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市场迅速发展。
据财政部PPP中心统计,截至2017年9月末,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全国入库项目:合计14220个,累计投资额17.8万亿元,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兵团和19个行业领域。
中新社发王炳真摄
其中,6778个项目处于准备、采购、执行和移交阶段,均已完成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审核,纳入管理库,投资额10.1万亿元;7442个项目处于识别阶段,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审核,是地方政府部门有意愿采用PPP模式的储备项目,纳入储备库,投资额7.7万亿元。
PPP项目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供给侧改革、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出现了明股实债、规定收益回报、补贴社会资本损失和利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变相融资等问题。
财政部财办金〔2017〕92号《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国资委国资发财管[2017]192号《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发布后,引起了强烈的市场反响,各方面对2018年PPP市场出现诸多议论。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尽管PPP市场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决定我国PPP市场发展的基本格局没有根本性变化,展望2018年我国PPP市场,将仍是规范、稳步发展的一年。预计2018年我国PPP市场将出现以下变化:增速回落、项目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项目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加快顶层设计、国际交流进一步加强。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中新社发周跃东摄
1、受宏观经济环境、以往年度增长基数、财政部财办金〔2017〕92号文和国资委国资发财管[2017]192号文件的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各地区进入财政部和发改委PPP项目库、省级PPP项目库的数量增速有所回落,扭转近年来各地区PPP项目迅速扩张,潜在风险增大的状况,这也是PPP项目规范、健康的客观要求。
2、通过加大力度治理各类违规违纪现象,PPP项目建设运营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根据财政部财办金〔2017〕92号文的要求,对实际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部分占比不足30%,固化政府支出责任的等项目不得入库,对构成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等情况的项目予以清退,且规定了清理PPP项目库的时间表。通过这些措施,有利于纠正近年来在PPP项目飞速发展现在的各种违规违纪、不符合PPP项目性质的行为,正本清源、规范发展,在PPP项目甄别和准备、采购、建设、运营和移交等各个环节,建立规范的业务流程和质量标准,促进PPP项目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3、有效管控PPP项目风险。
与其他公共服务方式比,PPP模式参与主体众多、交易结构复杂、建设经营期限长,且基础设施类PPP项目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因而PPP项目建设经营既有高风险的特征,需要在公私部门之间合理分配风险、有效管控风险。如盲目扩大PPP项目规模,则或增加潜在的风险。
中新社发彭寰摄
财政部财办金〔2017〕92号文和国资委国资发财管[2017]192号文件进一步强化了PPP项目的风险控制,特别是对央企提出资产负债率高于85%或近2年连续亏损的子企业不得单独投资PPP项目等规定,可有效遏制央企在全国跑马圈地,承揽PPP项目过多,建设经营风险较大的问题。因此,将PPP项目建设运营风险控制在公私双方可承受范围之内,成为2018年PPP管理的重要任务。
4、加快顶层设计,规范PPP发展。
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PPP条例,尽管国务院法制办向社会征求了意见,但并未如愿在2017年出台。希望这一愿望能在2018年变为现实。通过PPP立法,规范PPP监管体制,消除部门利益之争,解决PPP采购方式、PPP合同性质、PPP争议解决途径,以及PPP项目建设和运营流程等核心问题,为PPP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体现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客观要求。
5、进一步开拓PPP国际交流,为世界贡献PPP中国模式智慧。
在我国引进、学习、借鉴PPP模式过程中,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我国已成为推广PPP模式的大国之一,我国的经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了联合国欧洲委员会等机构研究、制定PPP标准等活动,为PPP模式的发展贡献了智慧。2018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内PPP模式的发展,PPP领域的国际交流将会更加活跃,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舞台。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延伸阅读:
省级PPP项目推进效果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原标题:2018年,中国PPP市场如何发展?|展望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