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统筹规划我市全市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加强我市生活垃圾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着力提高我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了《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规划(2016-20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

首页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政策 > 正文

《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规划(2016-2020)》草案公示

2016-07-05 10:32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为全面贯彻《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统筹规划我市全市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加强我市生活垃圾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着力提高我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了《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规划(2016-20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规划草案予以社会公示,公示自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7月30日止(公示30天),详情可登陆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http://www.jmfcj.com.cn)查询。欢迎社会各界就规划草案提出宝贵意见,市民可通过以下方式向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意见或建议。

邮寄:江门市江海一路83号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人:黄小姐、谢先生

联系电话:0750-3831975、3831977

传真:0750-3831600

电子邮件:jmzjcgk@163.com

特此公示。

一、总则

1.1规划背景

为落实省人大会议精神,按照《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2号)、《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十三五”规划》等要求,江门市需进行三区四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规划,以指导江门市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提高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结合江门实际情况,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规划(2016-2020)》。

1.2规划范围及规划时间

规划范围为江门市域范围,即“三区四市”的行政区划范围,包括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及恩平市,市域面积9541平方公里。

规划时间为2016年-2020年,近期为2016年-2017年,远期为2018年-2020年。

二、现状概况

2.1现状

2.1.1城乡生活收运方式及设施

江门市的生活垃圾仍然普遍采用混合收集的模式,市区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的成效不显著。目前主要有垃圾池/垃圾桶收集系统、垃圾屋收集系统、保洁员上门收集系统等。

全市73个镇(街)的转运站已经全部建成,全部通过项目验收。目前投入使用150座,约占已建成数量的90%,未投入使用的16座,约占已建成数量的10%。

2.1.2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及设施

目前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卫生填埋为主,主要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包括:江门市旗杆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台山市台城下豆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开平市梁金山生活垃圾填埋场、鹤山市马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及恩平市樟木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部分地区由于远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或为岛屿(如川岛),处理方式上就近对生活垃圾进行简易处理。江门市共有14座生活垃圾简易处理场,其中市区2座,均位于崖门镇,台山市6座,开平市6座。

2.1.3其它垃圾收运处理现状

江门市现状已建成的临时建筑垃圾消纳场主要有台山市临时建筑垃圾消纳场,已消纳7万立方米建筑垃圾。其他市、区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理方式以建筑场内自行消化为主,少量建筑垃圾混于生活垃圾内,运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江门市目前餐厨垃圾没有纳入统一的收集处理管理,现多被用于农村饲养牲畜,存在被不法商贩利用的隐患。

2.2存在问题

1)收集方式不科学,混合收集垃圾,资源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处置难度大,包括存在村镇无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等问题。

2)转运体系不完善:部分镇街垃圾转运站运营不规范、部分环卫设施防护间距不足造成环境影响。

3)终端无害化处理系统未能全覆盖。

4)环卫管理体制仍不够完善。

三、规划简介

3.1规划目标

3.2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

3.3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3.3.1近期规划:完善现有设施,整治部分简易处理场

根据处理方式规划,规划期内江门市各市、区镇、街的生活垃圾处理仍以卫生填埋为主,重点整治部分垃圾简易处理场,提高垃圾处理无害化率;在本阶段,垃圾分类工作正稳步推进,但尚未达到生活垃圾焚烧及生化堆肥要求,建议重点推进环卫产业园建设的前期工作。

3.3.2远期规划:建设环卫处理产业园,整治剩余简易处理场

远期随着对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的研究加深以及垃圾分类收集逐步推广,另一方面粪便处理车间促使生化堆肥规模扩大,根据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可行性研究,江门市具备设置生活垃圾环卫处理产业园的条件,规划远期期末应在江门市域范围建设1座或多座生活垃圾环卫处理产业园,以减轻近期以卫生填埋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负担,并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注:详见附图“05市域大型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分布总图”。

3.4生活垃圾收运规划

3.4.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划

1)江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类别:可回收垃圾、有机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垃圾分类收集建议

(1)近期:对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进行完善,全市的生活垃圾收集方式以沿用现有形式为主,在市区、四市城区实现生活垃圾的密闭化,同时开展一定的垃圾分类收集,其它镇也要逐步实现生活垃圾的密闭收集,逐步淘汰露天垃圾桶、垃圾斗、散装垃圾屋、农用车、拖拉机等落后的收运工具。进一步扩大农村被纳入城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范围,为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

(2)远期:根据分类收集试点的情况,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分类试点推广至其他镇(街),规划远期,收运系统已实现了设备设施的更新。城镇生活垃圾实现了密闭化、提高了压缩比率,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全面纳入统筹收运。各市、区各城镇实现压缩收运,在农村地区逐步提高压缩式收运的比例。

3.4.2生活垃圾转运站规划

根据《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十三五”规划》要求,至少保证“一镇一站”,结合江门市2020年日产生活垃圾量及实际运行情况,垃圾转运站规划如下:

3.5其他废弃物协调管理规划

3.5.1建筑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建筑垃圾消纳场为临时性,满负荷或因城市建设需要可取消,转移至备选址或重新选址。

1)市区建筑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根据市政府2012年7月31日上午对《江门市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方案》召开的江门市城市管理联席会议要求,分别在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各规划1处建筑垃圾消纳场,用于建筑垃圾回收利用。

蓬江区共设置1处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提供备选址4处,分别位于棠下镇中部、南部迳口村附近及杜阮镇西部及西南部。

