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新环保法的重点实施领域,钢铁行业的环保在这个环保投资大“蛋糕”里必然占有不小的分量。“中国在未来的几年环保投资需求非常大,大概在8万亿元~10万亿元的水平上,而且这个投资没有重复建设。” 3月7日,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透露了这样的信息。作为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新环保法的重点实施领域,钢铁行业的环保在这个环保投资大“蛋糕”里必然占有不小的分量。然而,当前钢铁行业面临严峻形势,自身盈利能力遭遇巨大考验,伴随

首页 > 大气治理 > 除灰除尘 > 评论 > 正文

【分析】专家分析钢铁环保产业前景

2015-03-31 08:51 来源:钢之家 

作为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新环保法的重点实施领域,钢铁行业的环保在这个环保投资大“蛋糕”里必然占有不小的分量。

“中国在未来的几年环保投资需求非常大,大概在8万亿元~10万亿元的水平上,而且这个投资没有重复建设。” 3月7日,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透露了这样的信息。

作为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新环保法的重点实施领域,钢铁行业的环保在这个环保投资大“蛋糕”里必然占有不小的分量。然而,当前钢铁行业面临严峻形势,自身盈利能力遭遇巨大考验,伴随一系列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实施,钢铁企业如何做好环保这一必答题?环保装备企业和钢铁企业如何一起分享这块环保投资的大“蛋糕”?

把握机遇 尚缺“拳头”之势

对于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业来说,这8万亿元~10万亿元的环保投资需求带来了必然的机遇。

以色列可持续智能化工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杭慕天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双重机遇。从公司层面来说,这对于推广研发的创新技术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公司也可以在治污的过程中发展各项业务。从国家层面来说,污染物治理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居民的生活条件能够得到更大的改善。”

同时,环保产业的投资需求增长和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也催生了一批环保咨询企业。例如,唐钢能源科技分公司、河北华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总结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在节能环保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节能环保咨询公司,现已逐步从专业咨询转为直接实施一系列节能环保项目。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钢铁行业中的环保产业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据了解,钢铁行业现在约有1200台烧结机,配套脱硫设备的仅有540台,而这540台中,有一半都没有达标。

中国金属学会专家王维兴向记者表示,烧结机烟气排放不达标有4个原因: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按理想条件设计,不同的有害气体含量和不同的温度,要有不同的设计);施工企业没有资质或资质不够(有转包,为降成本使用劣质原材料等现象);设备运行率很低(白天开,晚上关);有些企业管理维护差,没有定检定修制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施工企业没有资质或资质不够,造成脱硫设备质量偏差。”王维兴还提到,“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环保产业的科学技术开发经费不足。真正用于环保治理的科学技术本身有好多地方尚不完善,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目前,环保部要求,烟气脱除实施综合治理,其中包括脱除氮氧化物。而现在钢铁行业几乎没有公认的脱硝合适技术(除活性炭技术),一些工艺不先进、不成熟。

除了上述提到的问题,杭慕天认为,环保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2个:“一是执法不严。目前的环保法律法规约束很多,但执法不严使法律法规没有了意义。政府的执法是非常重要的,要让不达标的企业想尽办法去达标。而且环保的监测要天天测、时时测,要让已经投产的设备真正运转起来。”

“二是环保设备的可靠性问题。从价格来说,国内的设备比欧洲和美国要便宜很多,甚至只是国外设备价格的1/5和1/10,但其质量和可靠性有比较大的差距,长时间运行情况下故障率较高。设备运行不畅会增加重复投资、修理和升级改造的费用,得不偿失。”

对此,王维兴表示,虽然环保产业有很大的投资需求,但目前看来,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没有形成“拳头”之势。环保产业的确很大,但要想真正做大做强,还需要整合和提升。

延伸阅读:

【专题】:新环保法:翻开环保法史上新篇章

降低风险 希望“搭桥过河”

