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季度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标情况来看,今年垃圾焚烧发电市场仍是“老样子”,稍有些亮点。

从统计数据来看,第一季度共开标+签约9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平均垃圾焚烧处理单价为146.38元/吨,从表里也能看出,除昆明市东川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单价在80元/吨外,其余项目的处理单价均在100元/吨以上,漾濞县项目处理费用高达226元/吨。
这9个项目中,也不乏“老项目开新标”的情况,其中南丹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昭通市中北部片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此前早已定了中标人,这次的重新招标,也是源于115号文件的实施,开标后,这两个项目的中标人仍为海创绿能,但垃圾焚烧处理单价得到大幅提升。
建设规模进一步下沉,由原来的300吨/日-500吨/日逐渐下滑至300吨/日以下,在100吨-200吨区间的项目数量较多,且这些项目主要以焚烧处理为主,其中酉阳县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则以供热为主。
这一季度垃圾焚烧市场又迎“新人”入局——箬科(北京)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3月先后斩获云南省两座垃圾焚烧处置项目特许经营。箬科(北京)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03月26日,法定代表人为许松岩。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建设工程勘察,是一家新入局的民营企业。
单看这季度的中标企业,也不乏海创绿能、三峰环境这样的龙头企业,除了箬科(北京)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外,东方希望集团也是新入局垃圾焚烧发电市场,签约了兰州新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云南省成为第一季度垃圾焚烧项目集中释放的主战场,在9个项目中,云南省占5个,此前北极星垃圾发电网也曾统计过云南地区垃圾焚烧市场发展情况(参考文章:以云南省为例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进入县域时代的冷思考!),云南地区虽释放项目数量较多,规模普遍较小,但好在垃圾焚烧处理单价较高。
总之,踩着“十四五”规划的末班车,大多数垃圾焚烧企业对国内市场竞标热度明显下降,更多的是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且看今年我国垃圾焚烧市场如何收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