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从云南省安宁市环境保护局获悉,1996年以来,螳螂川安宁段水质首次摆脱劣五,达到五类水标准。总磷下降四分之三滇池治理一直是昆明市头等大事。多年来,昆明市采取六大工程等多项治理措施,不断开展滇池水环境的综合治理,35条入滇河道水质逐步变清、河道两岸逐渐变绿,5万余亩湖滨生态湿地环抱、净

首页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报道 > 正文

云南安宁首次摆脱劣五类水质

2015-07-08 11:06 来源: 昆明日报 

7日从云南省安宁市环境保护局获悉,1996年以来,螳螂川安宁段水质首次摆脱“劣五”,达到五类水标准。

总磷下降四分之三

滇池治理一直是昆明市头等大事。多年来,昆明市采取“六大工程”等多项治理措施,不断开展滇池水环境的综合治理,35条入滇河道水质逐步变清、河道两岸逐渐变绿,5万余亩湖滨生态湿地环抱、净化着滇池水质。

安宁市环境保护局、水务局等单位采取多项措施,对滇池唯一一条出滇河道螳螂川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安宁市环保局在不断加强环境监管力度、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为掌握辖区内主要河流水质状况,一直坚持认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每月定期对辖区内螳螂川、沙河等10条主要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做好水质监测。

螳螂川,系金沙江支流,全长252公里,为滇池之唯一出口,其水质保护目标为五类水,螳螂川流域安宁段有4个断面即石龙坝断面、安宁大桥断面、温泉大桥断面和青龙峡断面,依据标准评价,2015年6月,螳螂川水质类别为五类水,达到了保护目标要求。

4个断面中,接纳滇池外海方向来水的入境断面石龙坝总磷超标1.45倍,水质劣于五类,安宁市境内的2个控制断面安宁大桥、温泉大桥和出境断面青龙峡均为五类水,以入境断面石龙坝和出境断面青龙峡对比,本月主要污染物总磷在安宁市境内下降了约四分之三,这也是安宁市环境监测站自1996年开展水质监测以来,螳螂川安宁段水质第一次达到五类保护目标要求。

河道水质达标率87.5%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通水运行后,每年可引5.66亿方水入湖,有效缓解滇池流域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并存的现状。实施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及资源化利用工程,每天可将77.5万方尾水直接转输至下游的安宁经处理后作为工业用水,不再排入滇池外海。通过完善截污和强化管理等综合措施,去年,国家考核的16条河道,除新运粮河和海河,其余14条河道水质均达到考核要求,水质达标率由整改前的75%提高到87.5%。截至去年底,市级跨界断面出境河流水质100%达标,城市辖区范围内无黑臭水体。

就昆明市而言,全市加快推进滇池综合治理,“十二五”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269.54亿元,滇池流域基本形成截污治污体系,建成97公里环湖截污主干管渠及10座配套污水处理厂,2座全国最大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建成4500公里市政排水管网。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由“十五”末的55.5万方增加到目前的196万方,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去年,主要污染物削减量较2006年增加147%,污染物入湖率由51%降至22%,既控制了新增污染,也减少了存量污染。全市滇池湖滨生态及面山植被得到恢复,在湖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全面实施“四退三还”,建成3600公顷湖滨生态湿地,流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消失多年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金线鲃等土著鱼类重新出现,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安宁市环保局局长唐宽表示,螳螂川安宁段水质首次达到五类水标准,再次说明滇池治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入滇河道水质在逐渐变好,出滇河道水质也在逐步改善。下一步,安宁市环保局将拟订安宁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源头管控,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确保螳螂川安宁段水质逐步改善。

原标题:螳螂川首次摆脱劣五类水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