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节能环保网根据2015年12月2日科技部发布的《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对目录中的水生态修复技术(126-144)进行了整理,全文如下:135北方寒冷地区厌氧好氧工艺法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耦合工艺研究与应用适用范围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地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处理规模在1000t-30000t。基

首页 > 环境修复 > 综合 > 技术 > 正文

【指导目录】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下篇)

2015-12-04 11:55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根据2015年12月2日科技部发布的《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对目录中的水生态修复技术(126-144)进行了整理,全文如下:

135 北方寒冷地区厌氧好氧工艺法—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耦合工艺研究与应用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地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处理规模在1000t-30000t。

基本原理

本项目通过对A/O预处理工艺和人工湿地技术的参数优化,将两者进行系统耦合,研发出一套高效的污水处理新工艺,用于处理北方寒冷地区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同时针对人工湿地系统在冬季去除污染物和脱氮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培养、驯化出在低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强活性的耐冷菌株,研究不同优势高效耐低温菌株及相关功能菌群的优化组合,提高人工湿地在低温条件下脱氮效果。

工艺流程

首先,污水经粗格栅、细格栅、平流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的较大颗粒的悬浮污染物,然后污水自流到A/O池内进行二级生化处理。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反应池,将污水中结构复杂的、大分子的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分子结构较为简单的较易于生化的小分子物质,进行厌氧反应后进入好氧曝气池,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氮、磷得到降解和去除。曝气池出水进入二沉池,污水在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二沉池的污泥回流到厌氧反应池,上清液自流到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深度处理。

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除去。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根据北方地区春秋短、冬夏长的特点,及运行“低耗、高效”的理念,把处理工艺分冬、夏两种处理方案。冬季运行时,对污染物的去除以A/O为主,人工湿地为辅;夏季运行时,对污染物去除以人工湿地为主,A/O为辅,保证处理后的污水常年达标排放。培养、驯化出在低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强活性的耐冷脱氮菌株,使硝化过程在冬天较低温度条件下仍可正常进行,从而显著提高人工湿地在低温条件下的脱氮效果。

典型规模

日处理生活污水20000t。

推广情况

该技术已在辽宁省昌图、义县等8座县级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应用,总处理规模达到15.5万m3/d。

典型案例

(一)项目概况

昌图县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20000t/d,污水来源于昌图县城区生活污水,2008年9月开工建设,与2010年10月完成调试并建成投产。

(二)技术指标

根据铁岭市监测站出具的验收报告,项目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水质标准要求。以平均进水CODCr为220mg/L计,该污水处理设施每年削减CODcr排放1198t。

(三)投资费用

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吨水投资费用为2500元。

(四)运行费用

年处理污水730万t,年运行费用300万元,吨水运行费用为0.41元。

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136 湖口区污染物拦截前置库构建技术

适用范围

湖泊污染物拦截与生态修复

基本原理

由于滆湖污染负荷主要来自入湖河流,通过在入湖湖口处构建前置库系统进行污染拦截。前置库系统采用了新型复合式生态回廊技术、湖口区天然能源驱动提水技术,并结合生态浮床、水生植被修复、生物操纵等技术,通过沉降吸附、微生物降解、动植物吸收等作用,实现对入湖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和水域的生态修复。

工艺流程

前置库系统包括调蓄缓冲区、生态拦截区、强化净化区、深度净化区和生态稳定区和导流系统。

工艺流程图

延伸阅读:

【指导目录】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上篇)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复合式生态回廊技术

天然能源驱动技术

推广情况

在滆湖西北部,夏溪河与扁担河汇合入滆湖的湖口处构建了示范面积100亩的示范工程。

典型案例

(一)项目概况

在滆湖西北部,夏溪河与扁担河汇合入滆湖的湖口处,构建了前置库技术示范和工程示范,削减入滆湖污染负荷。技术示范面积为100亩,蓄水量为1.3万m3,采用风车提水调蓄、人工复合生态回廊、前置库系统水力调配等前置库系统构建技术等。技术示范于2009年9月开工建设,于2010年12月完成调试并开始运行。工程示范面积约为2.3km2,处理水量为43.2万m3/d,包括生态河道、调蓄缓冲区、生态拦截区、强化净化区、深度净化区、生态稳定区等功能区域。工程示范于2010年1月开工建设,于2011年5月完成调试并开始运行。

