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
目前,全国不少地区被雾霾困扰,可在冬日的攀枝花,攀钢主厂区弄弄坪却依然沉浸在蓝天白云下。如今的攀枝花天更蓝了,这离不开攀钢钒节能减排工作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打响减排攻坚战
为了让攀枝花的天更蓝,攀钢钒在破解高浓度二氧化硫烧结机烟气脱硫难题上,付出了比国内外同行更多的努力、更大的代价。
“十一五”以来,攀钢钒始终坚持把烧结机烟气二氧化硫治理,作为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从2007年开始,攀钢钒与成都华西化工研究所合作,研究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液法烧结机烟气脱硫工艺。
2008年至2012年,攀钢钒4台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相继建成投产,全面实现了烧结机与脱硫装置的完全配套,二氧化硫排放量得到较大削减。
为了达到国家环保部关于烧结机烟气脱硫的要求,攀钢钒组织相关部门及单位,对脱硫装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整改。
2013年2至8月,攀钢钒投入3000余万元,对新2号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实施了改造和优化,实现了全烟气脱硫和稳定运行,外排烟气二氧化硫基本满足了当时排放标准的要求。
为了达到国家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要求,2013年上半年,攀钢钒组织考察组,对国内多家钢铁企业、电厂、烟气脱硫治理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过反复论证,决定采取BOO模式(第三方投资建设、运营、拥有),对脱硫效果不好的烧结烟气脱硫装置进行改造,即:由脱硫公司投资并承担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工作,企业按照每月的烧结矿产量向脱硫公司支付脱硫处理费;如果脱硫公司不能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不但拿不全脱硫处理费,还要承担环保部门的处罚,并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2013年下半年,该公司采用BOO模式,运用技术较为成熟稳定可靠的石灰石—石膏法工艺,对新1号、6号烧结机脱硫装置实施整改。改造后的6号和新1号烧结机脱硫装置,先后于2013年12月、2014年3月投运,达到了既定目标。
在此基础上,2015年3至5月,该公司采用同样的方法和工艺,对新2号烧结机的烟气脱硫装置实施了改造。改造后的脱硫装置较快实现了稳定达标运行,外排烟气二氧化硫浓度稳定低于200毫克/立方米。
同时,为降低新3号烧结机烟气脱硫出口二氧化硫浓度和运行成本,该公司成立了烧结机烟气脱硫工艺优化攻关队,强化生产、设备、工艺之间的无缝衔接。通过工艺技术优化攻关,使新3号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外排烟气二氧化硫浓度稳定低于200毫克/立方米。
“十一五”以来,面对钢铁市场始终挥之不去的“寒冬”,攀钢钒的环保投入达30多亿元,实施污染治理项目100余项,涉及烧结机、高炉、转炉、焦炉、锅炉等工艺的烟气粉尘、二氧化硫、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治理,为攀枝花市的环境质量改善作出了贡献。
治污倒逼产业升级
“攀钢钒的发展史,堪称是一部与污染的斗争史。”在生产现场,攀钢钒相关负责人百感交集地说,面对全体职工和全体市民日益增长的环境质量要求,攀钢钒有信心赢得这场斗争。
据了解,从2008年到2015年,攀钢钒对4台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的建设、改造总投资达5.7亿元,改造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近10万余吨。
如今,在弄弄坪主厂区,不仅看不到昔日肆虐的黄色、黑色,甚至灰色的“蘑菇云”,也看不到“点天灯”的现象。
在与污染的斗争中,攀钢钒职工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废弃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治理污染就是要让各类资源各归其位、各得其所,最终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在攀钢钒炼铁厂,该厂环保负责人指着工序排污图对记者说:“你看,散排到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大多数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产品,焦炉的烟尘收回来就是焦粉,装煤的烟气收回来就是煤气,化产的恶臭废气、污水收回来就是苯、酚、氨等化工产品……这些都可以成为可观的绿色财富。”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和省、市环保部门的督促指导下,攀钢钒先后淘汰了1至4号老焦炉、1至5号老烧结机等落后产能,实施了一系列技改和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回收利用及余热余压发电等循环经济项目。在环保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实现了设备更新、技术换代和产业升级。
“在当前钢铁行业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攀钢钒将进一步把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克难制胜的关键有效措施,毫不放松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推动企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置身于干净整洁的厂区,攀钢钒相关负责人充满信心地道出了坚持节能减排的决心。
延伸阅读:
别了!硫君--攀钢钒炼钢厂降低铁水脱硫成本纪实
原标题:为了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