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陕西汉中市以循环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之年,也是打造生态秀美、环境优美、水质甜美的关键时期,该市环保工作稳步、有效推进,除了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环保执法、全面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考核管理、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情

首页 > 大气治理 > 综合 > 报道 > 正文

“十二五”期间陕西汉中市环保发展回眸

2015-12-28 15:26 来源: 中国汉中 作者: 黄韦华 何娜

“十二五”是陕西汉中市以循环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之年,也是打造生态秀美、环境优美、水质甜美的关键时期,该市环保工作稳步、有效推进,除了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环保执法、全面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考核管理、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保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基本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

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

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汉江出境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嘉陵江出境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标准。“十二五”期间,境内汉江干流7个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水域功能区划标准以上,汉江干流南柳渡断面水质所测项目平均浓度达到Ⅱ类标准,汉江19条支流29个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水域功能区划标准以上。境内嘉陵江干流7个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水域功能区划标准以上;嘉陵江9条支流10个监测断面中,9个监测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水域功能区划标准以上,东渡河入嘉陵江口断面水质超过水域功能区划标准为Ⅴ类水质。石门水库、南湖、红寺湖和茶镇湾石泉水库,水质稳定。

地下水环境质量有保障。全市14个在用水源地中,7个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符合国家Ⅲ类标准;7个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国家Ⅱ类标准。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现有的234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无重大环境污染源,其水质均未受到污染。

“十二五”期间,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城区环境空气中SO2、NO2、TSP/PM10浓度总体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市中心城区、城固县城和略阳县城空气质量达到II级以上天数达到330天以上;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城区未出现酸雨,自然降尘符合省控标准。市中心城区、略阳、勉县、城固、南郑、洋县、镇巴、西乡县城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达到或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除勉县外,市中心城区、略阳、城固、南郑、洋县、镇巴和西乡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除此之外,功能区噪声方面,市中心城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85.4%、77.4%,昼间达标率100%的有南郑、城固、西乡城区,夜间达标率100%的有南郑、洋县城区。汉中市陆地γ辐射环境剂量率为环境正常水平,电磁辐射综合场强测量值低于相关标准限值。

污染减排和专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省政府下达该市“十二五”主要污染减排指标任务是到2015年底,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46827吨,较2010年下降6%;氨氮排放量控制在7286吨,较2010年下降8%;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35754吨,较2010年下降7%;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32364吨,较2010年下降7%。截止2014年底,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41362.4吨、6961.97吨、33674吨和33960.2吨。预计到2015年底,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41072吨、6892吨、33572吨和31583吨,分别比2010年减少了8744吨、1028吨、4874吨和3218吨,较2010年下降17.5%、12.9%、12.6%和9.2%,均能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

“十二五”期间,汉中市以保持环境质量稳定良好和区域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污染防治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环境保护专项工作,积极实施绿水、蓝天、青山和宁静“四大工程”,全面推进“四大战役”,集中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重点整治沿汉江流域的冶金、医药、化工、电镀、食品酿造等企业的废水排放问题,监控汉江、嘉陵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433个排污口的排污量;持续开展了对钢铁、焦化、火电、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等行业重点企业大气污染源治理工作。截止2015年底,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89%,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到2015年底,全市共拆改燃煤锅炉653台(1552.41蒸吨),拆改率160%。截止11月20日,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262天,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优良天数261天的考核任务。

除此之外,在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方面加大力度,到2015年底累计淘汰“黄标车”“老旧车”约30136辆。加强对化工、化学品、液化气、天然气等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处理工作;在城市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方面,加强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强化主要生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严格畜禽养殖业环保准入,鼓励生态养殖模式,从源头加强管理。截止2015年底,全市8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完成了固体废物和污水处理设施。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噪声整治成效显著,危险废物和工业固废处置体系逐步完善。

农村与生态保护取得新进展

“十二五”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生态镇、村创建工作,一批乡镇和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截止目前,汉中市已有7个县区生态示范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和国家级验收,其中汉台区生态示范建设已通过国家级验收。全市先后建成“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700个,创建“美丽乡村”100个,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村4个、省级生态镇村42个、市级生态镇村165个。

全市大力度推进西乡、洋县、南郑、勉县4个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实施了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历史遗留工矿污染治理“五大工程”,使示范区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截止2014年12月,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6.53亿元,已在56个镇、965个村实施了农村环境整治,占行政村总数的37.5%,受益人口达13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成功打造出一批“村容整洁、设施完善、生态秀美、产业繁荣、宜居宜业”的特色新镇新村。

狠抓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重点禁烧区域全时段全面禁烧,一般禁烧区控制性禁烧,以高速公路、省道、机场、城区周边等敏感目标和地区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了夏秋季秸秆禁烧工作,成立了秸秆禁烧市级督查组和县级督查组,全天对各镇秸秆禁烧落实情况进行巡回督查,定期通报。

环境监管力度能力逐步增强

“十二五”期间,该市环境保护机构不断健全,监测、监察队伍不断充实,监测技术、监察手段不断完善,环境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为全市环保机构更好的全面履行各项环境监管职责打下基础。

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高。截止2015年底,全市建成9个大气自动监测站,2个出境水质自动监测站,完成汉江干、支流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论证工作;建成1个市级、6个县级环境监控平台并投运;汉台、佛坪、宁强、留坝4个县区环保办公楼顺利建成;争取中、省支持监测执法车辆25台,仪器设备273台(套)。

“十二五”期间,环境监察力度不断增强。对全市36家国控、省控、县控重点污染源进行全面检查,督促企业落实污染减排措施和设施,安装在线监控设施。截止2015年底,全市国、省、市控重点污染源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稳定,国、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安装率100%,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运行、数据正常,数据传输有效率达到94.74%,居全省前列。

环境应急能力得到提高。加强了对重要流域、重点区域、重大环境风险源的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对全市103家重点环境风险源及尾矿库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组织开展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成功处置突发环境事故14起,并多次受到中省环保部门和市政府的通报表彰。

原标题:“十二五”期间我市环保发展回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