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近日发布《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此目录包括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成果152项,其中收录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中的66项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成果中,有很多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推广与应用,并投入商业化运行,取得良

首页 > 水处理 > 综合 > 报道 > 正文

科学创新推进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技术发展

2015-12-09 09:18 来源: 中国环境报 

科技部近日发布《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此目录包括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成果152项,其中收录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中的66项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成果中,有很多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推广与应用,并投入商业化运行,取得良好效果。

今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发布后,为支撑其全面实施,环境保护部等有关部门提出了288项科技需求。为配合“水十条”的科技支撑,水专项领导小组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对288项科技需求进行了逐条梳理,其中通过专项成果支撑的科技需求共有138条,包括焦化、印染、有色金属等典型行业全过程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关键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等。

环境保护部水专项管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明良向记者介绍说,这次《目录》收集的水专项技术成果主要包括城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农村及面源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环境监测与预警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成果从科技上支撑了“水十条”的顺利实施。

磁性树脂吸附

深度处理生化尾水

城市和工业废水经生物技术处理后,仍含有相当含量的难降解污染物,不仅给达标排放带来困难,而且伴随较高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健康风险。但常规混凝法难以有效处理尾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而氧化、纳滤、反渗透等方法成本高,无法大规模推广。因此,目前城市和工业生化尾水即使达到现行国家规定排放标准,依然难以再生利用。“水专项”技术成果之一的“生化尾水磁性微球树脂吸附深度处理技术” 能够有效去除生化尾水中的色度、COD、总氮、总磷,不仅能使排放的废水稳定达标,而且能显著降低排水毒性,极大地提升废水资源再生利用率。

这项技术在应用与推广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已在河南、江苏、内蒙古等多省市得到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

有效减排废水有机物

解决难降解难题

DMAC二步湿法是目前腈纶生产的主流工艺之一,此工艺产生的化纤含DMAC废水是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毒有机废水,组成复杂,含有DMAC、丙烯腈等有毒有机物,同时含有腈纶聚合物颗粒及腈纶低聚物等难降解有机物,水质水量波动较大,是我国工业废水治理领域的老大难问题。传统处理工艺存在难降解及有毒有机物去除效果差、耐冲击能力弱等问题。我国作为腈纶生产大国,尤其是松花江流域化纤行业的腈纶生产行业较多,DMAC已成为松花江流域特征有毒有机物之一。

“水专项”科研组针对化纤含DMAC废水水质特点,经过4年多的科技攻关,研究开发了化纤含DMAC废水新型处理技术。此技术用于化纤含DMAC废水处理,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及有毒有机物,保障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此技术已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重点监控企业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中进行应用,在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低于类似工程的情况下,实现了废水的稳定达标排放,基本解决了松花江特征污染物DMAC污染问题,支撑并促进了规划目标的实现。

全国现有腈纶纤维生产能力90余万吨/年,分布在五大流域和沿海地区,均面临有毒有机物穿透和污染物超标排放问题,此技术可为行业有毒有机物减排提供技术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加大水专项宣传推广力度,不仅实现科技的重大突破,同时要实现重大成果应用的突破。”王明良说。

原标题:“水专项”技术成果得到有效推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