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于2012年承建意大利水泥集团的保加利亚DEV项目,熟料产能为4000t/d,经过2年多的施工建设与生产调试,于2014年10月点火投产,并于2015年7月获得业主颁发的PAC证书,各项指标均达到合同要求。尤其是本项目的窑尾脱硝系统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此将该系统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作总结与分析。1项目信息DE

首页 > 大气治理 > 脱硫脱硝 > 技术 > 正文

DDF分解炉脱硝系统的应用与分析

2017-02-13 09:08 来源: 水泥 作者: 申金永等

我公司于2012年承建意大利水泥集团的保加利亚DEV项目,熟料产能为4000t/d,经过2年多的施工建设与生产调试,于2014年10月点火投产,并于2015年7月获得业主颁发的PAC证书,各项指标均达到合同要求。尤其是本项目的窑尾脱硝系统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此将该系统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作总结与分析。

1项目信息

DEV项目烧成系统要求能够满足使用石油焦、原煤和天然气作为燃料,同时要求分解炉能够适应不低于25%的RDF(RefuseDerivedFuel,垃圾衍生燃料)作为辅助燃料。生产期间所使用燃料成分见表1,合同要求NOx排放浓度<400mg/m3(标态,下同),见表2。根据经验,仅在使用石油焦做燃料情况下难以满足此数据要求,所以DEV项目配备了SNCR系统。

DEV项目能力以及NOx排放指标与我公司此前承接HOLCIM公司在阿塞拜疆的G项目基本一致。2012年投产的G项目主燃料为天然气,同时也要求适应废轮胎等辅助燃料,G项目在启用SNCR的情况下,废气NOx排放浓度低于245mg/m3。经过物料烧成实验分析和海拔校正,使用G项目的烧成系统能够满足DEV项目的需求,因此仍然使用我公司自行研发的DDF分解炉(焚烧城市废弃物的在线型多缩口低氮分解炉),烧成系统部分参数见表3。

表1生产期间使用燃料的成分

表2SNCR脱硝性能保证数据

表3烧成系统部分数据

2分解炉特点

为满足水泥生产中替代燃料的使用,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农作物以及废轮胎、木材等大块物料的直接使用,同时满足低氮环保的要求,我公司在DD型分解炉基础上开发了DDF型分解炉,该分解炉共计四部分:最下部分为低氮还原区,第二部分为燃烧区域,第三部分为再燃烧区域,第四部分为鹅颈管,为后燃烧以及脱硝系统安装区域,如图1所示。

图1DDF分解炉结构示意

DDF分解炉的特点是:①燃料适应性广,能够适应挥发性低、燃点高、燃烧时间长的石油焦;②炉容大,能够适应多种尺寸和形状的替代燃料,如稻壳、木材和废轮胎等,同时还原区域较大,能够充分脱硝;③三个缩口,炉中物料形成多次喷腾,生料与燃料混合均匀,加快生料分解速率;④鹅颈管长,便于原料分解,延长分界区域,同时便于多层安装SNCR系统;⑤三次风分为上下两部分进入分解炉,便于形成大面积还原气氛,能够有效降低NOx浓度;⑥DDF分解炉的下料口较多,调节方式灵活,能与三次风一起调节还原气氛区域大小;⑦带有脱硝燃烧器,与多级物料入口和上下两级三次风形成分级燃烧体系,脱硝燃烧器位于烟室上方,燃料在缺氧的烟室废气中燃烧,产生高浓度还原性气体CO、H2以及CH4等,这些气体在生料中Fe2O3和Al2O3催化作用下与烟室喷腾而上的废气中的NOx发生还原反应,从而降低NOx的含量。

延伸阅读:

火电厂SCR脱硝工艺的运行问题及催化剂失活的解决方案

3SNCR原理及其布置

一般而言采用无烟煤的生产线的NOx排放浓度较烟煤高约300mg/m3[1],石油焦燃点高于无烟煤,挥发分也低于无烟煤,所以回转窑在使用石油焦作燃料时,NOx排放浓度应该较无烟煤更高,单纯依靠分级燃烧技术难以实现性能保证指标,所以本项目增设了一套使用25%浓度氨水的SNCR系统。研究表明,氨水脱硝的窗口温度为850~1050℃,而DDF炉的出口温度在866℃左右,C5入口温度在875℃左右。所以鹅颈管是DDF炉系统的最佳脱硝位置,将氨水喷头分上下两层共8个喷头安装在分解炉出口以及鹅颈管上。

4问题及分析

4.1烟室NOx超标

在调试期间,因为使用石油焦做燃料,窑尾烟室NOx含量高达1520mg/m3,烟囱出口的NOx为1250mg/m3,远高于其他项目同类型分解炉的排放浓度。石油焦燃烧特性类似无烟煤,挥发分较低,燃点较高,燃烧时需要较多的氧气参与,从而需要大量空气,会产生更多的热力型NOx。同时石油焦的氮含量远高于煤,根据日本丰桥大学的固体燃料氮含量转化率[2](式1),使用表1中的数据计算出石油焦的氮转化率在回转窑中为1.2左右,在分解炉中转化率为0.9左右,意味着不仅燃料中的氮几乎全部转化为NOx,还会将空气中的氮氧化。

