾焚烧后会产生大约5,000立方米废气,还会留下原有体积一半左右的灰渣。当今最好的焚烧设备,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也会释放出数十种有害物质,仅通过过滤、水洗和吸附法很难全部净化。产生的一种剧毒物质二噁英,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极强的脂溶性物质。它的毒性十分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以及致癌物。
其它污染:同时垃圾焚烧发电垃圾渗滤污水处理仍属世界难题,对地表径流及地下水污染难以避免;有的地方实行二次填埋,又留下二次污染土地的隐患。
2.经济因素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立需考虑的经济因素大致有:运输成本、土地价格、建设费用、垃圾发电运营费用、垃圾数量质量、垃圾处理补给费用等。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电价优惠和垃圾处理补偿费,可以说是垃圾发电的三大经济支柱。值得一提还有垃圾分类: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少,转运系统的建设滞后,收运系统的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这是制约垃圾发电效益的重要条件。由于很多垃圾发电厂未有效实行分类收集,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太高,焚烧热值不够,垃圾不利于焚烧,导致垃圾电厂运营成本较高。
3.社会因素
国家进一步完善垃圾发电价格政策,完善垃圾焚烧发电费用分摊制度,切实加强垃圾焚烧发电价格监管。其它社会因素还包括对生态景观的影响、供水供电的通讯情况等。
4.法律因素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等文件来看,鼓励、支持、优惠、领先领域、重大战略、有利于等充满促进取向的用语,为垃圾焚烧发电的定位和发展奠定了基调,成为政府大力推动发展的项目之一。同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厂选址原则、生活垃圾入厂要求、生活垃圾贮存技术要求、生活垃圾焚烧厂污染物排放限值以及检测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