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七五全国土壤背景值调查、十一五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十二五土壤环境试点监测之后,2014年底环保部启动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的建设工作,并于2016年正式开始例行监测。土壤监测的特点之一是地域广泛,无论是到田间采集耕地土壤样品,还是到矿区或企业周边去采集疑似污染的土壤样品,地点都相对

首页 > 环境监测 > 评论 > 正文

揭秘初显身手的“土壤采样移动端/采样管理系统”

2017-04-05 13:47 来源: 中国环境监测 

经历了“七五”全国土壤背景值调查、“十一五”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十二五”土壤环境试点监测之后,2014年底环保部启动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的建设工作,并于2016年正式开始例行监测。

土壤监测的特点之一是地域广泛,无论是到田间采集耕地土壤样品,还是到矿区或企业周边去采集疑似污染的土壤样品,地点都相对偏远,有些点位甚至在人烟稀少或人类罕至的地方;土壤监测的循环周期比较长,一般以年计,所以,土壤样品采样时的点位或企业信息再核查非常重要。2016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开发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使用“土壤采样移动端/采样管理系统”(简称“系统”),解决了日常工作中的一些难题,在客观见证、联动共享、规范操作和便捷高效等方面发挥了常规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1客观见证,助力精准采样

定位系统除了引导监测人员顺利到达目标点位外,还能通过航迹或经纬度记录等客观证明其行为的有效性,实现行为真实性的可控化;同时,国家统一设定了采样点的允许偏离距离,即只有在允许范围内才能识别和上传采样信息,限定了采样点与目标点的偏差范围,实现精准采样和质量控制目标的量化管理。


2在线管理,实现联动共享

监测任务、实施计划、执行状况和工作动态等各类信息全部在线管理,实时可见,不仅促进了国家与地方、办公室与现场的联动交流,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等难题,实现了管理手段和各类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而且为开展随机抽查提供了基础条件和技术可行性。

3采测分离,辅助质量控制

“系统”设计了多种样品编码模式,一是在采样现场生成样品的随机码,与点位信息和原始样品编码隔离,样品变成“盲样”,实现100%的采测分离;二是每个样品都可以进行分样或重新随机编码,包括多次转换编码或一样多码,并能将任何一个样品下发给指定实验室,具有全部独立设码、后台关联和自动解码等功能,有效支撑各类质量控制措施的多元化管理,例如现场平行样、实验室内平行样、实验室间平行样和质控样品等。


4强制约束,促进规范完整

“系统”建立了不同权限的人员库,通过注册和审核的技术人员库及其分配的用户名,自动识别和审核现场采样人员的身份,特别是规定到现场的人员必须到场,否则不能成功上传信息;通过规定必填信息,强制执行点位信息和周边环境的再核查,保证采样的有效性和操作留痕;限定照片拍摄方位和数量,实现现场操作规范。

5便捷操作,提高效率和质量

将现场应该填写的采样信息,全部显示在屏幕上并有点选或下拉提示,而且系统中的原有信息都不需要再次录入,以方便操作和减少差错;各类信息在线上传和数据交互,提高了工作实效;信息化管理也减少了传统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填写错误和信息复核等工作,并使工作质量评价更客观、信息统计更快捷。

原标题:“土壤采样移动端/采样管理系统”初显身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