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将于9月听取和审议省政府落实《关于加强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流域污染整治的决议》情况的报告。为做好有关准备工作,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对此展开专题调研。调研组近日召开汇报会,听取省政府关于落实“四河”流域污染整治决议情况的汇报。
201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提出运用淡水河、石马河污染治理经验,全面启动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工作,重点推进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下称“四河”)污染整治工作,并通过《关于加强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流域污染整治的决议》,明确“四河”流域污染整治目标。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陈光荣介绍,随着“四河”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启动,部分河段水质有所好转,但水污染状况仍相当严重。练江、茅洲河和广佛跨界区域大部分河流水质仍属劣五类,小东江水质为五类,此外,与上年同期相比,练江水质污染明显加重,广佛跨界河流水质总体稳定,但是石井河、花地河、流溪河污染明显加重。
当前“四河”污染整治形势严峻,整治工程进展总体缓慢,“微容量、重负荷”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有效改变。有部分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未落实,对整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工作滞后。陈光荣说,淡水河、石马河流经区域在珠三角,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治理跨界河流污染虽投入巨大,但自身相对充裕的财力能够承担。相比之下,“四河”部分流经粤东西等欠发达地区,如何保障治污资金成为摆在政府面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河”流域污染主要来源是重污染企业、生活污水以及畜禽养殖,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重污染企业过于集中,结构性和格局型污染叠加。因此,污染企业的整治首当其冲。陈光荣表示,对“四河”流域的污染企业将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广佛跨界区域、茅洲河、小东江等流域每年淘汰10%,练江流域每年淘汰20%的重污染企业,2015年关停取缔练江流域313家非法印染企业。同时,针对印染业、皮革业分别是汕揭练江流域和湛茂小东江流域污染大源头的现状,流域各地将建设定点园区进行污染源控制。
原标题:建立健全污染企业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