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傅涛主任,讲新的环保法对产业的影响。
以下为傅涛演讲实录:
傅涛:下午好!商会上次开会长会,说我们在这个时间段上,过几天环保法就实施了,不谈环保法不合适,把任务派给我了。我研究产业,我认为环保法四月份发布以来,我们也做了很多评论,但并不是产业角度,我今天尝试从产业角度看看环保法可能对我们这个产业的影响。现在大家都讲“新常态”,其实我们的反腐政治都是“新常态”。环保产业是重资产产业,跟经济密切相关,环保产业是民生行业,跟九常态当中第八个方面,说我们资源环境到了一个临界点,或者达到临界点,这实际上在影响我们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所以我说中国的环境产业正在面临深刻的转型与升级。产业并不是由一个法律决定的,我们一般做产业分析从四个维度来看待我们的产业细分,比如需求产业,需求政策,其实需求政策,环境法典型是个需求政策,到底有多少人要买我们这样的服务,它是决定我们产业规模的。二是交易政策,甲乙方是什么样的交易关系,甲乙丙丁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第三方的服务等等,都在这个范围之内,这不是我今天谈的重点。三是投资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一直关联在一起,每一次投融资体制改革政策都影响到它。四是产权政策,我们存在一批环境企业,都面临产权改革,混合所有制是我们目前面临比较重要的影响产业发展的维度。这四个维度在最近一个时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从一种困惑谈起。环保产业到底多大,上午毛主任说环保产业调查有三万亿,看我们上市公司的报告,全部加上将近100家上市公司,真正环境产值也就一千到一千两百亿,跟我们的差距甚远,我们的环境需求有多少转化为环境产值,我想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另外资本市场给了我们30倍到40倍,但是我们收入跟不上,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没有真的经历起资本市场对我们产业未来的预期。另外,我们可以看到,环保产业多么产业,可是我们著名企业家里有多少个环保产业呢?刚刚首富里挤进去几个。我们的公众对环保产业的关注,拍砖的比提赞扬的多,老百姓对二噁英的顾虑,对环保企业的不信任,其实并不匹配我们现在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在分析之前我想解析一下我们环保产业怎么促成的。
实际上我们有四种甲方,污染者是排污者,工业企业、危废,都属于这类企业。我这是我们最早起步的第一需求,遗憾的是这个需求从来都是不稳定的,这个产业并没有形成产业,只是形成一个需求,而且是非常虚拟的需求。第二个是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有一批地方政府开始公共服务,把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外部化,这是我们现在的产业主体,之后有了脱硫脱硝。第三个是环保部门,为地方政府提供监测服务的,为地方政府提供环评服务的,提供规划服务的,提供科技服务的。这些是来自环保部门的需求,比重非常非常小。另外跨区域的流域治理,土壤治理,跨区域跨时段的服务,这四个需求可以看到我们都不是非常丰满,不是非常稳定,不是非常理性。
我们现在谈的主体,我想从九个方面谈新环境法的实施可能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大家都说环保法是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我们开始从治理变成管理,因为我们从来都是说环境治理,环境法实际上是管理法,它在给地方环境部门,地方政府更大的责任,也给地方环保部门更大的权利。跟随其后的水十条,大气十条,马上发布的水十条,以及土壤十条,都是环保法的延续。这种法律毫无疑问在改变我们的需求,可以看到,几万亿的需求出现,是环境需求出现了,我们不再是原来只会做一点市政污水处理,现在越来越多地方提出了环境的需求。但是这个需求能不能转变为产业需求呢?第一个影响,环境服务模式多元而复合,每一种需求需要四大政策的相互配合才能将需求转变为市场,才能被我们的产业主体所读懂,才能让资本市场识别这样的风险和收益。这种需求是虚拟需求,是环境需求但不是市场需求,企业使不上劲,资本市场也使不上劲,因为它是我们的桥梁,是杠杆。所以我这里谈到未来越来越广义的需求会一个一个在我们四种政策的洗礼之下被市场所识别。但有个过程。所以我下面列的可能被分化的方向,比如特许经营。我认为能经营的项目是特许经营,我把这个区域一个时间里交给水务,他自己进行收费,他本质上是经营行为,所以国际上是特许经营,但是我们现在泛化了。
