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排污许可制度,因为咱们在座企业代表同志可能比较清楚,有所了解,咱们国家在排污许可制度从2016年出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支持方案以后,各个地方都在非常快速的而且很强势的推行这个制度,所以我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制度的由来还有一些主要的管理思路。

生态环境部 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排污许可技术部主任杜蕴慧
我这个PPT上写的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文件的性质,但是这个文件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国家将来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关于固定污染物怎么管理,这个制度怎么建设,可以说实施方案关于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总的路线图,也是国家排污许可制怎么推行实施的路线计划。也可以说之后2017—2018年所有工作在控制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框架下有序推进的。
我今天介绍四个方面来说,第一排污许可总体设计,第二支撑希望排污许可技术体系的简介,第三目前工作进展,第四对我们企业提了一些建议。第一个关于许可制度总体设计上,小照片是我们国家发出第一张在新的制度改革下的排污许可制的排污许可证被国家博物馆收到里面展览展出了。
第一个看标题改革目标,大家知道排污许可制这个名称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个地方各自推行排污许可制的试点,说是各个地方,因为国家没有统一要求,没有统一管理的政策、制度都是各地探索、摸索,当然这个效果肯定不会特别好,所以我们现在说还是排污许可制改革了,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名称一样。
我们这次改革主要实现两个核心,第一个我们实现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也就是说我们今后所有的环境方面的各个举措,各个政策出台,标准的出台,政策的执行都是围绕着一个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的。
以前我们说总量控制,一些数的算法上账面上数是少了排放量少了,跟我们质量没挂钩,以后这种情况越来越少,所有行为跟质量挂钩,所有行为导致结果一定要能看的见跟质量有体现。
第二将排污许可制度建设成固定污染源管理的核心制度,今后我们关于固定污染源管理,什么叫固定污染源,地方稳定排放污染物的包括水包括气的,这是固定污染源,将来我们对固定污染源管理实行排污许可制为核心,其他所有制度对排污许可制进行完善,将来形成协同发挥作用的整体的管理机制。这是我们说的改革的目标,第一个两个核心。
第二个介绍一下排污许可制度建设或者改革的原则,原则的第一个管理原则就是我们现在的排污许可制的建设既不放松也不加严现在的管理要求,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我们不因为我们现在推行排污许可制的改革,推行新的工作了,就使我们企业身上原有环境管理要求加严,不是因为排污许可制的推行加严管理要求。
但是我们反过来说如果地方因为你的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很大了,地方对你有一些区域更进一步的要求的话,他会以当地法律一些标准的修订这种形式体现出来,成为核发的要求,这个要求也会纳到排污许可管理内容里来,这个思路,不会因为单纯排污许可制的建设加深对你现在管理要求,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也不放松,也不会说现在对你的要求你要执行地方标准是有的,因为发许可证你说我做不到能不能松一点,也不可能,现在对你管理要求是什么样,推行排污许可制度以后发证以后依然是这样,既不放松也不加严。
第二个原则通过排污许可证核发所有污染源纳入管理,这句话我说的更准确一些,我们要将所有固定污染源纳入到排污许可管理里面来,什么叫纳进来?我们后面说到有个名录,名录里面提到的企业要发证,发许可证管理,没提到的企业也要进行登记备案,所有污染源在环保平台上有据可查,不允许有一些企业游离在环境监管体系之外。有的发证有的不发证,不发证的平台里面有体现。
第三个原则地方加严自己要求,但是这个加严不是随意的,上升到地方的一些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里,地方的排放标准,或者地方的文件通过正规途径渠道发布出来的一个必须遵守的正规文件,不是随意性的。
这次改革主要解决核心问题,第一个要建立刚才说的一证式管理,所有管理要求都在这张许可证体现,为了实现这个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制度衔接和融合,咱们企业会比较清楚,为了建立一个企业,关于污染物排放,关于整个环境行为有很多制度管理,这些制度在各自领域都发挥很好作用,这些制度分别发挥作用,协同效力,发挥最终能不能达到一个总体的协同效率相对比较薄弱,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各自为政的,这次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改革打破制度之间壁垒的问题。
