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10:25,微信网友白粥鱼塘发朋友圈:近年来,杭州治污水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今年杭州给自己定新的目标:力争到今年底80%城市河道水体主要指标达到或优于Ⅴ类。近日,数十名全国知名的水生态修复领域、生态建设领域、水资源管理领域专家齐聚杭州,参加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杭州市五水共治

首页 > 环境修复 > 流域治理 > 评论 > 正文

用高科技生物手段治“黑臭” 杭州80%城市河道水质要达标

2016-06-07 13:56 来源: 青年时报 作者: 曹浩骏

6日10:25,微信网友“白粥鱼塘”发朋友圈:近年来,杭州“治污水”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今年杭州给自己定新的目标:力争到今年底80%城市河道水体主要指标达到或优于Ⅴ类。

近日,数十名全国知名的水生态修复领域、生态建设领域、水资源管理领域专家齐聚杭州,参加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杭州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城市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专题研讨会。

议题主要包括城市水体污染现状及存在问题、城市水体污染物来源及控制技术、水体黑臭治理技术、受损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和生态河道养护及管理技术等。如何提升城市河道水质一直是个难题。去年年底,杭州41条黑臭河道全部通过治理验收,杭州绕城公路以内全部消除黑臭水体,但杭州河道治理仍有一段路要走。

杭州市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杭州市绕城公路内城市河道共有470条,总长1000多公里。经过近些年的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目前水质达到V类(普通景观用水的标准)以上的河道断面大约占70.59%。

今年,河道监管中心表示,目标任务为水质提升50条河道,打造5条生态示范河道;实施30条、50万方河道清淤;完成200个以上截污纳管项目,新增截污量2万吨/日,力争到今年底80%城市河道水体主要指标达到或优于Ⅴ类。

如何提升水质?江干区的茶花港和东风港最近正在实验一种新的治水方式。其实,东风港河段早几年完成了整治,沿河两岸的景致也不错,不过周边居民对河道水质的评价却不高:河水并不干净,淡褐色的河面上有时还会漂浮着不少浮萍,河道的黑臭淤泥淤积情况比较严重。

河道监管中心在东风港尝试了新的淤泥处理技术——黑臭底泥原位处理,通过投放微生物菌剂、锁磷剂和放置人工水草相结合的生物手段,消除淤泥中的有机质和氮磷,慢慢改变河道的水质,让在河底的黑臭底泥达到就地“自净”的效果。

原标题:用高科技生物手段达到生态治水今年杭州80%城市河道水质要达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