(二)技术指标

根据泰州市环境监测站出具的示范工程第三方监测报告,技术示范建成后污染物浓度下降明显,TN下降55.93%,TP下降70.71%,CODCr下降34.49%,且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工程示范建成后污染物浓度下降明显,TN下降47.7%,TP下降29.1%,CODCr下降27.7%。

(三)投资费用

工程示范费用合计约为4620万元,包括生态河道建设68.8万元,土地平整与基地改造1019.5万元,导流坝348.6万元,闸站建设275.0万元,主体生态治理2599.1万元,现场勘测费100.0万元,临时建筑费30.0万元,工程管理费90.0万元,工程监理费90.0万元。单位处理能力的投资费用为1.34万元/亩。

(四)运行费用

工程年度运行总费用共计131.5万元,包括人工费6万元、设备维护费23.1万元,水质监测费18万元,植物处理费15万元,燃料动力费69.4万元。

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37 湖滨-缓冲带生态建设成套技术

适用范围

大堤的湖滨带,建设了湖泊防护林和连带部分较高强度农田种植的湖滨-缓冲带区域

基本原理

湖滨-缓冲带生态建设成套技术是根据湖泊陆域到水域,划定缓冲带农业生产区-缓冲带防护隔离区-湖滨带的空间布局,结合各区域现状及问题,分别采用适宜的技术体系,包括缓冲带农业生产区短流径入河农田尾水强化拦截净化技术、缓冲带防护隔离区林下低生物量草坪建植与径流拦截净化技术、堤岸型湖滨带水生植物倒置式配置技术。最终形成地域空间上有机衔接、生态结构上合理延续,污染迁移上有效缓冲的生态屏障。

工艺流程

依据区域功能划分,本技术基本工艺为:农田尾水污染物拦截净化(缓冲带农业生产区)-林下低生物量草坪建植与径流蓄滞净化(缓冲带防护隔离区)-堤岸湖滨植物倒置式配置(堤岸型湖滨带)。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1)缓冲带防护隔离区林下低生物量草坪建植与径流拦截净化技术

该技术关键以降低林地系统自身污染物发生量为突破点,结合径流污染拦截与生态净化技术,在强化高效拦截与持续净化上游污染物排入的基础上,实现防护隔离林带缓冲、调节等生态功能提升的目的。

(2)多自然型湖滨带修复成套技术

在问题诊断和驱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分类集成研究了“多自然型湖滨带生态修复成套技术”,形成了解决大堤建设、强风浪侵蚀、陡岸、崩岸、藻类堆积等问题的湖滨带生态修复成套技术体系。

推广情况

宜兴市周铁镇人民政府在周铁镇建立了处理能力是205亩的湖滨带及缓冲带湖滨污水及农田尾水的示范工程。

典型案例

(一)项目概况

湖滨-缓冲带生态建设成套技术示范工程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于2011年3月完成建设及调试运行。建设地点是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处理能力是205亩的湖滨带及缓冲带湖滨污水及农田尾水。其中,缓冲带农业生产去采用优化径流布局、污染物拦截净化等技术,示范面积约135亩;缓冲带防护隔离区构建低生物量草坪,重建林下地表径流收集与净化系统等技术,示范面积约46亩;湖滨带采用了防波消浪、基底重建与植被恢复等技术,示范面积24亩。

(二)技术指标

根据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出具的第三方监测报告以及宜兴市农林局出具的技术报告,示范区总体生态功能得到提升,同时较大程度的削减了区域内径流污染物的输出。缓冲带农业生产区与非示范区相比,径流污染物拦截净化率达到30%以上,且在不改变土地利用格局的前提下,协调了生成与生态的关系;缓冲带防护隔离区枯落物减少60%以上,径流污染削减率50%以上;湖滨带生境条件得到改善,植被覆盖率达到30%以上,示范区湖滨带生态功能得到提升。

