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西北地区普遍是干旱缺水的,广漠的西北地区一般在大家心中是长成这样的:或者这样的:所以,说到要在西北城市,比如西宁、固原、兰州甚至成都这样的地方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很多人都表示了极大的不解。到底为什么在如此干旱缺水的区域还需要建设海绵城市呢?西北城市看海集锦前几天兰

首页 > 水处理 > 综合 > 评论 > 正文

山洪频发的西北地区为啥也需要建设海绵城市建设

2018-08-07 10:09 来源: 海绵城市 

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西北地区普遍是干旱缺水的,广漠的西北地区一般在大家心中是长成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所以,说到要在西北城市,比如西宁、固原、兰州甚至成都这样的地方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很多人都表示了极大的不解。到底为什么在如此干旱缺水的区域还需要建设海绵城市呢?

西北城市看海集锦

前几天兰州的一场大暴雨,向人们诉说了就算是干旱的兰州也可以看海,行车如行舟。

2018年7月20日凌晨开始,兰州出现持续降雨。20日7时左右,兰州市秀川排洪沟内,停靠在道路两侧的车辆被洪水冲走。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湍急的洪水把数辆小车冲挤在一起又冲开来,车辆漂浮如“水中行舟”。随后,“兰州开启看海模式”“兰州,中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等内容瞬间刷频“朋友圈”。

受强降水影响,兰州市城区部分路段积水严重,暴雨引发的洪水沿马路顺势而下,多处低洼路段积水达到成年人腰部位置;部分地区形成山洪,河道内水位猛涨,河道周边停放的数十辆车被洪水冲向下游;部分路段交通瘫痪,交警部门现场指挥车辆临时绕行。

除了暴雨,更加危险的是随之引起的山洪和淤泥,就在兰州七里河区秀川街道,暴雨引发山洪,直接将停靠在河道两侧的车辆冲了下来,淤泥堆积,导致主干道西津西路暂时封闭,只能依靠交警部门安排警力,在路口进行车辆分流。

另外,从7月10日起,四川省绵阳市也在持续强降水。特别是从7月10日晚开始,全市再次连降大暴雨,造成绵阳市大部分地区受灾,暴雨洪水造成绵阳市5个县市区超过62个乡镇52564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270万元,已转移人口7265人,绵阳城区也出现多处严重积水。

西北城市发生洪涝的成因分析

综合西北地区的地理和天气等客观因素,我们认为以丘陵和山地为主的地貌特征以及每年集中的降水特征再结合绿化护林的方法不当都会加速整个西北地区的洪涝灾害:

1、基础现状因素:

我们就拿兰州为例进行分析:整个兰州是沿着河谷生长的条状城市,用于缓冲的城市面积很小,整座城市在从山上流下来的水的影响下,很容易面临腹背受敌的僵局。也就是说,如果兰州到榆中地区突降暴雨,位于盆地内的兰州就会成为山顶水流的汇集之所,这也算是盆地地区主要城市的宿命——既能享受到低洼处积水带来的灌溉之利,也会被水流所威胁。而兰州河谷盆地的狭长形状,则又会进一步加剧了水流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兰州最怕的就是突然强降水。这也是为什么和东部地区的洪水往往可以预见,而兰州的洪水防不胜防的原因。

2、山区的水土流失以及城市的下垫面过度硬化:

如果兰州周边的山上能有一些植被的话,情况还不会这么严重。然而很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兰州周边的山区几乎没有什么绿植,周围山脉都是黄土坡。没有了植物根系提供的吸收力,雨水一旦完全浸湿了山表层的沙土,很快就会向下流动。水带着巨量泥沙,进一步加剧河床的压力,一发不可收拾。而水流本身,也会变得黄浊不堪,成为泥石流一般的存在,甚至在部分地区形成真正的泥石流,放大洪水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另外,湿陷性黄土遇水塌陷会带来很多次生灾害,沙土质河岸冲刷掏空常见,去年八月敦煌河堤损坏比较严重,河道上改变新建工程设施,包括桥梁的布置也会明显影响到水流变化,带来普通民众甚至专业人士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西北城市洪涝的缓解策略

1、城市的综合规划和河湖管控

对于已经建成的老城区做好水库蓄山洪水、往城外引走山洪水等工作,多修建些地下滞留池,地面雨水花园等海绵吸水工程进行错峰缓解,而在新区建设中应基于海绵生态格局,划定城市蓝线,蓝线内严禁进行开发建设,以减少水土流失及避免破坏生态空间。蓝线周边范围结合城市功能区分布考虑,径流主要入河通道及周边应避免高强度开发建设,以公共空间建设为主,现状存在水土流失风险的区域应及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其他区域结合工程措施在建设过程中应满足水土保持的相关要求。

2、科学增加植被覆盖

要解决兰州因暴雨而受灾的问题,设法在附近山坡上种植树木会是一个在不搬迁城址的基础上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兰州各大中学校在实际中也会往往组织学生上山种树,其实不光是为了解决兰州空气质量的问题,还有着更急迫的防洪背景。但在已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上,种下去的树能有几成存活,后期的保养和维护又能做到几分,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

除了山坡上的植被,还可以通过河道生态修复,利用河道内植被的稳固作用,拦蓄稳定泥沙,沉积泥沙还可形成河道植物群落生长基质,以植物固沙来减少进入河流的泥沙量。

3、加大蓝绿结合的海绵城市多策略应用

尊重已有的山水格局,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池塘、沟渠、山林等自然“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同时对受到破坏的尽量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的法手段进行修复。加强城区内建筑、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城市和园区的下凹式绿地建设、道路和广场的雨水铺装,从绿色屋顶和城市末端蓄水设施抓起,为雨水的利用和地下水回补提供渗透路径。在雨季将雨水积蓄下来,在干旱的季节进行释放,不仅可以缓解洪涝的冲击,同时还可以部分解决西北地区干旱季节的困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