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是土壤环境中存在的一类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对pahs的降解潜力,对揭示土壤中pahs降解的微生物学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pah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滕应课题组采用微宇宙培养试验,确定了我国四种典型类型土壤(红壤-redsoil、水稻土-anthrosol、潮土-fluvo-aquicsoil、黑土-blacksoil)对芘的降解潜力,通过荧光定量pcr、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研究了不同土壤中芘降解潜力与微生物群落变化和芘降解功能基因的关系。结果表明,四种类型土壤(红壤、水稻土、潮土、黑土)对芘的降解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水稻土对芘的降解速率最快,并且在芘降解之前没有出现延滞期;黑土和潮土对芘的降解所需时间要长于水稻土,并且分别需要7天和14天的延滞期;而红壤对芘基本上没有显示出降解能力;芘对水稻土、黑土、潮土中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没有显著影响,而显著降低了红壤中的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芘改变了四种类型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其中红壤的群落结构改变程度最大;芘降解关键基因丰度差异和微生物菌群的差异化富集程度是导致不同类型土壤对pahs降解能力差异的原因。
土壤中多环芳烃微生物群落降解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原标题:南京土壤所揭示土壤中多环芳烃微生物群落降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