(三)投资费用

该项目设备投资30万元(现场施工由甲方建成,总投资约1200万元),主体设备寿命8年以上。

(四)运行费用

根据2011年1月-2011年12月实际运行情况,年运行维护费用仅10万元,湖滨带水生植物区完全达到自维持状态,无需追加补种植物;缓冲带示范区仅需要对草坪进行定期维护及补种。

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延伸阅读:

【指导目录】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上篇)

138 “稳定塘—湿地”尾水生态净化技术

适用范围

污水厂尾水深度净化及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

基本原理

本技术针对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高,对纳污水体富营养化贡献大的问题,研究开发“稳定塘—湿地”生态净化技术。开展高效植物生态系统脱氮除磷技术研究,筛选适宜当地条件的高效生物组合,开展生态塘植物浮岛技术、高效植物与水体中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协同作用规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等技术的研究,开展“稳定塘—湿地”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技术研究,攻克“稳定塘—湿地”生态系统协调与控制技术、系统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控制技术,优化“稳定塘—湿地”生态系统的运行条件,研究净化尾水的利用模式,并进行高效植物生态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提升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水水质。

工艺流程

本技术为物理-生物脱毒技术、陆生植物浮岛技术、表面流生态湿地技术和潜流湿地技术的高度集成,形成了成套的生态工程技术体系,可有效去除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氮、磷浓度,并符合相关水质标准。该技术工艺采用强化的自然净化原理,以重力流为驱动力,不使用化学试剂,是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环保技术。

1)强化微生物膜净化系统

2)有害物质高效去除系统

3)营养物质集约式植物资源化系统

4)高效自净水生态系统

5)植物生态滤地系统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植草镶嵌技术

推广情况

临安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建立了3300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稳定塘—湿地”示范工程。

典型案例

(一)项目概况

“稳定塘—湿地”尾水生态净化技术已在临安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尾水深度净化中得以推广应用,当前已完成3300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稳定塘—湿地”示范工程的建设。

(二)技术指标

该示范工程为物理-生物脱毒技术、陆生植物浮岛技术、表面流生态湿地技术和潜流湿地技术的高度集成,形成了成套的生态工程技术体系,可有效去除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氮、磷浓度,并符合相关水质标准。经过该生态工程的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CODCr、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49%、57%、42%,并为十二五建设6万t/d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植物生态治理示范区提供了详细的运行参数和示范效果。

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浙江大学

139 一体化高效蓝藻浓缩脱水收聚船技术

适用范围

大规模蓝藻暴发的富营养化湖泊湖面蓝藻机械化打捞、现场减容,能够连续作业

基本原理

依据授权发明专利(ZL200910185151.8),在打捞获得的富藻水中投加磁种,以此磁种为“凝核”,配合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使非磁性悬浮物与磁种快速凝聚成微小的磁性絮团,利用高能物理场强大的能量场吸附力瞬间吸附水中絮体,使得水中的絮体瞬间被吸附除去,余水排放湖中。可一次性将富藻水含水率降低到90%,实现打捞、处置一体化,具有效率高、体积小、能耗低、机动性好等特点。

工艺流程

首先通过采集装置对富藻水进行采集,藻水与混凝剂一起混合后从进藻管路进入反应池,与此同时,开启助凝剂与磁种的加药泵,输进反应池与藻水混合。混合后的藻水由反应池底部的管路流入藻水分离池。启动磁盘组的电机带动磁盘缓缓转动,即可以将藻水槽内带磁性的藻团吸附,通过铲藻条相切,藻泥刮下后,流进藻泥收集箱。而通过磁盘吸附后的水,通过溢流口流向清水输出管路,直接排放湖中。实现以简洁高效的一级分离技术代替传统的气浮加离心或气浮加压滤两级组合工艺,同时这一技术的应用还有效避免了由于船体晃动对气浮效率的影响。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蓝藻高效磁分离及浓缩脱水技术

浅吃水船型技术

表层藻水高浓度采集技术

推广情况

本技术荣获2012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2012GR467011)及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并实现小批量生产,目前已在江苏及浙江建立总计6艘一体化蓝藻浓缩脱水收聚船的示范工程,单船日处理富藻水300m3。

