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旅游旺季,江宁区的谷里街道游人如织,仅牛首山下的世凹桃源2016年全年游客量约65万人次。游客多了是好事,但垃圾也相应地变多了,处理不好还会污染环境。谷里街道目前按照14000户村民计算,给每户配备厨余垃圾桶(绿色)和生活垃圾桶(蓝色)从源头开始分解,通过宣传督导、积分兑换、城管执法、企业服务等手段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今年6月底,街道在周村社区世凹桃源和双塘社区大塘金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行垃圾分类“两次四分法”,6个月下来成效显著,日处理垃圾量大幅下降,村容村貌大幅提升。
以周村社区世凹桃源村为例,村里常驻农户36户,其中农家乐经营户22户,普通住户14户。自从实施垃圾分类试点后,周村社区给每户村民家配备了两个垃圾桶,对生活垃圾进行“两次四分法”。什么是“两次四分法”?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每户村民首先在源头按“湿垃圾”、“干垃圾”分成两类然后分别装入社区发放的垃圾桶中。保洁员每天下午3点至4点清运湿垃圾,次日早上7点半至8点半清运干垃圾,大件及有毒有害垃圾每周三清运一次,有需要的可电话预约时间上门清运。
接下来便是保洁员进行二次分类,“干湿垃圾”被送至街道在箭塘社区投资160多万建设的垃圾分拣中心站,“湿垃圾”也就是厨余垃圾经过发酵处理后由专业的公司在分拣中心站内生产成可袋装固态有机肥;“干垃圾”即其他垃圾,再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大件及有毒有害垃圾。大件及可回收垃圾除了可以变卖的物品之外,交由专业再生资源公司进行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及大件、有毒有害垃圾,统一转运至区级垃圾处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理。
据介绍,按照《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2017-2020)》的要求,2018年,全面推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垃圾分类行政村达50%。2019年,开展垃圾分类行政村达到100%。2020年,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形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有效模式。
原标题:南京将全面推广农村垃圾分类 2019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