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海绵城市应该是可以吸水的城市。不过,这个概念还强调:在需要时,海绵城市还可以放水出来使用。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首页 > 水处理 > 综合 > 评论 > 正文

【多图】海绵城市及有趣图解

2016-06-26 00:05 来源: 环保人 

1.什么是海绵城市?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应该是可以“吸水”的城市。不过,这个概念还强调:在需要时,海绵城市还可以“放水”出来使用。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这个概念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可以算是城市雨洪管理的第三代概念。

第一代:最佳实践管理(BMPs)

第二代:低影响开发(LID)

讲讲海绵城市的前世今生,我们从“看海”这个话题说起。

这两年“武汉看海”、“广州看海”的新闻非常火爆。但是,“在城市看海”并不是我国专利。在美国,上世纪70年代,很多城市的雨洪问题也同样严重。

联邦政府通过建设深层隧道等方式,延缓雨水进入受纳水体,缓解雨洪问题。

早期比较有名的深邃,在芝加哥。

以深层隧道和调蓄池为主要代表,形成了城市雨洪管理的第一代概念——最佳实践管理(BMPs)。

BMPs在一定程度了缓解了城市的雨洪问题,但也存在局限性。

1. 占地很大,施工影响面大。

2. 投资很大,必须由政府主导建设,但政府也有缺钱的时候。

3. 功能比较单一(花几十亿就建个水瓶?)。

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又提出了第二代雨洪管理概念——低影响开发(LID)。LID强调源头控制实现雨洪控制,代表的工程措施有绿色屋顶等。

大部分LID工程措施的本质——就是给房子、马路通通带上绿帽子。

于此同时,LID正好可以弥补BMPs的短板。

1. 占地小,“见缝插针”;

2. 单个项目投资额相对较小;

3. 具备景观功能。

本世纪初,BMPs和LID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绿色暴雨基础设施(GSI)的理念被提出。类似的理念在美国成为“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在澳大利亚成为“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

GSI的理念,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经过本土化的改造,最终形成了“海绵城市”这个理念。

作为3.0版本,海绵城市综合了第一代BMPs和第二代LID的理念,既注重源头控制,也注重末端处理。如果你还不懂,就一起来通过下面略掉节操的图再重温一下。

我们常说,海绵城市的内涵有“渗、蓄、滞、排、用、净”六个字。可是,对于一些新接触海绵城市的朋友,对于六个字的内涵掌握的不够透彻。

最近,南宁市发布了全国首部海绵城市建设地方标准图集,图集里就蕴含了“渗、蓄、滞、排、用、净”这六字箴言。下面,就借用同行辛苦出品的这个图集,分两步,小小的解读一番。

都说这是一个看颜值的社会,

第一步,我们让图集“色”起来。

在图集的总说明部分,对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功能进行了说明。不过,这是一个热衷偷懒的社会,图和文分开来,很多人就不爱看了。

所以,第二步,我们让图文“合”起来。

实际上,在工程中,你会发现,除了“用”、“排”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过程。“渗、蓄、滞、净”往往掺杂在一起,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

原标题:海绵城市及有趣图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