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山东省滨州市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促进绿色发展3条主线,适应新常态,务实抓攻坚,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坚定不移补齐环境短板、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环保队伍职业化水平,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以来,在全市水环境先后实现恢复鱼类生长、省控重点河流消除劣Ⅴ类水体的基础上,滨州市又组织开展了重点河流及其主要支流所有入河污染源徒步排查,巩固治理成果,深化全流域治理。
1 企业对照时限 倒排改造工期
为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滨州市将环保专项行动与为期半年的环境联合执法综合整治集中行动结合起来,集中力量打赢环保专项行动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按照《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有关规定,滨州市作为传输通道城市,积极推进全市燃煤机组(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今年10月底前,将全面完成14家热电企业、56台燃煤机组总装机容量1553万千瓦超低排放改造任务。为此,滨州市要求各县区、各企业对照时限规定,倒排工期,确保完成改造任务。
滨州市加快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的淘汰进度,组织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治理,按照《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完成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4个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
为遏制河流断面超标多发态势,巩固消除劣Ⅴ类水体成果,滨州市组织开展了重点河流及其主要支流所有入河污染源排查行动,全面摸清底数。对全市污水处理厂实施精细化管理,对8个工业园区实施“一企一管”改造。推行污水处理厂优水优价、阶梯水价新机制,第一批选定9家污水处理厂,年内将全面推开。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滨州市不断强化工业固体(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检查,启动工业企业污染场地修复与二次开发利用监管整治。组织全市排查各类废坑1114个,查出问题废坑136个,已基本完成整改。
2 严格监管执法 打造智慧环保
滨州市在去年底初步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加快环境监管云平台建设,实行网格运行、全程留痕管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为实现对污染源的全程管控,确保环境安全,滨州市加快建设智慧环保平台,给化工园区、有毒有害危化品、危险废物建立全程监管电子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修编完善全市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危险废物管理“十三五”规划。要求各县区原则上要依托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危废处理中心,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和辐射安全保障,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排查整治环境安全隐患。
围绕环保热点难点问题,滨州市加强环保公安联合执法、跨区域交叉互查执法、零点行动和突击检查。
今年3月,滨州市政府启动以城市治臭、农村治污、企业治排为重点,为期半年的环境联合执法综合整治集中行动,设立5个督察组,采取上半月集中督导、下半月随机检查的模式,确保集中行动扎实有效。目前,已列出问题清单305个,完成整改241个,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87起,罚款金额495.62万元。
在强化监管执法的同时,滨州市通过当地电视台和报纸开设“环保为民在行动”栏目,定期曝光违法行为,促使企业遵规守法。根据全省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滨州市居住环境项目得到80.7分,高于全省平均分,人民群众环保满意度有了较大提升。
3 夯实环保责任 激励约束并重
滨州市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及企业的环保责任,完善生态补偿、快速响应等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提升环保队伍职业化水平。
滨州市研究制定全市各级党政部门环境保护职责,构建起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的责任体系。制定实施全市环保督察巡视制度,推动政府与企业双向发力,倒逼责任落实,坚决把党政领导责任落实到位,把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把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把最严问责制度落实到位。
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在全市建立水环境质量流域上下游、空气质量市县(区)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公众举报与行政执法快速响应机制,积极探索环保负面清单制度,从源头上控得住、管得严。对鼓励类、支持类项目,建立告知—承诺—备案制度,简化行政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在提升环保队伍职业化水平方面,滨州市按照培训和比武相结合、讨论与创新相结合的思路,扎实开展环保队伍职业化建设。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和重污染天气预警,组织全市环境应急暨监察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提高实战水平,在山东省环境应急暨监测监察技术大比武中连续3届荣获一等奖。
围绕环境管理创新,滨州市深入开展“四个在哪里”(问题在哪里、症结在哪里、对策在哪里、落实在哪里)大讨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努力提素质、转作风,抓落实、做表率,争一流、上水平,打造一支职业化环保队伍,为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新滨州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山东省滨州市环保局局长
原标题:滨州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