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面积广阔,人口众多。从村镇人口数量与行政区划演变规律来看,根据2015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乡村人口在2009年之前在总人口中占比多于城镇人口。随着我国城镇化战略推进,近年来,我国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总数首度超过乡村人口,并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我国乡村人口总数仍占总人口数的45%以上。
卫生部调查显示,农村垃圾产生量每人每天可达0.86公斤,年垃圾产生量达3亿吨。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逐步确立,农村垃圾污染呈数量逐年递增、处理难度不断加大的特征。
2017年2月,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显示,我国仍有40%的建制村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缺失,村镇垃圾污染“脏乱差”问题依然突出,不仅占用大量宝贵的农业用地,还容易滋生病菌,对地下水、土壤甚至大气造成污染,严重危及生态环境安全和居民健康。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补齐村镇垃圾污染控制短板。
作者总结了我国村镇垃圾的组成与特点,梳理出村镇垃圾处理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现有村镇垃圾处理现状,从污染监管、基础设施建设、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村镇垃圾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01我国村镇垃圾组成及特点
村镇垃圾按其来源可分为农业生产型垃圾、村镇生活垃圾和城乡转嫁型/乡镇企业垃圾三种。
农业生产型垃圾
农业生产型垃圾具有成分复杂、类型多样、布局分散的污染特性,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垃圾和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等。据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源污染量占全国污染总量的1/3~1/2,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养殖大国,万只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达8万多个,每年排出超20亿吨的畜禽粪便垃圾及污水,滋生的病菌对农田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危害。我国的农业废弃物资源非常丰富,产量巨大,主要分布在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云南等粮食主产区。根据我国农产品产量测算,每年的秸秆资源总量约为7亿吨,可收集量约为5亿吨,其中稻草秸秆1.16亿吨、小麦秸秆1.04亿吨、玉米秸秆1.66亿吨。
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农业产生的秸秆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据调查,我国秸秆剩余量高达70%~80%,利用率仅为33%,其中大部分经过技术处理后利用率仅占26%。秸秆无序燃烧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引起严重的土壤与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村镇生活垃圾
村镇生活垃圾通常指在日常生活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活动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生活习惯、自然地理和气候情况等差距较大,不同区域村镇生活垃圾的产生状况与组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农业社会时期,我国农村家庭的生活垃圾成分较为单一,一直呈现种类少、数量小、易分解的特点,通过堆肥、简易填埋或者自然腐烂的方式,来维持垃圾总量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但随着我国村镇人口数量的递增与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逐步确立,村镇生活垃圾呈现出组分复杂、来源多样、分布广泛的现象。
总体而言,厨余、纸类、橡塑类等是村镇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约占垃圾总量的83.37%,典型的村镇生活垃圾以瓜果、菜帮、菜叶等餐厨类垃圾为主(37.83%),其次为灰土含量(26.49%),橡塑、玻璃、纸类、纺织和金属类可回收垃圾含量占到了30.66%。
厨余、纸类、橡塑类在村镇垃圾中的占比较高,与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相似,由此可推知城市消费模式对农村有较大的渗透。近年来,厨余垃圾含量呈增加趋势,这主要与农户生活水平提高、农户传统的庭院养殖萎缩、种养失衡导致有机垃圾就地消纳方式消失有关;灰土类垃圾含量呈下降趋势,与生活用能方式逐渐由农作物秸秆薪柴、煤块燃烧改变为普及电、天然气、煤气有关;橡塑、玻璃、纸类、纺织和金属类可回收垃圾的含量高低可反映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程度。
随着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村镇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垃圾含量将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农药瓶(袋)等有毒有害类垃圾含量尽管含量最低,仅占0.71%,但目前这类高危垃圾在我国村镇地区的分类、回收较难,给农村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城乡转嫁型/乡镇企业垃圾
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呈现逐渐从城市向农村蔓延聚集的态势,农村同时承载着自身和城市转嫁的污染,为我国城镇化战略转型带来压力与挑战。由于城市环境监管体系逐年完备,越来越多的城市污染流向农村,导致城市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而农村污染却愈发严重。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型化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村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高速发展,乡镇企业污染与农村生活污染相叠加,形成了新的复合污染。
