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带您走进新加坡水创新的最后一章:水创新。用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中微污染物的去除、MBR系统与RO系统相结合,做到污水循环中的水资源最大化回收利用、以及利用陶瓷膜的高强度和高通量性质对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1、水中微污染物的去除高级氧化技术(AOP)是指使用臭氧或臭氧与过氧化氢联用的氧化

首页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技术 > 正文

新加坡水创新系列八:未来的水处理

2016-02-25 08:54 来源: 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微信 作者: 张婧怡译

今天,小编带您走进新加坡水创新的最后一章:水创新。用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中微污染物的去除、MBR系统与RO系统相结合,做到污水循环中的水资源最大化回收利用、以及利用陶瓷膜的高强度和高通量性质对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

1、水中微污染物的去除

高级氧化技术(AOP)是指使用臭氧或臭氧与过氧化氢联用的氧化技术,通常作为水处理工艺最后的消毒环节。同时AOP对于去除各种新兴污染物也比较有效,这一点通过2011年赛莱默公司与PUB之间的研究就能得以体现。

在水处理中,往往会在AOP类的氧化工艺之后附加生物过滤工艺,以去除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同化有机碳(AOC)。从2013年起,赛莱默公司的研发人员同PUB一起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氧化工艺和生物过滤工艺之间的协同效应。

从2011年的试验开始,科研人员在现有的臭氧氧化池旁新建了一座生物滤池(图1和图2)。该生物滤池试验系统集合了不同系统的配置与功能,包括空气冲洗,反冲洗,仪器仪表和自动化。生物滤池中的两个滤柱分别填充颗粒活性炭(GAC)和无烟煤,臭氧工艺出水直接作为滤柱进水。

在经历过前五个月的适应阶段之后,滤料性能得以稳定,科研人员开始对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两个滤柱进行试验比较,包括对空床接触时间(EBCT)和上向流氧化工艺(臭氧或者高级氧化)的调整与优化。EBCT的优化至关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工程实践中生物过滤工艺的设计。同时,对在AOC同化有机物去除率、生物量增长、异味去除等方面对过滤介质的性能进行连续监测。

延伸阅读:

新加坡水创新系列七:水质与安全

新加坡水创新系列六:“用过的水(Used Water)”处理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无烟煤和GAC(随着生物量的增加,过滤会逐渐转化为生物过滤)与臭氧结合,能够实现较高的AOC去除率。“然而,臭氧-GAC生物过滤结合工艺只是一种多屏障理念,”科研人员说。因为当某些情况下需要加大过氧化氢的投量而导致原水水质污染时,活性炭比无烟煤能更有效的去除水中残留的过氧化物。“GAC对于异味去除也比较有效。”科研人员补充道。

在未来,科研人员将把重点转移到系统优化上来,也希望这项研究可以解决一些关键问题,例如AOC被滤料中微生物机体去除的机理研究等。

2、污水循环中的水资源最大化回收与利用

MBR系统在水处理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将MBR系统与RO系统相结合,出水可以达到NEWater的出水标准。大多数的RO系统的出水回收率大约为75%,也就是说,大约25%的系统出水被浪费掉。在GE水工艺研究所的一项研究中,如果将MBR工艺作为RO工艺的预处理工艺,可以在耗能更低的情况下将回收率提升至90%。

这项研究包括了小试规模与中试规模的试验,旨在通过反向电渗析(EDR)研发更经济的废水处理工艺。在这个工艺中,RO的浓水经EDR工艺处理为含盐量较低的淡水,在回流至RO工艺的进水端(图1)。这种工艺结构会大幅提高水的回用率。

自2014年9月起,在PUB的乌鲁班丹污水厂搭建起了一条中试线。试验采用不同种的离子交换膜和不同的膜间距设计,以设计出最合理的EDR反应器(图2)。同样,试验也采用了不同种类的RO膜,通过多次对比试验以达到最优水质。

另外,为了研究膜尺寸与膜污染对整个工艺的影响,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此领域展开了小试试验。这些试验包括RO、EDR膜性能测试、TOC去除工艺测试(包括高级氧化与活性炭吸附工艺的结合)。该研究小组还得到了GE在水质分析和膜性能研究方面的技术支持。这个小试试验旨在通过对膜的研究来优化工艺,以达到最佳出水水质,并解决开展工程化应用前的一切问题。

“从目前的小试和中试结果来看,效果都还是不错的。”科研人员说,“今年,我们预计会完成工艺优化,并在模拟实际工况条件下,开始着力加强整套工艺的系统稳定性。”

科研人员相信,结合试验数据与工艺模型,将有助于NEWater工艺进一步提高废水回收率,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延伸阅读:

新加坡水创新系列七:水质与安全

新加坡水创新系列六:“用过的水(Used Water)”处理技术

3、使用陶瓷膜对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

由于陶瓷膜的高强度和高通量性质,使陶瓷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评估陶瓷膜在新加坡当地环境下的性能,明电舍公司在PUB的Choa Chua Kang污水处理厂对其陶瓷膜进行性能测试(图1)。用于测试的浸没式陶瓷平板膜(图2)都产自日本的明电舍名古屋工厂。

与陶瓷膜不同的是,传统的内外压式聚合中空纤维膜丝极易产生污堵,尤其是当工艺中投加絮凝剂时,污堵更加严重。污堵将导致膜通量变小、清洗频率增加,甚至导致无法通过清洗恢复膜元件性能。此时,整个系统将不得不更换膜元件,最终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明电舍的这项试验开始于2014年初,进水采用投加过混凝剂和絮凝剂的污水,膜元件采用陶瓷平板膜,科研人员对膜通量进行了监测,并且对化学清洗后膜性能的恢复情况也做了监测。

试验结果表明,陶瓷膜具有很高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始终可以维持较高的通量,对细菌和病毒都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出水水质可以达到PUB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另外,陶瓷膜的污堵频率要远远低于传统膜元件,而生命周期长于传统膜元件。

甚至在模拟超长使用且无清洗的工况条件下,陶瓷膜的性能表现依然良好,这种工况旨在模拟紧急状态下,膜元件需要长期不断工作的情况。

“经新加坡国立大学试验验证,明电舍的陶瓷膜完全可以使出水达到饮用水级别。”科研人员说,“也向业界证实了明电舍的陶瓷膜经过严苛的测试,并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展望未来,明电舍公司将继续进行陶瓷膜试验直到2015年底,另外,在2015年7月份,他们还将把膜研发中心从日本迁到新加坡。至此,明电舍公司的陶瓷膜将正式开始在新加坡生产与加工。

延伸阅读:

新加坡水创新系列七:水质与安全

新加坡水创新系列六:“用过的水(Used Water)”处理技术

原标题:新加坡水创新|未来的水处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