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郊区民俗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非旅游地区的数十倍。北京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局副局长马荣才建议,对民俗旅游区的垃圾,加强区域性垃圾处理设施和站点建设。目前,全市共有3938个行政村,其中有227个市级民俗旅游村。马荣才委员介绍,随着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村接纳越来越多的城市

首页 > 水处理 > 综合 > 评论 > 正文

民俗旅游区应建垃圾处理站点

2016-01-24 08:57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董禹含

据统计,郊区民俗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非旅游地区的数十倍。北京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局副局长马荣才建议,对民俗旅游区的垃圾,加强区域性垃圾处理设施和站点建设。

目前,全市共有3938个行政村,其中有227个市级民俗旅游村。马荣才委员介绍,随着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村接纳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生活、旅游、休闲观光,随之带来一系列的垃圾污染问题。

马荣才委员建议,以城市垃圾处理服务体系的标准,健全郊区垃圾处理服务体系。以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益为出发点,加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强化规范、高效的废弃物收储运服务体系。

不光是垃圾治理,农村水污染问题也愈发突出。在昨天召开的市政协全体会议上,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总地质师关平委员,代表民革北京市委提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污水处理难度较大,本市农村污水治理仍面临设施运行效率不高、市场化不足、运维费和专业维护欠缺、技术指导缺乏标准、监管缺失等困难,农村污水治理已逐渐成为本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的短板。

对此,关平委员建议,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污水处理方案。对于居住分散的山区,应选择分户处理技术;对于距离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较近的农村,应就近实现城带村、镇带村,要实现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与处理设施同步建设,并培养致力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队伍。

在农村污水治理资金筹集渠道上,关平委员建议,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经费应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

原标题:民俗旅游区应建垃圾处理站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