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安全不仅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更事关国家发展全局。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作为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要联系界别的参政党,农工党中央的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水安全

首页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报道 > 正文

捍卫生命之源 农工党中央为水安全“发声”

2015-06-17 14:48 来源: 人民政协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安全不仅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更事关国家发展全局。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作为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要联系界别的参政党,农工党中央的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水安全。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在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等方面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了有力参考。

受中共中央委托,农工党中央将今年年度大考察课题确定为“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利用”,再次为水安全“发声”。

选准课题精心筹备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工作,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建设生态文明,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力度,水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需求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仍非常突出,水安全的形势仍十分严峻。一方面水资源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极度紧缺;另一方面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我国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现状如何?水污染防治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农工党中央为此找寻着答案。

今年全国两会上,农工党中央通过大会口头发言和提交相关提案,呼吁加强水污染防治与科学利用水资源,倡导全社会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水安全这一问题的关注。

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农工党自身的界别优势,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后,农工党中央最终确定把“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利用”列为今年的年度大考察课题。本着高度重视,充分准备的原则,3月下旬至4月上旬,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何维率调研组先后赴河北、江苏,就该课题做了前期调研,初步了解情况。

5月13日,农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大考察前期座谈会。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有关负责人及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有关领导纷纷到会发表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利用”是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国家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农工党中央这次组织的大考察一定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把考察成果通过协商民主的多种渠道反映出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贡献。

调研质量的保证离不开强大的“智囊团”。翻开考察组的名单,记者发现,此次考察不仅聚集着农工党内环境、水利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有来自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内外聚力,只为在找寻答案的路上更加从容自信。

明确方向深入调研

早在考察之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就反复强调“务实”二字。在考察地点选择上,依托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农工党中央分别从南、北两大区域各选取一到两个典型,连贯成带状,以期深入了解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南水北调工程等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经验做法,全面精确“问诊”。

“此次将‘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利用’作为大考察题目,目的是通过党派中央平台,从‘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助推‘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和补充完善‘水十条’,并为即将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献计献策。”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如是说。

为摸清真实情况,考察组一竿子插到底,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基层——南京、扬州、无锡、沧州、石家庄;考察、研究、探讨、反映、记录……5月19日至24日,陈竺、刘晓峰率农工党中央考察组从南到北,边调研边思考。

考察组深知,破解水安全问题,事关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大局工作,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要求的重要体现。所到之处,考察组都会与当地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展开热烈讨论,倾听一线声音,为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积极收集素材。汽车里、餐桌上、休息室都成为考察组成员路途中的临时会议室,大家讨论不停,思索不止。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为查漏补缺,确保调研素材的准确全面,农工党中央生态环境专门工作委员会及农工党全国30个省级组织也在同步开展相关调研,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确保调研做实做深,取得更大成效。

剖析问题积极建言

“江苏和河北在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利用方面面临的困境不一样,江苏下一步需要做好流域的统筹治理保护,削减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承载力。”

“京津冀地区地下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情况比较普遍,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和东线终点,水资源严重缺乏,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求十分迫切。”

“河北应当有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唤醒公众节水意识。”……

一路的所见所闻让考察组成员陷入深深的思考。5月23日晚,考察组召开近4个小时的内部工作会议,成员们讨论热烈、纷纷发表各自看法。大家一致认为,联防联控是大气及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建立区域联防联控协调机制是污染治理的必要措施,要在河长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流域管理的体制机制,为水污染的联防联控打好基础。要不断发挥日益增长的科学技术力量,渗透到各行各业,并在经济、管理和全民素质等层面有大的跃升,在节水、治水、管水问题上早日实现现代化。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更高的位置,怎么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把这种挑战转化成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机遇,这里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陈竺说。

陈竺进一步强调,要通过绿色转型,对原有经济系统进行生态化改造,以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导向,获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要不断加大对水利、环保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发展规模化农业节水灌溉,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器具和工业高效节水技术,实施旧城区和严重老化供水管网改造等。要将正在编制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与已有的专项规划相整合,构建京津冀水生态命运共同体,构建京津冀区域或流域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立有利于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不断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努力形成经济绿色化的调控发展模式。

原标题:捍卫生命之源 农工党中央为水安全“发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