第二种是经费收费不够,需要补贴,以前是政府来干,要么企业来干,现在我们的改革让我们这种准经营性的公共服务,收费不足以满足自我发展,可以采取补贴的行为,采取政企合作的投资行为,比如北京地铁4号线那个车票不足以满足它的收益,政府花钱修隧道,政府的投资不收益,它会化解准收益行为的模式。
第三种是非经营性公共服务的领域,如果是事业性收费,我通过财政再反拨给企业,企业并不是经营行为,企业是公共服务行为,帮政府处理污水,以前这个概念不强化,去年九月发的文件,国务院专门对公共服务采购文件进一步明细了公共服务采购范围,在我看来那个文件的指导性高于PPP,因为PPP更多是从财政角度出发的。政府和企业有点类似于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和企业为不同的环境目标政府支付费用,有一部分经营收费,它是可以兼容的,但是要面向环境效果,政府社会资本合作的统称,实际上目前中国PPP更多是从环境角度,从清理地方债,清理地方压力出发的,从风控角度出发的,不是引入社会资本。虽然达到了促进产业发展目标,但是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改革。所以要注意这个,我认为不要把它推向神谈,PPP只是一种操作方式,我更认为前面的特许经营是更务实的方式,当然你可以统称为PPP。
现在地方环保部的官不好当了,排污企业也很紧张,因为要追究刑事责任,老百姓也在监管你,但是我们治污企业同样紧张,垃圾焚烧厂说是在治理污染,但同样你也在排放污染,所以监管严格对环境产业来讲也是在加大风险,你既然承诺了排放如果你达不到排放标准也会产生一系列类似于行政的排放风险,所以这个转变会改变很多低成本低质量的技术路线。原来可能看了一些高标准的技术路线不经济,在未来监管之下变得经济,因为风险在驱动产业技术经济的变化。第三个需求侧变化是价格流转结构的变化,之所以把流转叫治理,因为是政府自己干,现在我们整个管理叫治理,实际上有社会一体的意思。现在不是自己干了,外包社会企业来做,原来的工厂污染不是环保科干,现在找专业环保公司做,这里谈到了服务外部化问题,未来一定是趋势,但是外部化不是简单的原来环保人员成立一个小公司。比如前几天报的药厂,所谓第三方监测,那是假冒的第三方,第三方核心是专业化、品牌化和规模化,如果仅仅是法人第三方是容易被矮化的,还不如自己治理。
另外,也谈到了很重要的趋势,产业的共生和合作,因为产业服务越来越宽,企业之间不再是原来的托拉斯时代,原来是全能冠军,当监管严格以后需要专业化分工,每一个活都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面很长,很多领域的专业化需要协调合作,有可能是联盟,有可能是产业共生合作,能够在共生体制之下不同专业主体形成共生关系,共同满足严格监管之下的目标,也会改变我们工业治理的结构。我们在座很多公司,真正工业治理做出规模的公司几乎很少,甚至没有。我们的工业水处理行业几乎没有形成大的治理主体,因为甲方根本没有认真采购你的技术和服务,随时准备关门,随时准备转移污染,但是我认为监管以后也会改变这种脉冲式服务。第二个方面,环保法也是改变我们另外一个很大的导向,以前我们做规划,“十一五”“十二五”都是工程建设规划,以前我们解读最多规划是“十二五”建设规划、垃圾处理建设规划等等,都是发改委主导发的,基本上说我要建多少项目报上来,批多少钱,给各个主体,这是计划时代的思路。现在的环境法,包括水十条,大气污染防治法,都是指向效率。以排放指标为核心,“十二五”又加两个指标,我认为“十三五”政府约束性指标一定是效率,要使老百姓能够感知到的环境效果,我们称为效果导向时代,催生产业供给。
综合化服务,单元服务到效果服务,我完成任务了政府要给钱,但是老百姓不理你,所以未来的单元服务是我们的主体,目前大部分公司是做单元服务的,因为单元服务清楚,成本清楚,但是怎么把单元服务上升为效果服务,合同环境服务就是面向效率,要补漏,比如我们污水处理,我们这么强的城市,有10%的污水没有处理,可能是COD500,我处理完以后达到四类水体,混到一起COD还是400多,跟污水混在一起是没有用的。要处理就必须达到四类水体,如果你处理了不达到四类水体要处罚的,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很重要的影响趋势是综合化的服务方向。