延伸阅读:

【指导目录】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上篇)

典型案例

(一)项目概况

一体化高效蓝藻浓缩脱水收聚船日处理藻水量300m3/d,首艘样船于2010年1月开工建造, 2010年5月完成调试并投入应用,目前总计6艘一体化蓝藻浓缩脱水收聚船分别在江苏、浙江等地进行作业示范,在各地蓝藻打捞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技术指标

一体化高效蓝藻浓缩脱水收聚船,应用于太湖水华蓝藻机械化打捞,处理能力大于30m3/h;机械除藻后的水体中藻类密度减少达90%以上,可一次性将富藻水含水率降到90%以下,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气浮(含水率95%),介于气浮与离心脱水(含水率85%)之间。根据无锡市环保局出具的验收报告,试验测得的CODCr(化学需氧量)去除率98.9%;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98.9%;氨氮(NH3)72.8%;总氮(N)去除率99%;总磷(P)去除率99.2%;叶绿素去除率92.3%,藻水分离效果十分显著。

(三)投资费用

一体化高效蓝藻浓缩脱水收聚船示范工程投资600万元。主体设备寿命10年以上。

(四)运行费用

一体化高效蓝藻浓缩脱水收聚船运行成本为每小时50~60元(包括药剂费、水电费、人工费及燃油费等)。

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140 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技术与设备

适用范围

可用于水华蓝藻易堆积需要清除、但是又必须绝对避免二次污染的湖泊饮用水水源

基本原理

仿照鲢鱼滤食浮游生物的原理,研制出以“鳃式过滤器”为核心技术(ZL200910031268.0)的“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ZL200910026679.0)。

工艺流程

技术工艺:抽吸富藻水(1000m3/h)→仿生式鳃式过滤器→浓缩富藻水→摇振浓缩→藻泥→收集→运输。

操纵工艺:接受蓝藻水华发生预报→达到蓝藻打捞现场→清除蓝藻→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鳃式过滤器技术

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技术

推广情况

该设备代表“水专项”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参加了“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十一五”环保成就展暨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并在太湖流域的湖泊、云南高原湖泊和天津于桥水库等得到推广应用。目前该设备已经进驻南京市省级科技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化。

典型案例

(一)项目概况

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从2010年2月开始至2010年5月底完成了研制工作。2010年6月中旬持续西南风导致巢湖水华蓝藻向东漂移,在集中式水源保护区内大量蓝藻水华堆积,嗅味难闻;7月4日部分自来水厂出水异味,一度停水4小时,引起群众恐慌。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投入应用,达到1000m3/h处理量,过滤水体中的高密度蓝藻,保证每天2.4万吨的安全取水,成功化解了因蓝藻水华引起的供水危机。

(二)技术指标

2010年9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主持,对“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开展了现场硬件结构核查和作业性能测试。该设备作业幅宽10m,能够以1000m3/h的流量分离汲取表层5-20cm富含蓝藻的湖水,经过两级过滤分离输出粘稠藻浆,并通过藻浆袋装储运实现连续作业,对可见蓝藻颗粒的去除率100%,在含藻率只有万分之一(体积比)时每小时仍然可以去除100kg的蓝藻,具有从低含量水体中富集分离蓝藻的优势,可于春季蓝藻复苏时去除藻种,积极防御蓝藻灾害。该设备完全采用物理方式,没有任何污染,尤其适合于城市水源、景观水体等重要水域的高标准蓝藻清除。

(三)投资费用

该设备投资260万元,吨水投资费用为108元,主体设备寿命10年以上。

(四)运行费用

根据2010年7月-2015年7月实际运行情况,处理量为1000m3/h的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由一台50kw发电机组提供动力,每处理1m3藻水的动力消耗仅有0.05kwh,费用为0.05元。

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延伸阅读:

【指导目录】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上篇)

141 洱海水生植被防退化技术

适用范围

适用于洱海等类似富营养化初期湖泊的水生植被防退化

基本原理

水下光照强度弱是限制洱海沉水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而水下光照强度主要受到水体透明度和水深的影响;因此,通过改善水体透明度和根据植物的生长季节调整洱海水位可以使水下光照强度得到显著改善,从而有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同时,水生植物繁殖体的数量和幼苗在水中的定植也会影响沉水植物的存活;因此,通过沉水植物繁殖体补充、人工辅助定植和种质资源保护有利于植被的存活和扩增,从而达到沉水植被防退化的效果。

