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质量,让群众受益更持久、获得感更持续是浙江奋斗的目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就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2014年以来,浙江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去年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工作计划的收官之年。受益农户达450万户,原本“污水靠蒸发,垃圾随风刮”的乡村,大多告别了污水直排历史。
截至2016年底
我省建立污水处理终端10万个
铺设管道近3万公里
总长度可绕赤道大半圈
治理村庄两万多个
受益农户450万户
全省覆盖率达八成
今年浙江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并没有放松。
5月3日,浙江省副省长熊建平一行来到开化县马金集镇,实地考察指导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及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参观当地运行维护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终端。
5月8日-9日,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湖州市长兴县召开。参会代表们听取了浙江省农村污水运维的相关报告,并对长兴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情况进行了考察。会议强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要切实统一思想认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敢于担当,以坚决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上一新台阶,新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出水水质的达标排放,持续发挥治理设施“消减污染物排放,改善农村水环境”功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抓出浙江的模式和样板。

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湖州市长兴县召开。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太难?
浙江用行动说话
2014年以来,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战略部署,我省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众所周知,农村生活污水难以治理,但浙江各地在这个问题上想出了不少好的方法。比方开化县在2014年就与浙江省环科院签署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提出了“科技治水、创开化模式”的治水理念,通过省环科院下属浙江环科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当地组建运维中心,设置监控中心大屏,配备专门的分析实验室,建立“一镇一柜,一村一档”的档案管理模式,创建运维半小时服务圈,开通24小时故障报修电话和运维监督电话,确保项目资料及时调取,项目问题及时发现,项目故障及时处理。

如今,开化县已入选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成为衢州市首个国家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
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接下来怎么做?
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更需重视设施运行维护长效机制建设,目前,我省前一阶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当前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基本完成治理设施建设
全省2014-2016年治理设施建设行政村总数为20477个
移交运维15253个行政村,占比为74.49%
全省有60多家第三方运维服务机构参与运维
12个县(市、区)列入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
位居全国前列
以长兴为例,近年来,长兴在全面开展“五水共治”基础上,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4~2016年累计投入资金4.89亿元,完成了全县227个行政村约6万户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治理全覆盖、运维全覆盖和远程监控全覆盖。

副省长熊建平参观开化县马金集镇运行维护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终端
此外,熊建平副省长在开化就曾充分肯定了相关企业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专业性,并对继续深入开展水治理工作并取得更好的成绩寄予厚望。他指出,要依托好浙江省环科院的技术力量支持,把运维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要求,要坚持规划创新引领,结合本地实际,抓紧优化整治方案,做好整治与发展的融合、共性与个性的结合、生态与人文的整合。在确保整治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工作进度,及早治出新形象,治出新成果。

省治水办副主任、省环保厅副厅长王以淼在农村污水治理展台参观由省环科院自主研发并在开化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农村治水技术“自充氧生物滤床工艺”。
今年及今后一个阶段全省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工作如何做?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剿灭劣V类水行动,建立健全“三系六要”运维管理体系,积极推进“三对一考”工作制度,至今年年底实现运维管理基本全覆盖,明年全面实现运维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切实提高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质量水平和效益效果。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智能化,切实强化责任,落实各项保障,全力以赴打好全省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保卫战、攻坚战和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