第二个服务方向是服的第四次上移,财税体制改革,采购设备,九十年代初期。工程体制改革,不允许事业单位做工程,第三次是本世纪初,是经营层面上,污水处理厂运营,垃圾厂运营,治理服务环节,政府不投资了,BOT,那天我在宋院长会上谈到,只有产业能贯穿各个行政职能划分,实现整体效果。以前是政府自己做分工,一条河治理,这个局做垃圾,分完以后效果没有达到,是政府的责任,各个干的都挺好,但是你要付钱,老百姓不满意。这点专业的公司,像房地产开发商一样,早期的房地产开发商就是做楼盘,把生地作为熟地再引入二级开发商,只做一个点,但是一个点不会得到环境效果,会出现产业层级的出现,综合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帮地方政府解析如何实现成效。这是供给面第二个产生的影响。
高标趋势改变收益结构,忽略整体化,追求系统点上的突破,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可以看到,极致化服务会产生另外一个好处,我们的水为什么变得这么差,别的行业污染了,最后由我们的税收和收入来支付工业上的欠帐,环保的羊毛这二三十日是被无数刀割去了,我们以前没剪过别人的羊毛,搞房地产割点我们的羊毛,搞工厂剪点我们的羊毛等等,最后造成这个行业的负债累累。他们做到极致化先走了,我认为焚烧厂的极致化服务你会得到另外的好处,它不是环境效果的,这是供给层面,因为它在技术成立之初就可以用,污水处理早期是二级处理,那时候收的钱很低。再往回走是回用,产生另外一次附加,固废和大气污染都有这样的规则。
第三个方面,社会化开启三元结构,所有的法律都无一例外谈到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而移动互联让我们得到更大的强化,如果我们不能很好解决会影响这些企业。首先是结构,仅仅让政府满意的环境企业不是好企业,政府不能给你提价,这个产业最终会从B2G到B2C的行业,因为环境服务最终受益者是公众,如果不能在公众里受到相应的影响和认知,未来会受到影响。移动互联网影响,很多人说环境产业是复杂的产业,则了政府之间的搏弈关系,互联网是简单交易,尤其是O2O、C2C的交易关系,环境问题越来越感觉到它是所有人都关心的话题。当我们的环境容量足够大的时候它认为侵犯的是别人,当外部性占满就变成内部性了,所以我认为未来的事情移动互联,大家关注环境越来越多,而且最终B2C的转型会让我们的产业结构、价值结构发生变化,很多环节都会发生变化,终端我们的环境企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影响,包括监督、收益与支付,都会受到影响。包括我们做的品牌传播,水价、节水、垃圾收集、收运、感知引导,老百姓是最感性的对水体的认知。
移动互联对我们的冲击可能来的慢一些,现在已经冲击几个大的行业,商业行业,阿里巴巴的兴起,互联网金融,现在有说工业4.0,对制造业的影响,还有对船舶行业的影响,现在有很多船舶的移动互联非常火,电视台的广告下降。环境产业有多大,我知道有些公司已经在研究移动互联的影响,很多公司都在关注这个影响。
最后一点,因为社会化产生的影响就是我们的品牌,我们除了上市公司之外,像碧水园知名度大一点,其实老百姓很少知道我们环保公司的品牌,因为我们以前只重视在用户心目中,在政府心目中的品牌,但是未来应该是公众心目中的品牌。以前我们陶醉于自己的技术,我们行业喜欢自嗨,对外交流比较少,到我们这来的也是经济媒体,社会媒体非常少,我们话题也比较高大上专业化,这是一个趋势。
我们发了一个《战略地图》,今年3月份、6月份、12月份,分别发了三个版本。我们在回答未来五年,我们预计200多家上市公司,分别做什么,他们通过什么通道能够实现上市的途径,我们称为叫“未来五年的中国环境产业展望“,我本人是E20环境合伙人,定位是做影响力的产业平台和推手,另外用平台的力量帮助优秀的企业跨越式增长,这是我们的使命。2015年注定是变革的一年,2014年已经发生太多变革了,产业的重构已经开始,未来五年环境产业会有新的主体出现,不见得现在优秀的公司未来一定优秀,因为我们只做了环境产业的,在座的上市公司,只做了环境产业里细分的四五个而已,而其他在产权上交易上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他们的规模是我们现在做的规模至少两三倍以上,这个产业完全没有定型,跟别的产业不一样。希望大家有更好的发展。我们也是商会的常务副会长单位,希望能够跟商会一起推动行业的进步,有梦想才有未来,谢谢大家。
原标题:傅涛:PPP只是一种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