工艺流程

在洱海开展详细的水生植被分布与群落结构和水质调查,获得优势植物分布的水质和水深阈值,从而筛选出具有相对耐污染的植物种类;在此基础上,依据洱海各水域的水质情况,分别选择对应的植物种类开展植被修复。沉水植物修复的水下光需求评价技术→不同水深梯度下沉水植物的种类筛选技术→沉水植物种子库复苏技术→幼苗移栽定植技术→水质与透明度改善技术→水位优化试运行技术→沉水植物繁殖体补充技术→洱海沉水植被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划→洱海沉水植被管理方案。初步形成一套适用于洱海沉水植被修复的技术体系。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1)水质改善

(2)优化水位运行节律

(3)繁殖体补充技术

(4)人工辅助水生植物修复

(5)种质资源保护

(6)水生植被管理

推广情况

大理市洱海管理局与大理州大理市环境保护局在洱海1km2的浅水区采用该技术体系对沉水植被进行优化。

典型案例

(一)项目概况

该项技术在本课题的示范工程“洱海水生态防退化综合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该示范工程在2011年1月完工后开始对水质和水生生物进行连续监测,。示范工程区内负荷削减30%,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加20%,黑藻和苦草群落占沉水植被总面积30%,并形成可自我维持的稳定群落。

(二)技术指标

根据本课题的现场调查、原位试验以及中试研究认为,目前洱海防治沉水植被退化的关键参数是改善水体的透明度和改善水质。初步认为,在洱海全面实施该项技术,有望到2015年,洱海水体透明度由1.5米提高到2米,水质总磷浓度由0.05mg/L改善到0.03mg/L,总氮浓度有0.7mg/L改善到0.4mg/L,沉水植被方面可由现在的5%增加到13%左右,逐步完成洱海一圈沉水植被的恢复;到2020年,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到2.5米,洱海沉水植被的面积可以恢复到约18%。

(三)投资费用

该项目一次性投资50万元,完成10000平米示范区建设,单价为:50元/平米。

(四)运行费用

该项目后期运行费用为5万元/年。

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42 基于水质保护的洱海鱼类群落结构调控技术

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外来入侵的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占主导地位、生物控藻能力较弱的云贵高原湖泊。

基本原理

鱼类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处于食物链的上端。以水质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将放养和捕捞作为洱海食物网操纵和鱼类群落结构调控的重要手段。基于银鱼、鰕虎鱼、鲢、鳙等关键鱼类生态学和生态功能评估,建立了不同生态位鱼类调控的技术参数。根据食物网理论,大规模捕捞浮游动物食性的银鱼和鰕虎鱼,可以大量增加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或藻食性鲢/鳙鱼的大幅度增加,可以有效控制浮游植物过度繁衍,减少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从而有利于提高水体透明度,防止藻类水华发生。

工艺流程

在洱海放流适量的鲢/鳙鱼,用以直接摄食浮游藻类,从而防控或减少藻类水华发生强度。大约经过8个月(3-10月)的生长,放养的鲢/鳙鱼可达到商品鱼规格,此时可捕捞上市。

通过捕捞调控,大幅度减少洱海银鱼、鰕虎鱼等以浮游动物为食的小型鱼类现存量,通过食物网下行效应,可导致浮游动物增加,浮游植物减少,有利于水质改善。

在洱海放流适量的春鲤、杞麓鲤等中下层栖息的土著鱼类,用以摄食水体中有机碎屑,既能增加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又能增强水体自净功能。

延伸阅读:

【指导目录】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上篇)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鲢/鳙增殖放流与捕捞管理。放流时间:11-12月或翌年1-2月;放流规格:鲢为50-80 g/尾,鳙为150-200 g/尾;放流量:鲢为750-1000 g/667m2,50-80 g/667m2;捕捞时间:每年10-11月;最小捕捞规格:鲢500 g/尾,鳙1000 g/尾。