此外,城市“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政策,使一些低端制造业或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开始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转移,导致村镇传统环境问题和新型环境问题逐渐共同显现,如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叠加等现象造成农村环境问题极为复杂。
乡镇企业的固体废物污染重点是乡镇工业造成的污染。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水平低、污染治理难的造纸、制革、电镀、印染、水泥、煤炭等行业。2014年,我国工业固废年产量达32.9亿吨,在所有工业固体废物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2.56亿吨,占总量的98.9%,综合利用率为62.1%。倾倒丢弃量59.4万吨。据相关调查显示,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为121.6万个,占乡镇工业企业总数的16.9%。一些欠发达地区紧紧抓住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纷纷到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在利益的驱动下引进了一些因环保问题需要整治的产业,“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带来了“垃圾污染转移”,给村镇垃圾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02我国村镇垃圾处理的主要形式
与过去相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乡镇垃圾产生量巨大,且成分复杂,以往传统的就地处理方式已经很难被自然所消纳。随着国家社会对村镇垃圾问题的逐渐重视,不少村镇开始提供垃圾处理服务。目前,村镇垃圾处理主要包括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种主要形式。
集中处理
集中处理即“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焚烧或填埋是其主要终端处理手段。由于我国村镇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相较城市仍处于初级阶段,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垃圾填埋因操作管理简单,处理量大,适应性强,今后仍然将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但是部分村镇的填埋法无害化程度低,一些简易填埋堆在路边随处可见,产生的大量渗滤液对农业用地和居民用水造成了潜在的威胁。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城乡转嫁型垃圾,也将为村镇垃圾填埋带来新的挑战。
村镇垃圾中的可燃成分较多,具有很高的热值,因焚烧处理效率高,减容效果好,可节约大量填埋场占地,也是村镇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重要方式。但是有些村镇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改变,老百性习惯在田间地头、沿河沿沟随意堆放焚烧垃圾,尤其是秸秆等农业生产型废弃物,不仅对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也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厨余垃圾等作为村镇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其与畜禽粪便因含有较高的有机质,通常被视为理想的堆肥原料。然而我国多数村镇垃圾分类收集程度低,垃圾成分日趋复杂,特别是重金属、抗生素的残留问题,可能会对堆肥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由于集中处理对垃圾收运条件要求较高、处理成本较大,对于一些距离规模化垃圾处理终端设施较远的农村或欠发达农村而言,垃圾集中处理的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
延伸阅读:
住建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与能源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分散处理
分散处理是一种小规模处理方式,主要适用于距离城市较远的远郊村或偏远农村。这种垃圾处理方式的垃圾收集和就地处理直接衔接,处理成本较低,但受到规模效应的局限,通常较难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
尽管多数村镇修建了垃圾池、设置了垃圾箱,对垃圾进行收集及定期清运处理,但许多地区仍存在垃圾不规范化处理的现象。
有调查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垃圾不规范化处理的村镇占20.83%,西部地区乡镇和村庄垃圾不规范化处理比例分别达到45.24%和50%。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多为不规范化处理,乡镇生活垃圾不规范化处理的比例高达87.5%,村庄比例为75%。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村镇都在采用就地简易填埋或就近露天焚烧等非正规化方式处理处置垃圾,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地区资金相对紧缺,可用于垃圾处理的资金较少,二是农村地区农户居住分散,垃圾收运成本较高,三是农村地区缺乏一套完整的垃圾收运技术和管理体系。
03村镇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村镇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村镇垃圾处理问题,已经成为村镇环境治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瓶颈,要实现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建设目标,须执果索因,深入探究村镇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村镇垃圾混合收运 无害化处理设施缺乏
我国大部分村镇的垃圾收运方式仍以混合收运为主,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难度大、设施缺乏,大多数村镇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简陋,达不到无害化处理要求;一些村镇的生活垃圾随处丢弃、堆放,没有清洁与密封措施,收运后的垃圾通过没有任何防渗措施的简易填埋进行处理;可就地利用的餐厨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园林垃圾和灰土,大量混入生活垃圾中,造成了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逐渐提高,不仅对资源造成巨大浪费,而且给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垃圾处理模式僵化 缺乏创新型技术
