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趋势
1月,环保产业并购并未因春节假期而停滞。当月发生8例收购并购交易,涉及总金额共3.5亿元。但同比来看,2017年1月较去年同期,交易总案例和并购金额都有所收窄,这一趋势也有所验证宇墨咨询曾在一系列2016全年回顾文章中提出的观点:2017环保产业将在IPO上有大的突破,但并购方面则可能将显得不那么强势。
从并购类型上看,8起交易中的5个标的都是从事环保项目运营的项目公司(细节见并购地图),项目类型涵盖餐厨、市政污水、垃圾填埋气发电等。可见,PPP模式快速推广的大潮之下,大干快上的项目公司无可避免出现运营状况良莠不齐的情况,部分运营不好(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卖出原因)的特许经营项目公司将于未来几年持续出现,这些公司将可能成为强势的环保运营商争抢的新收购标的。
看点
上市公司与新三板企业的“大小合作”。由于大小环保企业间优势资源(资本&技术)存在互补性;小企业在战略实施方面受较低的限制和监管;以及小企业在新兴市场的开拓等方面较为灵活。因此环保产业中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和以新三板为典型的中小企业间的合作及投资成为一种非常值得关注的产业合作模式。
继2016年初首创和北控两家巨头投资新三板企业开创环保之后,本月又一家上市公司天翔环境与新三板环保企业山水环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天翔环境以5000万入股山水环境后,二者联合参与同参与湖南、四川等地的PPP项目合作。
合作关系正式确立后,二者即联合实施了一次规模可观的并购。两家公司各出1500万元分别收购北京中垣联合公司各50%股权。并购标的是一家拥有城乡规划、园林景观两项甲级资质的设计公司,这与持有多项施工资质的山水环境具有很高的互补性。也正因此,从并购后山水环境拥有51%表决权的细节可以看出,此项收购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山水环境环境综合治理、修复项目的实施能力及拿单能力。
如项目进展顺利,天翔环境将很有可能在未来加大对山水环境的持股比例,二者的合作将更加深入。随着新三板企业在环保并购市场的参与度不断提升,与上市公司的“大+小”式合作可能将成为更为普遍的趋势。
土壤修复领域海外并购又下一城。在本月的并购案例中,博世科实施的海外并购也颇具看点。这是中国土壤修复领域第三起海外并购交易。标价1300万加币(约6840万人民币)的标的公司全称为RemedX Remediation Service,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该省是加拿大最主要的油气产区,也是加拿大最为富裕的地区之一——上游产业旺盛的环境治理需求催生出了数量众多的环境修复企业。因区域特点,针对有机污染的去除技术成为该地修复企业的看家本领,在本收购案中,RemedX公司的核心技术就是常用于有机污染物去除的热解吸技术。
在博世科方面,除可获得技术知识产权之外,还可获得标的公司即将投入运营的Breton填埋场,该填埋场位于核心石油产区,被用于处理体量巨大的石油污染土壤,处理量为30-60万吨/年。这一项目也将为博世科带来持续的利润。
创业集团:环保“老人”的二次创业。2016年6月,以1.54亿元先后收购三家餐厨垃圾处理公司太原天润能源、苏州恺利尔环保、娄底方盛环保全部或过半股权;同一时期,宣布将以1.03亿元收购惠州市的四家污水处理公司(后未成功);2017年1月,以1377万元收购合肥一家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公司80%股权…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如此密集的收购动作并非出自北控首创等国资大哥,而是一家让人有些陌生的从事建筑工程的香港上市公司——创业集团控股。这家公司2014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时是香港建筑业承建商,主要在香港从事地基、土木及一般屋宇工程。上市时,公司有近5亿港元的年营收以及超过5000万年利润,可以说日子过得还不错。
延伸阅读:
从十三五规划看未来环保产业的创新路径
市场化治污 打开环保生意之门
而2015年起,公司开始酝酿转型进行内地市场的环保投资,这一让人有些疑惑的改变源于一个人的到来——朱勇军。2015年10月,时任内地上市环保公司国中水务董事长及关联方收购创业集团29%股权,成为其第一股东。而在国中水务内部经历一系列风波,朱勇军离开后,于2016年5月获任成为创业集团董事会主席。比起创业集团,朱勇军无疑是环保圈内让人熟悉得多的面孔。加入创业集团可以看作其离开国中后的二次创业。
发展方向调整后,创业集团控股通过前段已提及的一系列收购建立起了在内地的餐厨垃圾处理业务网络,运营规模共计1000吨/日左右。目前国内的餐厨垃圾处理行业还处于较快发展的阶段,以这一新兴市场作为二次创业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比较明智的举措。根据创业集团披露的近期财务数据,公司的整体状况还比较良好,可以预见,这家公司将在内地的环保行业,尤其是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更加活跃,而这家企业的加入,也将使行业上演更加精彩的竞争大戏。
延伸阅读:
从十三五规划看未来环保产业的创新路径
市场化治污 打开环保生意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