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已经形成气候。”近日,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力发展生物天然气,既是环保的需要,也可以弥补我国在天然气领域日益扩大的缺口。“一石两鸟,何乐不为?”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的上网电量超过500亿度,相当于三峡水库一半以上的发电量。“这说明生物质发电在国内大有前景。”石元春说。
生物质成型燃料以农林剩余物为主原料,经切片、粉碎、除杂等工艺,最后制成成型环保燃料。作为锅炉燃料,它的燃烧时间长,经济实惠,对环境无污染,是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优质环保燃料。
“当然,国家也开始注意到这一点。自从国务院发布防治大气污染的行动计划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相关部门连续发布6项紧急措施,大力推动新能源燃料在我国的应用。仅2014年,国内已生产出1000多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石元春认为,未来生物质成型燃料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在今年4月的一次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人员介绍,目前我国农业领域的污染已经超过工业污染。“工业的污染是点和线,而农业的污染是面状分布的,是秸秆燃烧、化肥农药使用等造成的。此外,像工业的废水废渣、城市的污泥污水,所有这些有机的污染源都需要解决。”石元春说。
他认为,要看到这些污染源中的“正能量”,即可以利用秸秆等产生沼气,进而制造天然气。“十几年前,欧洲就已经采用大规模的工业化手段生产沼气,同时将沼气中的甲烷含量提纯到95%以上。这基本上等同于大家所熟悉的天然气,只不过普通的天然气是化石天然气,这个是生物天然气。”
“2014年,国际新能源署发布了一份报告,提到2030年生物质能量可能要占可再生能源的60%,在全球一次能源的消费中可能由现在的10%增加到20%。因此,在我看来,生物质能源在中国将引发能源领域的变革,也将在全球掀起新的浪潮。”石元春表示。
原标题:发展生物质能源是“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