杭慕天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有这样大的投资需求,但对于环保企业而言,现在是“摸不到的”,体会不到要怎样落实到具体的企业、行业和技术中。因此,如果能有一个很畅通的渠道,让政府的投资、社会的投资都能够接上轨,这对环保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对于新技术公司来说,投资单位可能有投资风险的顾虑。希望国家在鼓励创新和环保的大背景下,对环保行业的企业有看得到、摸得着的促进措施。”杭慕天建议道。

王维兴用“搭桥过河”形容解决目前钢铁行业环保技术困境的办法。

他对记者说:“国家从宏观上提出了环保的要求,但就像过河一样,你要给大家搭建过河的桥。国家应该把适用的成熟技术拿出来,指出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达到环保标准,什么技术在国际和国内是适用、经济和可靠的。”

目前,钢铁行业烧结脱硫的技术有50多种,各种方法利弊不一。

“我认为环保产业要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和投入,而这种研究不是一个单位和企业能够承担的,要由国家出面组成联合体,组织行业内的专家,通过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和设计单位的合作,推动一些环保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推荐一些成熟、先进、可靠的环保技术供大家参考,而不是让企业到市场上去挑。尤其对于小企业,没有这个能力。”

此外,针对环保设施质量和可靠性的问题。王维兴认为,环保产业要进行重新整合。目前企业两极分化很严重,国家要从通过对环保设备企业的资质进行确认来把关。

第三方治理 说易行难

对于第三方治理,各方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杭慕天认为,第三方治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法。“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思路主要集中于主业中,不愿意花很大的精力在污染的治理上面,而第三方治理就解决了业主这方面的问题。而且,新环保法出台后,企业不治理环境就要犯法,迫使企业有了积极性。第三方治理使企业更容易启动他们自己的污染治理项目,因为不用付出自己太多的人力、物力去建设污染治理的系统,第三方都会替他做。而且企业的投入和运行费用也会相对较少。”

第三方运作这种模式在节能领域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据唐钢能源科技分公司、河北华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福源介绍,该公司承建的一套60兆瓦的超高压发电机组,投资约2亿元。该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不需要业主企业考虑技术和人员问题。建设完成之后,唐钢能源科技分公司将为其运营3年~4年,并对业主企业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最终掌握使用技术和管理方法。

节能因为有直接收益,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这种第三方模式,推进起来比较容易。然而,环保在很多情况下是很难有直接收益的,如何保证第三方治理企业的盈利,成为推进这一模式的主要难点。王维兴就认为:“第三方治理不现实,在环保领域很难,几乎做不到。其主要原因是环保工作没有直接效益。2014年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只有0.85%,而环保是要投钱的,不是产生利润的方面。如果没有效益的显现,第三方治理的这种模式很难发展起来,因为利益收不回来。因此,还要靠钢铁企业自己动手做环保。”

延伸阅读:

【专题】:新环保法:翻开环保法史上新篇章

环保社会融资 “死扣”待解

陈吉宁提出,要“发展绿色金融,现在环保产业融资成本过高,环保产业很多部分不是暴利行业,是长期稳定的回报,所以要带动一些有良心的资本、有社会责任感的资本进入到这个市场,要形成一个更好的融资模式的设计”。

杭慕天认为,环保产业的社会融资需要政府来解“扣”。“环保产业需要出效益。现在钢铁行业处于低谷期,资金状况堪忧,企业盈利困难,环保投资面临很大的压力。如果环保产业不出效益,资金的趋利性导致社会资金很难投入到环保产业中,因为没有任何社会资金希望自己的投入打水漂。因此,钢铁企业环保和社会资金的连接就出现了一个"死扣"。而解这个"死扣"的应当就是政府,政府通过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可见效益的环保产业中,从而解开这个环保的"死扣"。”

苏福源认为,节能环保产业的融资应该是多元化的。“可以由业主方来贷款启动项目;也可以找一个项目的社会投资方,投资方占有项目的股权,就是股权融资;还可以从政府和银行得到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通过投资多元化激活整个节能环保项目。”

延伸阅读:

【专题】:新环保法:翻开环保法史上新篇章

原标题:专家分析钢铁环保产业前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