各村镇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地理环境、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地区村镇生活垃圾产生量也相差较大,而大部分村镇地区均采取“村收集、镇运输、县(区)处理”的垃圾收集模式,该模式在部分农村地区使用过程中缓解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问题,但是,针对相对封闭、交通不便、人口分散型村镇,该模式需要大量人力、财力投入,并需依托完善的配套设施,造成该模式在使用过程中建设投入较高、实施过程中运行成本昂贵。
因此,往往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村镇会将这部分垃圾依村域周边原有地形,就地找坑塘进行填埋,并无相关标准参照。在降水或河流冲刷等外力影响下,该部分垃圾将会迁移、下渗,不可避免的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一些村镇重视程度不够 监管能力滞后
一些地方还没有认识到村镇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对这项工作的内涵与实质把握不充分,对于垃圾资源整合、垃圾收运与处理处置设施的运行维护、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与服务等问题,缺乏创新意识,缺少思路与办法。一些村镇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村镇环境被严重破坏,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多数管理村镇单位的环保部门还没有负责垃圾收运、治理和管理的专职处室,各部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互相脱节,合作困难,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进度缓慢,缺乏必要的监测设备和监管能力,无法有效开展相关保护和管理工作。
04我国村镇垃圾处理对策与建议
发达国家对村镇垃圾的治理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专门机构对村镇垃圾进行集中收运与处理。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将村镇垃圾处理方式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减量分类。但是,我国村镇发展水平和垃圾的特点决定了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模式不能直接借用。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针对村镇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区开展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村镇垃圾处理模式,源头分类收集后对生活垃圾与其他有机废弃物采用简易共处理技术等。但是,从长远看,应针对村镇垃圾建立成本低、污染少、可持续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协同技术和模式,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无害化和资源化相互促进的方式提高村镇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
明确目标定位 建立健全村镇垃圾污染监管网络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村镇垃圾污染有其独特性、地域性、复杂性。因此,需深入开展村镇垃圾污染调查,在现有调查基础上,以农业生产型垃圾、村镇生活垃圾及城乡转嫁型垃圾/乡镇垃圾为防治重点,开展村镇垃圾污染状况详查。掌握重点村镇企业、乡镇生活废物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与城市转移污染的分布情况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制定详查总体方案和技术规程,开展技术分类指导、分区监督检查。
在此工作基础上,建立村镇垃圾二次污染监测和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监控网络体系和预警应急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村镇垃圾污染防治的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
强化垃圾收运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创新型垃圾处理模式投入
全国4万多个乡镇、约60万个行政村,绝大多数缺乏必要的环保基础设施。与此同时,中国村镇环境复杂,布局分散,目前虽有成熟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设备,但无法针对性的解决复杂的村镇垃圾问题。
因此,面对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型污染和城乡转嫁型污染,以及固体原生污染的再升级,需要加强村镇基础环卫、垃圾收运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并建设一批适合村镇的、相对完善的、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固体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使得村镇生活垃圾、禽畜养殖废弃物与青贮秸秆等得到妥善处理,注重清洁化生产、资源化利用、无害化的垃圾处理技术装备的投入与应用,保障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构建村镇垃圾处理长效机制 加强农民环保意识
按照区域管理方式,明确各相关执法部门的职责与要务,将村镇垃圾治理纳入当地政府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同时,以“以奖促治”政策为主线,贯彻“以创促治”的生态示范村建设,推进“以减促治”的村镇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机制的创新与量化。加强当地环保部门对村镇企业的垃圾污染监管,对企业偷排、超排行为,依法查处。同时,加强对农民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督,鼓励其检举和揭发环境违法行为,积极运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元化教育形式提高公众垃圾处理意识。
延伸阅读:
住建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与能源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原标题:我国村镇垃圾处理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