CR=4.07×10-1-1.28×10-1N+3.34×10-4V2×(a-1)+5.55×10-4Tmax+3.5×10-3Ro2(1)

式中:

CR——燃料中N转化率;

N——燃料中干燥基含氮量;

V——燃料中干燥基挥发分含量;

a——过剩空气系数;

Tmax——燃烧时的最高温度;

Ro2——燃烧时氧的浓度。

烟室内NOx含量高的另一个原因是窑头一次风量过大。本项目要求适用两种固体燃料,其中煤的热值为24554kJ/kg,远低于石油焦热值,但对于燃料输送系统来说需要根据大用量、低热值的煤粉来选型。所以在使用石油焦时燃烧器煤粉输送风量过大。根据石油焦的热值,窑头需用量为6t/h左右,输送风量只需要大约1200m3/h,而煤粉输送设备能力为3332m3/h,远大于实际需要风量。但煤粉输送管道的直径已定,罗茨风机是固定转速,风量也只能依靠旁路放风来调节,为保证燃料输送过程中不在管道中沉积,风量仅能下调25%,虽然NOx指标有所下降(1260mg/m3),但一次风量仍然过剩,在石油焦的高温火焰中形成大量热力型NOx。

4.2分解炉的调节和使用

DDF炉的三次风和物料是分别进入分解炉,能够充分利用分级燃烧机制。为了扩大炉内还原气氛区域,考虑一次风较大,所以在生产中三次风下部进风口开度为5%,95%由上部进风口进入分解炉;在确保烟室不结皮情况下,关闭下部进料口,采用上部进料口为70%,中部进料口为30%的喂料方式;石油焦则主要以低氮分解炉为主喷入,上部主燃烧器为辅,尽可能在炉底形成含有较多CO的还原气氛。CO含量增大,最佳脱硝温度持续往低温方向移动,同时最佳脱硝反应温度下的脱硝效率(称为最佳脱硝效率)呈下降趋势,这一点在氨水作为还原剂时尤为明显[3]。同时燃料在悬浮条件下快速燃烧,随着CO2浓度的升高,燃烧着的煤粉与CO2反应而生成的CO量相对增加,CO浓度增加会促进焦炭中活性炭的增多,高温下活性炭可直接与NOx反应生成N2,进一步降低NOx的排放浓度。经过分解炉的分级燃烧和还原气氛的作用,烧成系统的NOx排放浓度有了明显改善,在不使用SNCR系统情况下,烟囱的NOx排放浓度降低到720mg/m3。

4.3RDF的使用

本项目使用的RDF含有较高的碳、氢,热解气化后生成较多的可燃气;几乎为零的氮含量说明在热解过程中不会产生NOx。根据研究RDF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Hi以及CO,而这些成分都可以进一步将NOx还原为N2。而相对较高的水含量(15%,远高于煤粉的0.8%)在高温下,水分子裂解,能够进一步增强分解炉内还原气氛。系统稳定后在分解炉开始加入4t/h的RDF燃料,分解炉燃烧器系统的石油焦使用量由原来的9t/h,降低为7.5t/h(该数值并没有严格按照热值换算,可能与水分等其他因素有关)。经过几天的生产测试,在以RDF为辅助燃料时,系统运行良好,保持产能不变情况下,RDF投入量也由原来的4t/h提高到6t/h,在不使用SNCR时,窑尾的NOx平均浓度值为430mg/m3。

4.4测试结果

在生产稳定后,保证熟料产能4000t/d的基础上,对脱硝系统进行性能测试,见图2,当RDF喂料量为4t/h时,氨水使用量平均值为389.8L/h,NOx排放浓度为392mg/m3,氨逃逸浓度低于5mg/m3;在保证氨逃逸浓度不超标情况下,加大氨水喷入量,在630L/h时,曾实现窑尾NOx排放浓度低于300mg/m3。

5结论

经过半年的生产统计,DEV项目使用DDF炉脱硝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分级喂入原燃料,三次风分级进入燃烧区域,合理利用了分级燃烧机制,实现了高氮燃料的低NOx排放目标;较大的炉容和多级喷腾缩口效果满足RDF等替代燃料的要求。通过本项目实践可知:

1)采用石油焦为燃料时,DDF炉能实现低氮排放的要求。

2)烧成系统考虑两种固体燃料时,对热值较高的燃料容易产生一次风过大的情况,固体燃料输送管道的直径尽可能综合考虑,满足两种燃料的要求,同时罗茨风机尽可能采用变频。

3)使用RDF替代高氮燃料时,不仅能降低成本,同时能够降低窑尾废气的NOx排放浓度。

延伸阅读:

火电厂SCR脱硝工艺的运行问题及催化剂失活的解决方案

原标题:DDF分解炉脱硝系统的应用与分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