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固废网获悉,9月13日,市法制办公布《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意见稿》明确,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4类。《意见稿》规定,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生活垃圾分

首页 > 环卫 > 政策 > 正文

《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

2018-09-14 10:06 来源: 北极星固废网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9月13日,市法制办公布《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意见稿》明确,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4类。《意见稿》规定,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指南,明确分类的标准、标识、投放规则等内容,向社会公布。

同时,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行管理人制度。比如,住宅小区实行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单位为管理人;单位自管的,自管的单位为管理人;集贸市场、商场、宾馆、酒店、展览展销、商铺等经营场所,经营管理单位为管理人;不能确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的,由所在地镇政府、街办落实管理人。管理人应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并公告不同类别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投放地点、投放方式等。

投放生活垃圾时,可回收物应投入有可回收物标识的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或预约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回收;厨余垃圾应沥干后投放;灯管、水银产品等易碎或含有液体的有害垃圾应在采取防止破损或渗漏的措施后投放。若随意投放生活垃圾,将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处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具体内容如下:

西安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关于《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使制定出台的政府规章更切合本市实际,更加科学、合理、可行,现将市政府正在审查的《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在网上全文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为2018年10月13日。

二、反映意见的方式

(一)来信请寄至:西安市凤城八路109号,西安市人民政府法制办法规处;邮政编码:710007

(二)电子邮件请发至:xafzbfgc@163.com

(三)传真请发至:86788348

西安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2018年9月13日

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控制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西安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餐饮垃圾(含废弃食用油脂)的管理规定另行制定。

第三条【垃圾分类】 本市生活垃圾分为以下四类:

(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物品,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木料和织物等;

(二)厨余垃圾,是指家庭废弃的固体食物、蛋壳、瓜果皮核、茶渣等,以及果蔬和水产市场产生的废弃菜叶、水果、鱼虾等有机易腐垃圾;

(三)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灯管、弃置药品、废杀虫剂(容器)、废油漆(容器)、废日用化学品、废水银产品等;

(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前三项以外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弃卫生巾、一次性纸尿布、餐巾纸、烟蒂、清扫渣土、落叶、花草等。

第四条【工作原则】 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系统推进的原则,实行资源化、无害化管理。

第五条【政府职责】 市、区县人民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和各开发区管委会应当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目标,统筹规划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运处置设施布局并优先安排用地和建设,保障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资金投入。

区县人民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和各开发区管委会应当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农村生活垃圾的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分类管理模式,按照有关标准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和配置相关设施设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按照有关规定,将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

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的日常管理工作,接受上一级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六条【联席会商】 市人民政府建立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商制度,研究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协调处理重大事件和重大案件。

联席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时,可即时组织召开。

第七条【部门职责】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为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本条例,负责组织编制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专项规划以及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拟定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以及负责联席会议的组织工作。区县人民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和各开发区管委会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工作。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生活垃圾集中转运设施、终端处理设施等场所的污染物排放监测,以及有害垃圾贮存、运输、处置过程中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纳入物业服务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

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国土、财政、教育、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和供销社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八条【行业自律】 本市环境卫生、再生资源、物业管理、餐饮、酒店等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开展本行业生活垃圾分类的培训、技术指导,督促会员单位参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活动。

第二章 宣传引导

第九条【政府宣传】 市、区、县人民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制定宣传方案,增强市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培养市民的分类习惯。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宣传方案,做好辖区内的培训宣传工作。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托生活垃圾处理相关设施、场所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通过媒体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及政策措施。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等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旅行社、导游等从事旅游行业的单位和个人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从事旅游行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督促游客遵守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规定,对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游客进行劝导。

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本市流动人口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引导流动人口遵守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规定。

交通运输、轨道交通、城投集团等单位可以科学利用站场和车辆视频、楼宇视频等方式,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

