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人口数量的膨胀和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提速,水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监测仪器,伴随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张,监测设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助推之下,2017年水质监测行业将迎来新阶段。不断扩张的城市规模

首页 > 环境监测 > 水质监测 > 市场 > 正文

政策暖风吹 水质监测仪器2017迎来发展春天

2017-01-13 15:26 来源: 中国化工仪器网 

随着国家人口数量的膨胀和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提速,水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监测仪器,伴随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张,监测设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助推之下,2017年水质监测行业将迎来新阶段。不断扩张的城市规模、工业化进程引起的过度排放以及生活废水的肆意排污,使得中国的水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现阶段,我国水污染现状不断恶化,近半数水资源都受到了严重污染。不断爆发的水污染事件,给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水质监测仪器能够及时、客观的反映我国水污染问题,一直以来占据了环境监测市场45%以上的份额,近几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也保持在20%以上,水质监测仪器领域的不断扩张,为我国水环境治理带来了一线生机。

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水质监测工作全面展开

2016年整年的工作成果,为2017年开端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去年,环保部和科技部共同制定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十三五”环保科技要紧密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围绕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实施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重点强化一批监测预警、污染防治等关键技术创新研发。

随着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省市已经全面开展了水质监测工作布局。早在2016年初,辽宁省就对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进行了全面的调整优化,建成近百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大力提升水环境自动监测与预警水平;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绿色转型发展”为主线,上海市同样通过环境保护审议,聚焦水污染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源头防控和综合治理力度。

我国水质监测工作的全面铺开,同样带动了水质监测仪器的更新换代。由于当前水污染问题不可往日而语,与监测仪器或元素分析相关的标准也迎来了新的修订。2016年,环保部出台了一系统水质标准征求意见,其中多数涉及了气相色谱-质谱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pH计、COD消解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水质监测仪器新版监测标准的发布让国内水质监测行业变得更为规范、有序。

水污染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监测仪器再成采购重点

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另一项难点则是提高治理成效。我国雾霾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归根到底是因为我国空气污染治理技术较为薄弱,治理技术不到位,哪怕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再多,也是徒劳无功,不但大量的耗费财政支出,往往也会遭众口铄金惹来更多非议。面对水污染防治难点,提高关键治理技术十分重要。

日前,国家发布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年度项目(课题)指南》。除了要加强任务顶层设计,制定具体的技术发展路线图,合理分解研究任务,明确研发进度、重要考核节点和成果产出;也要加强与国际领先技术的合作,针对河湖治理与修复、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重点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饮用水安全保障、水环境管理及政策创新(水环境基准与标准、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生物监测与预警、水环境管理模型)五方面内容开展联合研究。

可想而知,在各项政策的鼓励之下,水质监测仪器将会得到新一轮发展的高峰期。近日,宁波理工环境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中标公告,该公司中标了绍兴市环境保护局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及运维项目,项目包含了一系列水质检测仪器,总金额高达1.05亿元。此次中标再次证明了,水质监测仪器旺盛的生命力,2017年水质监测市场开始爆发,未来可期,被称为是我国的水质监测领域的转折之年一点也不为过。

结语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质监测行业起步较晚,早先行业内使用的监测仪器大多是由国外进口的,而过度依赖进口仪器不利于本国仪器制造业的成长,因此在引进进口仪器的过程中,仪器行业也在通过不断的吸取先进技术,并且结合我国自身环境污染问题的特点,研发生产出适合国情的仪器设备。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引导着水质监测系统的逐步建立,为广大水质监测仪器厂商提供了科研发展的温床。

2017年,政策红利持续发力,将为监测仪器行业带来更多孕育发展的机会。

延伸阅读:

水质监测产业掘金正当其时 体量将会超过600亿?

水环境保护政策频出 监测设备需求将激增(附相关监测企业解析)

原标题:政策持续发力 水质监测仪器2017前景明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