第二个我们要解决核心问题排污单位一定要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咱们在座企业也很多,大家非常清楚,现在环保部门对您的管理,对企业的管理实际上是猫抓老鼠的游戏,天天抓你是不是违法排污,白天抓晚上抓,抓住了罚你,抓不住没有办法,将来我们建设的制度是企业的排污环保主体责任自己负责的,我不抓你了,企业自己说我是按证排污的,我是核发的企业,我自己证明我是核发企业,给环保部门提供证据,而不是说等你抓我,从环保部门要求企业,要求守法,变成企业自己说自己要守法,我向你证明我是守法企业,主题责任的转变,这是通过制度建设改变的关键问题。所有这些思路最后落实到围绕环境质量改善的终极目标来做。
关于许可制度的整体设计就是这样的,第一个实行一证式管理,一个企业,一个厂区边界内只核发一个许可证,不会发那么多很混乱。第二个综合许可,有对国外排污许可了解的,美国是水一个证,气一个证,各是各的内容,我们实行综合许可,综合许可还有几层含义。
第一层我们刚才说的对排污单位的废水和废气实行综合许可都体现,第二个不单是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浓度,还要求跟污染物排放行为有直接关联的生产工艺,生产设施还有污染治理设施,这些设施作为登记事项载入许可证,而是要求你的许可设施如实登记到许可证里来,因为你的污染排放行为一定跟你的生产治理设施有管理,跟你材料的使用种类有关联的,为了可追溯可管理要求把生产工艺设施也作为登记事项放进来,如果不如实企业自己承担责任,要求如实反映。
再一个综合许可我们不单单要求废水废气排放行为,生产设施建设情况,还要求污染物排放要求,一个地方关于环境改善的措施落实到企业来承担,这个里面有责任,而不是虚的东西,总体设计里面通过这套制度的构建,把这套设想落实到污染治理责任体系中来。
会议直播:
直播|2018钢铁、焦化烟气治理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主要思想就是第一个你的排污单位要按证排污,落实你的环保主体责任,对于环保部门来讲也应该是依证监管,依法处罚,也不是那么大的活动。我们通过排污许可制度的建设使许可证成为企业安排的依据,也是执法部门执法的依据,多方位的作用,总体设计来说,我们排污许可整个体系是从法律法规到一些具体的规定,规章制度还有技术文件体系是一整套的设计。
从制度建设,制度的设计之初就把法律法规方面东西,技术体系方面东西同步设计和梳理。第一个我们环保法这是我们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大法,环保法里面明确了排污单位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现在所有工作都是在法律体系框架下依法进行的。
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里面也明确了排放水和排放废气的排污单位要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为什么现在只把水和气纳进来了,把要求纳进行要求把固废纳进来,现在进行相关研究,也在行业地区做试点,固废纳到排污许可里面来也是指日可待。法上规定了相关排污单位申请排污许可证,关于排污许可证专项条例也制定中,争取年末出草案,明年能出来,这样我们工作能完善一些,这是法律的。
对于管理文件层次,今年初出了排污办法试行,把我们排污许可的一些程序上的内容上进行了规定,后面有一篇专门介绍。
另外一个很重要文件排污许可管理名录,我们要实现全覆盖,哪些企业要发证,什么时候必须领,必须领完,有没有技术文件支撑,这些都在管理名录里面进行明确,我们通过名录明确从2017—2020年间怎么有序有步骤往前推,这个名录里面给出很明确的实施步骤。
为了整体思路还有整套技术文件规范,包括指导企业申领和核发许可证规范,包括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什么样技术采取什么样污染治理技术达到相关的管理要求,也给核发环保部门看,也给企业自己看,企业怎么自身检测,污染源编码怎么编,这些我们都有相关文件,技术规范在制定出台中,后面也有简介。
管理办法我们主要明确许可证的定位,规定许可证的申请、受领、核发,另外还明确两种情形不予发证,除了这两种情形可以发证。
对一些遗留问题,环评方面有一些问题,怎么办呢?管理办法也明确了,对于老的项目有改正的机会,需要按照管理要求该怎么手续上、技术上、措施上怎么改正这里面有,如果感兴趣可以到网上下载管理办法,里面有很详细的说明,可以说这个管理办法是排污许可管理调理出台前,我们启动排污许可制核发工作主要规范性文件,很重要,里面很多重要内容细节,大家读的时候认认真真一字一字研究,都是背后有故事的。
这是刚才说的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这个名录主要就是明确了从2016年出实施方案,2017年开始到2020年十三五期间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行业类别,不在名录里面行业暂不发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管理不断完善后续要发,这个名录也是试行,名录里面实际上是规定了32个一级行业,一个通用工序和其他六种情形怎么领证要求,换到二级行业就是74个二级行业,一个通用工序,比如说锅炉,不同行业很多,但是大家都要用到锅炉,所以把锅炉拿出来作为一个通用工序,专门编一个通用工序的,类似还有电镀等等四个通用工序。
