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趋势

春节假期、宏观经济不景气、资本市场剧烈波动……2月中国并购市场活跃程度的降低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2月中国并购市场披露交易325起,环比同比均有30%左右的下降,交易规模为218.4亿美元,虽然较去年2月有45%左右的上升,但比1月下降达128%。
然而,环保产业2月的并购趋势则呈现明显的逆周期特征,并购活跃度不降反升。8起并购交易数、3起海外收购、高达136亿元的交易金额在所有行业中表现亮眼。尤其是北控集团对德国垃圾发电龙头企业EEW价值105亿元的收购,不但创造了环保行业收购金额的记录,而且也是中国对德国企业的最大一笔收购投资。
宇墨咨询认为,2016年环保行业并购整合将很可能继续刷新15年的数据,理由如下:2015年环保行业并购创新高的原因主要是跨领域并购、空前活跃的海外并购、传统企业转型(野蛮人式)并购等新趋势所带来的增量;而2016年随着海外投资的监管放宽、产能过剩及两高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上述类型的并购势能还将进一步释放。
此外,2016年还将出现两股新的动能,第一是并购基金,宇墨咨询研究类文章已多次提到,环保企业+投资机构的并购基金模式是2015年一大风潮,而这一风潮在16年初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事实上,去年起成立的并购基金相当一部分还未有实质的并购案例,依然正在处于搜寻标的的状态,这数百亿量级的资金在今年逐步落地至并购项目毫无疑问将对环保行业的并购潮再起推动之力。
第二,新三板。一方面,已有行业专家指出,未来环保产业将进入“大-小”、“资本-技术”生态合作的时代,新三板作为一个中小型企业的股权交易及企业展示的平台,无疑将为上述趋势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新三板流动性困局由来已久,受投资者青睐的企业仅占少数,相当一部分上板企业因种种原因(财务数据不佳、缺乏炒作点等等)并不能如预想一样顺利进行股权融资。而新三板不久实行分层后,这种二八分化的局面还将加剧。可以想到,新三板并不是VC、PE等投资机构的理想退出途径,在IPO放开仍然不明朗的情况下,并购及股权收购将依然是投资机构重要的退出途径和企业融资途径。这毫无疑问也将对并购大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宏观趋势
北京控股收购EEW的几个看点。关于这起破纪录的交易,已有不少专业人士的分析文章,笔者在此不过多描述交易细节本身,只提出几个值得注意的点。
1.标的2015年净利润约为4.6亿人民币,账面净资产约32亿人民币。交易价格对应的市盈率为22倍及228%——没多便宜,也没多贵,属于近期环保行业并购市场的中等水平。
2.此次收购北控付出和所得如下图。总体来看,并购案的战略价值要高于经济价值。

3.北控为实施此次收购筹措了25亿欧元的贷款——如此牛的融资能力堪称恐怖,但也不禁让人想到,如此规模的融资,利息一定不少吧?关于这一点,《路透》旗下基点报道给出了坊间消息:“利率为较欧元银行间拆放款利率(Euribor)加码不到100个基点”,看起来的确成本不低,但事实是:一年期Euribor利率约-0.025%,换言之此次北控的融资利率可能在0.975%左右,而这笔贷款的提供方是中国银行……做道算术题,论融资能力国企和民企之间差了几个银行?
4.关于标的EEW公司,实际还有个值得一提之处:EEW最初并不是现用名称Energy from waste的简称,其原本的全称是E.ON Energy from Waste——在此次交易的卖方EQT之前,这家企业的老东家是世界500强排名29位的E.ON——球迷们,对,没错,就是多特蒙德的老赞助商。这一发现也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什么时候中国环保企业的名字印在欧洲豪门的球衣胸前是不是就是真的“走出去”了?

原标题:2月并购地图:逆周期的环保行业,创记录的天价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