第十条【新闻媒体宣传】 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期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可以通过开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专栏、发布一定比例的公益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广告等方式,合理安排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公益性宣传内容,普及相关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并对违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十一条【自治组织宣传】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指导,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纳入社区居民公约、村规民约,配合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动员、督促居民、村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第十二条【社会团体、学校宣传】 工会、共青团、妇联、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应当积极宣传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和垃圾分类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鼓励环保组织、志愿者组织等社会公益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动员活动,共同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第十三条【经营者宣传】 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公园、旅游景点等的经营管理者,应当加强本场所内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

第十四条【单位内部宣传】 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提高本单位人员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水平和意识。

第三章 分类投放

第十五条【分类指南和实施方案】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指南,明确分类的标准、标识、投放规则等内容,并向社会公布。

各区县人民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统筹组织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定适合本辖区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实施方案应当包括生活垃圾的投放模式、收集时间、运输线路等内容。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根据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措施。

第十六条【管理人制度】 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行管理人制度。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按照以下规定确定:

(一)住宅小区实行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单位为管理人;单位自管的,自管的单位为管理人;

(二)农村、城中村居住区,村民委员会为管理人;

(三)国家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医院、工厂等单位范围内,单位为管理人;

(四)集贸市场、商场、宾馆、酒店、展览展销、商铺等经营场所,经营管理单位为管理人;

(五)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公交站场、轨道交通车站、文化、体育、公园、旅游景点等场所,经营管理单位为管理人;

(六)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为管理人;

(七)不能确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的,由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管理人。

第十七条【管理人义务】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并公告不同类别的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投放地点、投放方式等;

(二)依据相关规定,结合生活垃圾产生量、投放模式,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保持收集容器完好和整洁,出现污损或者数量不足的,应当及时维修、更换、清洗或者补充;

(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指导生活垃圾投放人分类投放,并向生活垃圾投放人派发或者在生活垃圾投放点的显著位置张贴宣传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指南、方法的图文资料;

(四)监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行为,对单位或者个人不符合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要求的行为,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应当报告所在地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五)制止混合已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的行为;

(六)除可回收物可以直接交售外,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应当移交给经许可的单位收集运输;

(七)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台账,记录管理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类别、数量、去向等情况,并于每月十日前向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送上月的台账。

第十八条【投放要求】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管理人公告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要求,准确投放生活垃圾,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有相应标识的收集容器内或者指定的收集点。

投放生活垃圾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可回收物应当投入有可回收物标识的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或者预约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回收;

(二)厨余垃圾应当沥干后投放;

(三)灯管、水银产品等易碎或者含有液体的有害垃圾应当在采取防止破损或者渗漏的措施后投放;

(四)废弃的体积大、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大件家具,应当预约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单位回收,或者投放至指定的回收点;

(五)废弃的电器电子产品应当按照产品、说明书或者产品销售者、维修机构、售后服务机构的营业场所标注的回收处理提示信息预约回收,或者投放至指定的回收点。

第十九条【禁止性规定】 禁止将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医疗废物、动物尸体混入生活垃圾。

第四章 分类收集

第二十条【分类收集设施规划建设】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按照《西安市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以及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新建住宅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场所公示配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设置位置、功能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低值回收的推动】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市供销总社,编制低值可回收物目录、拟定推动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优惠政策,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可回收体系建设】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编制可回收物目录,组织编制可回收物回收网点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可回收物分拣中转站、分拣中心以及回收点,并会同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衔接。没有条件单独设置可回收物回收点的,应当与生活垃圾收集点合并设置。

市供销总社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建设和运营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设施相配套的可回收物分拣中转站和分拣中心,建立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信息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预约回收服务以及可回收物目录、交易价格、回收方式等信息。

从事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经营者,其经营场所选址和设置应当符合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布局规划和设置要求,通过预约回收或者在可回收物回收点定时定点回收等方式提供便民回收服务。

第二十三条【容器配置】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应当按照《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及本市的相关规范配置收集容器:

(一)住宅区收集点应当配置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每个住宅区至少设置一个可回收物和一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二)商务、办公、生产区域应当配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并至少设置一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三)人行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应当配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厨余垃圾收集容器。

收集容器的设置不得妨碍消防通道。

第二十四条【分类收集要求】 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禁止混合收集。

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应当每日定时收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应当按照收集单位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约定的时间定期收集。

