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前景光明、市场广阔,中央政府与环保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决心更毋庸置疑,但投资大、周期长,存在的瓶颈也不少,最简单的,就不要指望政府给你钱,地方政府业没钱给你,企业应该要考虑改怎么去市场融资。”近期,一位环保产业研究机构负责人在谈到环保产业扩张时告诉新华网记者。
今年以来,环保产业被业内普遍看好,认为其蕴含数以万亿计的市场引得各第三方治理公司擦拳磨掌。然而,如上述人士所言,市场虽大,但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也亟待解决,如资金缺口与如何保障地方政府不拖欠应付款等诸多问题。
“第三方治理企业如同一个地方或企业的环保医院,想要健康的成长,首先就要有一个好的医院,并从资金、人员配备和政策上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新华网能源环保频道总监宋世恩向记者表示,这就是我们要举办“2015‘碧水蓝天’中国环保高峰论坛”的初衷,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推进和壮大第三方治理公司的重要性。
“这个活动每年都会举办,我们希望通过媒体的自身优势,以论坛为平台,建设一个公开的多方对话机制,促进我国的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宋世恩说。
产业瓶颈亟待解决
中国的环保产业市场从未像今天这样热闹,更未曾像今天这样,这么吸引全球的关注。
而随着发改委万亿新设PPP项目库市场的启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也开始逐步进入吸引外资新时代。
特别是自“水十条”公布以来,业内预测其蕴含的市场需求被彻底引爆,不断有研究机构抛出万亿市场数据,令市场热血膨胀。今年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在其门户网站开辟PPP项目库专栏,以各地已公布的项目为基础,发布1043个PPP推介项目,总投资1.97万亿元,涵盖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
显然,市场需求很大,投资者的热情也很高涨。然而,行业存在问题也不能被忽视,甚至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在苏北的一个项目,就被地方政府欠了排污费6000多万。 地方政府没说不给,而是拖着。我们一年的盈利也不过1个亿。这样的欠款方式,遇到两个我们公司就可能被拖垮。”近日在上海举办的某环境治理座谈会上,一个参会的第三方治理公司负责人告诉新华网记者。
“这类项目只能依托地方政府,但一些地方确实很没诚信,说好的事,极有可能因为个别领导的更换而撕毁之前的约定,甚至拖欠排污款。”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就是目前环保产业特别是第三方治理公司面临的普遍问题,借钱投资建设,然后收取排污费。一旦政府失信拖欠排污费企业就很被动。
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新华网记者,环保产业这块大蛋糕虽然和诱人,但这类公司因其高度依赖财政补贴,投资回报周期又长,难以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这让不少产业资本望而却步,无疑是一大考验。
“我们现在项目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从银行授信的贷款。”一家水处理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融资渠道在拓宽,但说实话,回收周期长,还存在一定的波动,确实制约着融资的问题。”
多边沟通破解困局
企业跟政府合作担忧重重,但地方政府对此也有苦衷。“环保高压态势下,不可能再随意排放,而生态治理和修复也成为了官员的考核指标之一,最关键的是现在的环保部门是来真的,环保做不好会动你的位置,要你的帽子。”在山东某地,一位即将退休的市领导向新华网记者表示。
“但在这个问题上,地方政府也有苦衷,经济发达的地方还好,一些地方欠发达地区,有环保压力要上污染处理厂,但另一方面财政还要靠转移支付来完成,有点钱刚够公共开支。”上述官员一语道破目前地方政府在污染物处理上的财政困局。
“环保产业前景光明、市场广阔,中央政府与环保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决心更毋庸置疑,但投资大、周期长,存在的瓶颈也不少,最简单的,就不要指望政府给你钱,地方政府业没钱给你,企业应该要考虑改怎么去市场融资。”一位环保产业研究机构负责人在谈到环保产业扩张时则表示。
“第三方治理企业如同一个地方或企业的环保医院,想要健康的成长,首先就要有一个好的医院,并从资金、人员配备和政策上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新华网能源环保频道总监宋世恩向记者表示,很多地方政府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把第三方治理项目作为一个普通的引资项目看待这就是错误的。
“利用媒体的自身优势,打造一个政府、企业与投融资机构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各方对产业与彼此有着深刻和清醒的认识,共同推进和壮大环保产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要举办“2015‘碧水蓝天’中国环保高峰论坛”的初衷和目的。”宋世恩说,这个活动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希望论坛为平台,建设一个公开的多方对话机制,诊断行业问题和病根,开出药方并及时得到“治疗”。
原标题:政媒企三方高峰对话 意图破解环保产业诸多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