江海区共设置1处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提供备选址3处,分别布置礼乐路东侧江中高速防护绿地内、江睦路东侧江中高速防护绿地内以及光源三路江中高速底。其中光源三路江中高速底建筑垃圾消纳场应该为高新区建设服务,作为江海区近期建设的建筑垃圾消纳场。

新会区共设置1处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提供备选址1处。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结合原西坑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进行建设;远期备选1处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置于南新区绿地内。

2)台山市建筑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加紧推进九岗场址的论证工作,同时,以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中心,建设建筑垃圾设施,规划建议结合该设施设置台山市建筑垃圾消纳场。

3)开平市建筑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根据《开平市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4-2020)》,规划近期建筑垃圾年产量6.45 万立方米,规划远期建筑垃圾年产量8.83 万立方米,建筑垃圾中余泥渣土约占20%左右,可在近期建设余泥渣土受纳场,远期建筑垃圾进入开平市固废综合处理中心进行资源化利用。

规划经调研并结合开平市实际情况,初步拟定翠山湖大道选址一、翠山湖大道选址二、城西一路选址、城西二路选址、西坑选址、开平大道选址、三埠街道富强路选址、塔山石场、塘口镇牛仔栏和原金宗石场作为余泥渣土受纳场的候选场址。

4)鹤山市建筑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建议结合马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或在其附近选址建设鹤山市建筑垃圾消纳场。

5)恩平市建筑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建议结合樟木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或在其附近选址建设恩平市建筑垃圾消纳场。

3.5.2餐厨垃圾处理规划

1)江门市区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根据《江门市区生活垃圾处理规划(2012-2020)》,远期完善江门旗杆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建设,增加填埋场的日处理规模,同时规划设置餐厨垃圾处理功能及综合回收利用中心。

新会西坑二级转运站(300-800吨/日)已经利用西坑填埋场封场场地进行建设,规划建议利用封场后的场地,增加设置餐厨垃圾综合处理场。

远期规划建设1处新会镇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即江门南部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选址待定),并结合填埋功能设置餐厨垃圾处理功能。

2)台山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根据《台山市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2~2020)》及《台山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2012-2020)》,台山市分类收集的餐厨垃圾量52吨/日,建议2016年,在现有台城下豆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范围内规划建设1座日处理量为8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

另一方面,加紧推进九岗场址的论证工作,以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中心,建设易腐垃圾堆肥厂——2017 年前建成50吨/日的生活垃圾堆肥厂处理分类收集的易腐垃圾。

3)开平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根据《开平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规划(2012-2020)》及《开平市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4-2020)》,远期开平市将全力推进固废综合处理中心各项工作,处理中心内设有机垃圾综合处理厂,餐厨垃圾运往该设施处理,规划餐厨垃圾处理规模为100吨/日(含餐饮垃圾处理规模80吨/日,剩余垃圾处理规模20吨/日)。

4)鹤山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规划远期在马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基础上,建设生物处理厂,并计划于2018年开始试运行,试运行成功后正式处理餐厨垃圾。

5)恩平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规划于2020年前规划建设生物处理厂,建成规模100吨/日,2030 年达到250吨/日。生物处理厂选址位于樟木坑填埋场附近。

3.6村镇保洁收运规划

至2020年全市总人口达459万,其中乡镇人口约149万,农村日产垃圾约746吨。环境卫生设施设备规划采用近远期相结合、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原则,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市)处理”模式。

1)垃圾收集点:以农村日产垃圾量746吨,清运量为373吨(为日产量的50%)为计算依据,全市村镇需配置垃圾收集点2260个。江门市域范围共有1142条行政村(含10条三峡库区移民村),每条行政村至少设置2处垃圾收集点。

2)垃圾转运站:村收集垃圾全部运往镇级垃圾压缩转运站处理。

3)人力收集车:近期以人力收集车为主,远期以小型机动车为主。

4)垃圾转运车(无压缩):以5吨车(容积为5立方)为标准车计,全市村镇服务人口应配置垃圾中转车74辆。

5)垃圾压缩运输车:以10吨车为标准车计,全市村镇服务人口应配置垃圾压缩车27辆。

6)果皮箱:原则上要求设置于农村公共场所、广场,数量上至少1处1个。

3.7水域环卫保洁规划

3.7.1水域保洁工作规划

水域保洁工作主要是以清除水面上的水生植物、漂浮垃圾和收集船舶垃圾为主要作业任务。打捞方式一般采用人工与机械、普捞与日常维护相结合。保洁水域每周至少大打捞清洁一次。日常实行专员专职保洁。保洁水域按“3公里/人”配备保洁员。

3.7.2水域保洁码头规划

规划建议共设置7处水域保洁码头。其中3处为近期设置,主要考虑服务市区范围:分别在江门河(胜利桥至蓬江桥段)利用废弃码头设置,服务江门市蓬江、江海区范围内的江河;在新会经济开发区南部河岸设置,服务新会区范围内的江河;在江门市天沙河滨江新区段设置,服务滨江新区范围内的江河。

4处为远期设置,分别服务台山、开平、鹤山及恩平范围,建议在城区范围内潭江、台城河、锦江等主要河段设置。

3.8环境卫生管理应急预案

成立应急救援队,一是垃圾无害化处理应急救援队,各生活垃圾处理场成立应急救援队各1支;二是各区市环卫部门成立城乡垃圾收运应急救援队和道路保洁应急救援队。相应负责所在区市的环境卫生管理应急处理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