以浮游动物为食的小型鱼类控制技术。捕捞时间为7-8月,银鱼捕捞量为2.37-2.89 kg/667m2/年,鰕虎鱼为3.94-5.26 kg/667m2/年。

重要土著鱼类增殖放流。放流时间:11-12月或翌年1-2月;放流规格:鱼全长15-25mm;放流量:春鲤1-4尾/667m2,杞麓鲤2-6尾/667m2。

典型规模

虽然本技术的相关参数主要是针对洱海鱼类群落结构调控而设计的,但面积在300ha以上的类似湖泊或水库均可以采用。

推广情况

本技术在云南洱海沙坪湾及全湖进行了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沙坪湾为例,采用本技术,结合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群落重建,通过多种生态修复技术的集成应用,沙坪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得到增强,水质得到明显改善,2010年7月水体透明度均值达到了210cm,比示范前(2009年7月)提高了20%。

典型案例

(一)项目概况

洱海鱼类群落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外来入侵的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占主导地位,在自然水体中浮游动物是浮游植物的主要牧食者。2008-2010年,通过鲢/鳙的增殖放流以及银鱼、鰕虎鱼等的强化捕捞试验与示范,优化了洱海鱼类群落结构与功能,建立了生态位不同的三个关键类群调控的技术参数。2011年,相关技术在洱海全湖(约25333 ha)进行了正常运行,实现了生物控藻、减少氮/磷负荷、促进水质改善、维持渔民生计的目标。

(二)技术指标

鲢/鳙增殖放流时间为11-12月或翌年1-2月;鲢放流规格为50-80 g/尾,鳙为150-200 g/尾;鲢放流量为750-1000 g/667m2,鳙为50-100 g/667m2;鲢/鳙捕捞时间为每年10-11月;鲢最小捕捞规格为500 g/尾,鳙为1000 g/尾。银鱼、鰕虎鱼捕捞时间为7-8月;银鱼捕捞量为2.37-2.89 kg/667m2/年,鰕虎鱼为3.94-5.26 kg/667m2/年。重要土著鱼类(春鲤、杞麓鲤)放流时间为11-12月或翌年1-2月;放流规格为全长15-25mm;春鲤放流量为1-4尾/667m2,杞麓鲤为2-6尾/667m2。

(三)投资费用

本技术投资费用主要是由鱼种费和捕捞费构成。由于洱海渔业捕捞没有统一经营管理,捕捞是渔民承担的,渔民自捕自销,不需要支付报酬。因此,单位水面的投资费用只有鱼种费,每亩水面鱼种费估算为6-8元。

(四)运行费用

本技术应用的两个关键环节是放养和捕捞,需要调控的关键鱼类均在天然湖泊生长,摄食天然食料。对于湖泊管理单位而言,不管本技术是否应用,湖泊渔业管理均会照常进行。因此,本技术运行不会增加湖泊管理单位的额外费用,运行费用可不加考虑。

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43 城区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集成技术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市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

基本原理

针对各类城区河道水文水质特点,通过技术比选、设计方法研究与规范化、高效能产品的研发、优化调控模型构建、水质生态效应的全面定量解析,使多元生态构建、河道充氧造流、内源污染控制、河水快速净化、水力调配控制等单项技术方法得以完善、优化,并在单项技术研发完善及多项技术耦合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城区不同类型污染河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集成技术体系及组合技术实施方案。技术方案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河流以及河流污染修复的不同阶段,包括应急、过渡、水质改善、生态恢复等方案,明确了不同阶段各项技术实施要点,各项单项技术及其组合技术的功能及实施效果,最终形成城市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集成技术体系。

延伸阅读:

【指导目录】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上篇)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明确提出多元生态构建技术在不同类型河道或河道治理不同阶段的功能定

位差异,针对目前国内外对河道修复技术生态效应评估匮乏的现状,在河道修复技术示范河道开展了全面的生态系统构成监测并将长期进行,提高了生态修复工程设计实施的针对性;以实际水文水质气象监测为基础,建立起河道需氧量测算分析、河道曝气与调水充氧方式选择、河道充氧设计及设备选型思路、充氧设备性能评估等一系列方法体系,有利于提高河道充氧工程设计实施的科学性。

