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则ldquo;武汉投资130亿告别lsquo;看海rsquo;,一天下15个东湖都不怕rdquo;,让大家满怀期待,心里倒数不再看海的日子,却在承诺的3年后,一场措手不及的ldquo;看海rdquo;,让曾经美好的愿景遭ldquo;啪啪啪rdquo;打脸。一封130亿到底花哪了公开的质信:更将海绵城市建设推向风口浪尖。当吐槽变

首页 > 水处理 > 综合 > 评论 > 正文

揭秘|武汉如何走出下雨“看海”之“囧途”

2017-09-18 08:58 来源: 海绵城市公众号 

2013年,一则“武汉投资130亿告别‘看海’,一天下15个东湖都不怕”,让大家满怀期待,心里倒数不再看海的日子,却在承诺的3年后,一场措手不及的“看海  ”,让曾经美好的愿景遭“啪啪啪”打脸。一封130亿到底花哪了公开的质信:更将海绵城市建设推向风口浪尖。当吐槽变成质疑,风口浪尖下的武汉终于在2017年挺住了。


回顾过去的4年,武汉人每年必经看海模式

但在今年,2017年的武汉终于在这场看海风波中挺住了!


2017暴雨后不积水

武汉投入百亿建“海绵城市”想干什么

历年来,武汉面临着水污染严重、内涝灾害突出、供排水矛盾严峻等问题,在海绵城市建成之前,武汉中心城区40个湖泊达标仅为37.5%;全市排水设施仅能抵挡一年一遇的内涝,现有外江抽排泵站能力不足规划需求的一半,排水干管渠缺口达1870公里。因此,专家指出:武汉仅靠传统方式很难解决现实问题,应该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解决渍水问题,其核心思想是“一片天对一片地”,让城市在暴雨里具有良好“弹性”。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武汉究竟做了什么让城市不再看海

武汉市海绵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共包括35个建设区,总面积203.51 km²,其中中心城区28个建设区、面积177.11  km²;新城区7个建设区、面积32.4  km²。按规划,至2020年,实现武汉市20%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规划提出,武汉将形成“T轴—两环—多点—六楔”的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结构。

除长江、汉江河流水系外,利用三环线防护林带、严西湖、汤逊湖等中小型湖泊等构建生态内、外环,并利用和平公园、解放公园、中山公园、后襄河公园等城市级和社区公园,缓解城市内涝风险。


延伸阅读:

技术|布局复杂的旧城区“海绵化”改造到底应该怎么做?

✄武汉市基本特点


面对武汉特殊地形特征,武汉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以下探索:

✄下垫面解析


✄雨情分析

结合“3S”(RS、GIS、GPS)技术确定海绵城市最佳空间布局。利用DEM、降水和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进行流域水文分析和城市水量平衡计算。为满足模型计算的需要和设计目的,结合武汉实际,将1998年7月22日降水过程作为典型的日降水类型。


延伸阅读:

技术|布局复杂的旧城区“海绵化”改造到底应该怎么做?

✄指标构建及分解

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一览表

✄开展示范区作用,开展“2+N”模式

武汉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推进方面,主要采用“2+N”模式,“2”就是一旧一新两处示范区。其中青山示范区总面积23平方公里,实施项目330项,总投资131亿元。四新示范区总面积15.5平方公里,实施项目119项,总投资23.9亿元。“N”就是全市所有的新建项目,不管在不在示范区内,都要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进行规划审批。尤其是对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注重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融入其中,以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时隔4年,武汉的海绵成效如何?

1丨武汉首个“海绵城市”示范小区——潘庙新家园小区

在潘庙新家园小区,人行道上用透水沥青铺装,下凹式植草沟用来收集和排放路面雨水。路边还设置了低于路面的“雨水花园”,种满耐旱耐涝的植物。雨水会通过透水沥青进入植草沟,下渗进入透水盲管,通过净化的雨水经渗排管流入蓄水池,干旱时又能够取水用以灌溉,海绵的效果就在悉数循环中充分体现。



海绵小区建成后,6月30日,又是一次长时间大到暴雨,潘庙新家园社区,一进小区里,采用透水沥青铺设的步道上,却看不到一点积水,这里采用下沉式设计,雨水已经顺着倾斜的路面流入花坛内侧的沉淀池。据悉,潘庙新家园社区是全省首个“海绵城市”示范社区,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海绵社区”。它把人、居、水和谐地编制在一起,让小区变成花园式的美景。

延伸阅读:

技术|布局复杂的旧城区“海绵化”改造到底应该怎么做?



2丨首个武汉PPP项目——青山示范区

居住小区海绵性改造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主要包括两河区域、滨江红房子区域和南干渠沿线等。小区内的改造重点是建设绿色屋顶、透水停车场、下凹式绿地等。在屋顶铺装防水材料,再培土种植绿色植物,雨水经过渗透过滤后,经管道流入楼下的雨水桶或地下的蓄水池,用于小区灌溉植物、洗路洗车等。地面停车场经过改造,雨水可渗透到土壤中。公共绿地不是高于道路,而是低于道路,水往低处流。海绵性改造将增加小区绿化面积,有效缓解渍水,让居民受益。



结语

虽自“海绵城市”概念提出以来,质疑声从未停息,但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去年风口浪尖的武汉,今年退出了“看海大军”热潮。关于“海绵城市”需如何做,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海绵城市建设应因地制宜,不能采取碎片化方式推进。

2、 海绵城市建设不应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国外LID技术

3、 海绵城市建设应“灰色”和“绿色”相结合。

延伸阅读:

技术|布局复杂的旧城区“海绵化”改造到底应该怎么做?

原标题:揭秘!武汉如何走出下雨“看海”之“囧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