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根据联邦环保部统计,德国人在2013年共产生了将近5000万吨家庭垃圾,此外还有大量的建筑和工业垃圾。仅仅在汉堡一地,每年就要产生80万吨垃圾。被如山的垃圾淹没,是消费社会的居民内心深处的终极恐惧之一。今天家园和大家聊聊的就是德国的垃圾最后都去哪里处理了?位于汉堡博尔西格大街的垃圾回

首页 > 固废处理 > 综合 > 会展 > 正文

德国的垃圾都去哪儿啦?

2016-03-16 08:39 来源: 北极星环保会展网 

导读:根据联邦环保部统计,德国人在2013年共产生了将近5000万吨家庭垃圾,此外还有大量的建筑和工业垃圾。仅仅在汉堡一地,每年就要产生80万吨垃圾。被如山的垃圾淹没,是消费社会的居民内心深处的终极恐惧之一。今天家园和大家聊聊的就是德国的垃圾最后都去哪里处理了?

位于汉堡博尔西格大街的垃圾回收中心粉碎室的味道可不是什么玫瑰花香——这里的味道闻起来就像是刚刚清空的垃圾桶,对此主管先生哈特维希˙许特(Hartwig Söth)做了一个抱歉的表情。“我已经闻不到什么味了”,许特轻松的说道,然后步履坚定的缓缓走过色调灰暗、隆隆作响的锅炉间,展示他的公司是如何让垃圾消失的。

数千万吨家庭垃圾

垃圾最后都去哪里?普通居民在垃圾回收站前,不清楚包装垃圾和其它垃圾的区别,最终把手里的垃圾随便扔进哪个垃圾桶时,脑子里常常会有这样的问题。或者他住在某栋没有可回收垃圾箱的居民楼里,索性把所有垃圾都丢在一个垃圾桶里。然后呢?这些垃圾又将如何处理?

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就好像一个人造的生命轮回,在这个轮回中被丢弃的东西重获新生,变成崭新的产品。如果无法重生,剩下的垃圾就只有化为灰烬。众所周知,在一次性商品泛滥的社会中,巨量的垃圾是个难题。根据联邦环保部统计,德国人在2013年共产生了将近5000万吨家庭垃圾,此外还有大量的建筑和工业垃圾。仅仅在汉堡一地,每年就要产生80万吨垃圾。被如山的垃圾淹没,是消费社会的居民内心深处的终极恐惧之一。

为汉堡市供应70万兆瓦时

在采访了许特之后,我在这个问题上稍稍心安。博尔西格大街算不上是汉堡一处让人赏心悦目的所在,这里满眼都是令人压抑的烟囱和厂房。不过对于一坨想要在空气中升华的垃圾,这里是它最理想的归宿。这条大街上有多家私人垃圾回收和特殊废物焚烧公司——许特管理的这个垃圾回收中心在1994年开张,两年前取得了汉堡城市垃圾的处理权,成为垃圾能源化利用的典范。这处回收中心每年焚烧32万吨家庭垃圾,并将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蒸汽为汉堡服务。许特称,每年都有70万兆瓦时的热量被输入能源公司瓦腾符(Vattenfall)的供暖网络中。这相当于为接入汉堡城市供暖网络的所有家庭提供了整个夏天的供暖需求(包括热水)。

许特站在吊车驾驶员的控制室里,透过玻璃幕墙看着处理中心总容量达到10000吨的巨大料池。一个巨大的钢爪在垃圾中的搅拌,以便它们尽量均匀的进入燃烧室。在垃圾洪流中依稀可以辨认出烂橘子、麦片盒、塑料袋,还有一段室内绿植的树干,总之就是所有汉堡人一股脑扔进“其他垃圾”回收箱的东西。这一股五颜六色、臭气熏天的垃圾流最终会缓缓流入温度高达1000度的焚烧室。“垃圾的燃烧热值几乎相当于褐煤”,许特说。

灰色、坚硬的炉渣

许特来到了控制中心,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坐在监控屏幕前。其中一个屏幕播放的是燃烧室烈火地狱中的实时视频。不过事情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想要让垃圾完全化为一股青烟消失无踪,只是个美好的愿望罢了。22%的垃圾在燃烧后会变为炉渣,冷却后的炉渣是一堆烟灰色、坚硬的东西,垃圾里的金属物溶化后将他们板结在一起。炉渣经过清洗粉碎后,会用来筑路。其中的金属物质会分类回炉再利用。“就是说,那些您扔到垃圾堆里的罐头盒,会在这里被烧化,在炉渣的处理过程中拣选出来,而后成为钢铁厂的原料。

那焚烧产生的烟尘呢?烟尘会通过多次不同功能的过滤和净化工序。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会产生一些可以工业再利用的垃圾产品:比如卤氢酸水洗时产生的粗酸,以及脱硫过程中产生的石膏。另外一方面也会产生一些有害垃圾。处理中心每年焚烧的32万吨垃圾,最后会留下8000吨有毒废料,主要是含有二噁英的灰尘。“这些灰尘会被深埋地下”,许特说。它们会被埋入废弃的盐矿矿井中,经过严格的防水处理后永久封存。

寻宝的艺术

垃圾回收是一种从破烂儿中寻宝的艺术。垃圾可以变成原料,即便是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东西,只要处理得当,也能产生价值。

对许特而言,垃圾处理中心就是他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舞台,只不过在这里并不是魔法棒一挥就能让所有有害物质消失无踪。不过排放统计显示的数字远比规定数字要低。面对每年600多万欧元的维护费用,许特很难说这垃圾生意是否真的有利可图。“不过对环境而言,这是个大好事。”而且这里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不必忍受垃圾粉碎室的恶臭。

来源:德国印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