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可谓环境的保护大月,尤其对于土壤,随着前一段时间土十条的发布,加上6月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以及即将到来的全国土地日的助推,土地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一系列的土壤问题,我国明确提出了战略目标: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

首页 > 环境修复 > 土壤修复 > 评论 > 正文

以土壤为“重” 为土壤减“重”

2016-07-07 10:51 来源: 安盟天下 

7月可谓环境的保护大月,尤其对于土壤,随着前一段时间“土十条”的发布,加上6月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以及即将到来的全国土地日的助推,土地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

针对一系列的土壤问题,我国明确提出了战略目标: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我国面临的土地污染问题范围非常广、隐蔽性又高、修复成本大而且爆发性强,其中,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中的重点问题之一。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无污染耕地面积约12.72亿亩,占调查耕地总面积的91.8%,主要分布在苏浙沪区、东北区、京津冀鲁区、西北区、晋豫区和青藏区,重金属中-重度污染或超标的点位比例占2.5%,覆盖面积为3488万亩,轻微-轻度污染或超标的点位比例占5.7%,覆盖面积为7899万亩。污染或超标耕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湘鄂皖赣区、闽粤琼区和西南区。

什么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土壤中,致使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自然背景值,并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土壤中的汞(Hg)、镉(Cd)、铅(Pb)、铬(Cr)、铜(Cu)、镍(Ni)、钴(Co)、锡(Sn)以及类金属砷(As)等都属于重金属污染物。土壤中的金属输入主要通过4种途径:大气沉降(包括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含有金属杂质的化肥、动物粪肥以及污染水体的灌溉。

据调查,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都会给土壤带来重金属污染物,由于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因此长期堆积会形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与空气污染、水污染不同的是,重金属污染在土壤中不易随水淋溶,不易被微生物分解。重金属长期累积在农作物中并进入食物链,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构成风险。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过量重金属将对植物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使其营养失调。这些都会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并通过径流、淋失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迁移,不仅危害区域生态安全,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一些慢性病、畸形、癌症的发生。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生成毒性更强的甲基化合物,毒害食物链生物,最终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类健康。

重金属污染修复非一日之功经过近十多年来全球范围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其联合修复技术在内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已经形成,并积累了不同重金属污染类型的工业场地、耕地、河道底泥综合修复工程技术的成功案例和应用经验。

以东方园林集团旗下的东方复地为例,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用绿色修复理念,利用淋洗、电化学、协同处置、固化、稳定化、隔离填埋、生物技术等,治理污染受损的工业场地、耕地、油田及河道,修复其土壤、底泥和地下水,结合区域规划、生态恢复、景观提升等综合设计,营造宜居宜业的土壤和地下水资源环境,还原自然生态本貌,全面助力区域土地开发利用,领跑土壤绿色修复产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虽然我国土壤污染修复工作已经走上了快车道,但任务依然艰巨。针对土壤污染问题需建立长效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和土壤污染预警机制,将土壤进一步污染的情况降到最低。

原标题:为土壤减“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