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4月4日,陈部长督查燕山石化时,要求调阅“设备泄漏与修复”电子数据台账。为什么陈部长要查“设备泄漏与修复”台账呢?
LDAR(设备泄漏与修复)是一种用于寻找设备泄漏,并通过修复以减少排放的工作程序方法。在石化行业实施LDAR可以大幅减少VOCs无组织排放。
查主要排放源
美国环保署在2007年发布一项数据显示,设备泄漏是石化企业的最大VOCs排放源,约占总量的50%。台湾地区的研究报告也给出了相同的结论。欧洲炼油厂也有报道,设备泄漏VOCs排放量约占原油加工量0.04%-0.05%。以一家1000万吨/年炼油规模的企业为例,仅设备泄漏一项的VOCs排放量就达4000-5000吨/年。
设备泄漏是石化的主要VOCs排放源,部长查设备泄漏,就是抓重点!
查主要减排动作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出台相关法规要求石化等行业实施LDAR。根据美国环保署对1980-1985年期间830家企业/装置实施LDAR的效果评估结果,石化和有机化工企业的VOCs排放量下降了56%-63%。VOCs无组织排放的减少,不仅带来了明显的环境效益,也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设备泄漏少了,企业的产品加工损失就低了,作业环境的安全风险就低了,与周边民众关系的融洽度就高了,企业排污费缴的就少了,与政府监管部门的互动就好了。
LDAR是设备泄漏的有效减排措施,部长查LDAR,就是查动作!
查主体落实情况
石化企业落实推进实施LDAR工作,国家从2012年就开始部署了。
⇛2012年9月环保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石化企业应全面推行LDAR技术,对泄漏率超过标准的要进行设备改造;⇛2013年10月国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2015年石化行业全面推行泄漏检测修复技术”;
⇛2014年12月环保部发布《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明确到2015年底,石化行业全面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
为了规范LDAR工作,保证实施效果,我国先后也出台了相应标准和规范,详见下表。

根据国家和地方要求,石化企业应该在2015年全面实施LDAR。时至2017年,石化企业应该具备完整的LDAR台账,全面记录LDAR信息和数据等实施资料。
台账是LDAR实施记录和证明,部长查台账,就是查落实!
延伸阅读:
陈吉宁难以查看的LDAR数据隐藏着什么秘密?—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现状
原标题:部长为什么要查L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