其他六种情形,现在行业蓬勃发展我们认为也需要进行管控起来,在管理名录里面我们钢铁行业对于重点地区是明确2017年以前完成核发,京津冀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都已经如期领证,不是重点地区要求今年完成许可证申领,这是名录的情况。
其他行业在这里面都会有要求,什么行业,什么企业实行重点管理,重点管理要求多一些,包括许可排放浓度也要许可排放量,还有一些企业简化管理,许可排放量没有了,一些要求简化了,这个里面非常明确,包括什么时候,申领许可证期限是什么,每个行业对应环保部门会出台指导技术规范有那些,名录里面非常清楚,大家感兴趣可以在官方网站下载文件。
做了这些技术配套以后,我们要做的制度,刚才说要融合,大家知道关于排污许可制度要把它建成以它为核心固定污染源的管理制度,其他包括我们现在统计的数据,包括环境监测数据,包括环评制度都需要整合,需要衔接,具体我们不说了,我们环保部门自身也在改革,为了配合这套工作。
落实企业的排污主体责任,实际上从企业申请许可证开始,包括持证排污这一个过程开始,对企业都是有要求的,大家自己看。排污许可制度的技术体系,刚才说了这些体系,在这不展开了,其实我们希望通过技术体系衔接固定污染源多项管理制度,怎么使各项制度衔接融合呢,其实技术体系来打通相关的环节。
这个是说我们在申请核发过程中对于企业也好,对于核发许可证部门也好,遵循一套规范,这套规范既规范自身也规范企业,实现公开透明是公正的作用。许可证我们说有正本像营业执照一页纸,主要内容在副本一本厚书,包括基本信息、登记信息,登记信息就是企业基本的生产设施,许可事项就是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限值,排放要求这是许可信息。同时企业要有一个承诺书,承诺书有法律效力的。
还有一点要强调,我们在排污许可制度的推进中要求了一个每一个企业它的每一套生产设施,每一套污染治理设施,每一个排放口都有编号,这个编号全国唯一的,将来要查哪个地方排放超过我们管理要求违法的话,直接对照我们这个设施上来的,还有许可证也会编码,也是全国唯一,这些技术规范具体情况不说了。
这个片子一定要跟大家强调,我们通过排污许可制度实施,我们的环境管理实现了四个转变,从以前的管理企业到现在的管理企业的每个排放口,从以前的管理四项主要污染物,现在管理多污染物协同管控,以前以污染物浓度管控为主到现在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双管齐下都管,以前只管理一般情形,现在不但一般情形管,还管理重污染天气特殊时段也管理排放要求,所以实现了一个精细化管理转变。
其他的规范都不说了,去年我们是按照整个进度完成了15个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基本上发了两万多张证,如期完成国务院的要求,为了配合工作做了很多技术指导多渠道答疑,热线电话进行宣传都在环保部的指导要求下做了很多,宣灌,还有微信公众号,这是官方的关于排污许可的途径,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现在各地方对于去年启动15个行业证已经启动了证后监管,首先查有没有证,该取得没取得会有处罚采取措施。最后简单介绍一下企业的应用要求,为了应对排污许可制的要求,第一个我想咱们每个企业你都要学习法律法规,掌握环保知识,起码不被罚,实施方案,还有管理办法,还有自行检测指南一些管理要求,这些都是要有的,地方的一些具体管理要求,对于我们企业来讲也是很重要,很关键的,企业也要研究,第二企业最好做好排查体检,申请许可证这些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评的一些管理制度是不是遵守,该有手续有没有,没有怎么办,提前应对,企业自己排查建立排障,水气各项污染物排放情况是不是能达标这些自己抓紧进行梳理。
另外大家也都很清楚行业面临普遍的问题,规模差异大,有些企业确实环保意识不高,连一个专职环保人员都没有,就算兼职懂环保也可以,没有,这种情况下哪怕不领许可证自己环保管理也做不到位,也面临着可能会违规的情况,环保水平参差不齐,粉尘无组织排放,钢铁行业排污许可试行了许可量的工作,另外建议大家实时关注环境保护的动态,一会儿有专家介绍超低排放,超低排放要求出来我们企业怎么应对,我们肯定会把要求纳进来,你们怎么做起来。
第二个国家也在做很多标准,排放标准评估工作,我们承担钢铁排放标准评估,以前实施7个钢铁排放标准落实怎么样,技术上问题还是排放问题还是企业自身有问题都会分析,企业感兴趣可以跟我们一起来做这个事情,之前我们去企业调研的时候很多企业怕我们来,最好能不来就不来,能说假话就说假话,其实没有必要,我们做研究,这个研究为了将来标准服务的,我们了解情况越客观反映的情况越真实越对咱们企业有用,现在国家制定焦化行业污染可行进入指南,这个进入指南对我们行业促进力度也是很大的,这些工作不论咱们甲方还是乙方感兴趣可以多参与多沟通,整个工作做的更加客观真实,时间有限匆匆跟大家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发言为环保头条APP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会议直播:
直播|2018钢铁、焦化烟气治理技术与应用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