典型规模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外源入河污染基本得到控制,河宽<40米,水深<5米,水体流动性较差的城市河流的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

推广情况

在江苏省常州市17条城市污染河流的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工程中得到应用,应用河道总长度达到15公里,均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以及社会效益。

典型案例

(一)项目概况

常州市北市河是典型城市滞流性河道,河水常年为劣V类水体,溶氧极低,时常有黑臭现象发生.柴支浜为典型城市重污染河道(断头浜),河水常年黑臭,水生生物基本绝迹。组合技术方案在常州市北市河(河长2117m、平均河宽15m)及柴支浜(河长450m、平均河宽20m)分别建立“滞流型河道多元生态构建水质改善技术示范工程”和“重污染河道物化/生物耦合消除黑臭示范工程”,治理河道污染物去除率达到30-50%,溶氧提高率100%,河道水质显著好转,黑臭现象基本消除,河道景观显著改善,水生生物增多,水环境生态多样性显著增加。

(二)技术参数

河流内源污染释放抑制药剂:参考投量1—1.9kg/m2,,生态浮岛等生态设施覆盖度约为10~15%,植物选取当地物种。曝气充氧设施需保证水体溶氧不低于3.0mg/L。

(三)投资费用

投资成本:每公里河道68万元。

(四)运行费用

运行成本:0.02元/吨。

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清华大学

延伸阅读:

【指导目录】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上篇)

144 城市河湖水系水质保障与修复技术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市景观水体、河道、湖泊等水体的水质保障与生态修复。

基本原理

针对城市景观河道水动力条件差、污染严重与水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及成因,研发了以水功能区划为目标的“库-河-湖”多闸坝水量水质调配、污水厂尾水景观河道回用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高效脱氮工艺、生态修复型底泥疏竣、河道水陆生态界面构建、人工强化与水生植物组合生态修复等技术,集成景观河道水质保障与生态修复技术。技术原理示意图如下。

工艺流程

开发合肥市南淝河和巢湖市环城河水系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并通过现场调水验证;通过工艺流程创新、碳源补充、填料选择、防堵塞等技术,研发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艺;通过人工强化与水生植物筛选恢复,形成景观水体交错的生态岸带,恢复水生植物群落,促进水生态系统重建。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城市水系水量水质调配技术,通过水系连通与水力调度,增强水体流速与交换;

碳源补充的高效脱氮的人工湿地城市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提高尾水的脱氮除磷;

城市河道人工强化与水生植物组合原位生态修复技术,促进水生态系统重建。

典型规模

379

主要针对城市景观水体、河道等水体的水质保障与生态修复,规模可大可小。

推广情况

项目技术内容在巢湖市环城河水系进行了示范,并在合肥市的城市河道治理中得到应用。

典型案例

(一)项目概况

2008年起,针对南淝河的污染特点及存在问题,在南淝河上游自董铺水库下游到合九铁路桥附近河段4.3 km长度范围内开展南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包括水质水量调配、水陆交错带生态构建、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人工湿地、人工强化与水生植物修复等工程。

(二)技术指标

在南淝河自董铺水库下游到合九铁路桥附近两岸形成了两岸4.3 km长的水生植物岸带;设置组合生态浮床、原位曝气等城市河道原位修复设备,恢复重建水生植物面积20000 m2,恢复水生植物种类21种;采用生物质添加的潜流人工湿地技术,构建城市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人工湿地。开展水质水量调配工程,调水流量为6 m3 /s,使流速提高到0.1-0.2 m/s。清I冲上示范河段水质主要指标CODCr、总氮、总磷浓度逐步下降,达到V类地表水标准;综合断面主要水质指标CODCr、总氮、总磷浓度分别降低28%、40%和58%。

(三)投资费用

每公里河道投资约100万元,不含清淤与截污等工程措施。

(四)运行费用

运行管理主要包括设备与设施管理、植物管理和水质水量监控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每公里河道年管理费用在1万元以内。

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同济大学

延伸阅读:

【指导目录】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上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