第二十五条【有害垃圾要求】 区县人民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设有害垃圾集中点临时存放有害垃圾。有害垃圾集中点应当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要求。

有害垃圾除直接交由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外,应当及时移交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设置的危险废物贮存点贮存。

第二十六条【临时活动垃圾收集】 经批准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举办文化商业活动的,举办单位应当按照要求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举办活动结束,应当及时清除设置的收集设施。

第五章 分类运输

第二十七条【分类运输】 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运输,禁止将已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混合运输。

运输有害垃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废物转移和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相关规定。

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由经许可的单位按照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场(厂)。

第二十八条【配套设施建设】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结合垃圾产生量及分布状况,因地制宜、科学配套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压缩转运设施,逐步推进大型多功能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的建设。

市供销联社负责建设与垃圾分类收运设施相配套的资源分拣中转站及分拣中心。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有害生活垃圾收运、储存、处理管理规范,并负责建立和完善有毒害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第二十九条【垃圾转运机制】 区县人民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活垃圾转运机制,规范生活垃圾收集站(点)标识,规范生活垃圾转运作业的站点、路线和时间。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监督、指导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将居民投放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到垃圾收集站(点)。

第三十条【运输单位要求】 从事生活垃圾转运作业的运输单位,应当执行行业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根据生活垃圾类别、运输量、作业时间等,配备相应的运输设备和作业人员,把生活垃圾收集点的垃圾运输至符合规定的生活垃圾转运站、贮存点或者处置场所;

(二)运输车辆应当安装定位系统,并在车身清晰地标示所运输生活垃圾的类别标识;

(三)运输车辆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不得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滴漏污水;

(四)经过转运站转运的垃圾,应当密闭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五)对分类运输车辆实行日常养护,保持生活垃圾运输车辆整洁。

第三十一条【建立管理台账】 生活垃圾运输服务单位应当建立管理台账,记录生活垃圾来源、种类、数量、去向等,每月向区县人民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二条【制定应急预案】 生活垃圾运输服务单位应当制定包括车辆应急调配、交通事故处理、运输路线变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第三十三条【联合执法检查】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生活垃圾运输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执法协作机制,加强对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的联合执法检查。

第六章 分类处置

第三十四条【垃圾处置方式】 本市生活垃圾处置按照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成熟的、环境友好的处置技术;对可回收物采用循环利用,对有害垃圾采用无害化处理,对厨余垃圾采用生化处置等方式利用,对其他垃圾采用焚烧发电、填埋等方式处理,逐步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第三十五条【处置设施建设】 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省和本市有关标准、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鼓励生活垃圾处置服务单位采用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先进处理技术。

第三十六条【分类处置】 生活垃圾应当采取下列方式进行分类处置:

(一)可回收物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或者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置;

(二)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应当由取得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许可证的服务单位进行处置;

(三)有害垃圾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鼓励大型农贸、果蔬市场的厨余垃圾采用生化处理等技术就近就地处理。

第三十七条【处置单位要求】 从事生活垃圾处置的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接收并分类处置生活垃圾;

(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设施,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处置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三)对场(厂)区道路、厂房和垃圾处置设施设备及其辅助设施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将年度检修计划报送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四)配备污染物治理设施并保持其正常运行,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五)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并进行环境监测,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检测,定期向所在地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六)在处置设施运营场所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并保持在线监测系统与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系统互联互通;

(七)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运行情况等;

(八)建立管理台账,记录每日接收、处置生活垃圾的数量、类别,处置过程中排放的废渣、废水等废弃物情况,并于每月十日前向所在地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上月的台账;

(九)不得擅自停业、歇业;确需停业、歇业的,应当提前半年向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经依法核准后方可停业、歇业。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考核制度】 市、区县人民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的综合考核制度,将垃圾分类管理情况纳入考评指标,定期公布考核结果。

第三十九条【监督检查】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监督员制度】 本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社会监督员制度。社会监督员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开选聘,成员中应当包括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周边地区村民代表、居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第三方机构代表等。

社会监督员有权进入生活垃圾收集点、转运站以及终端处理设施等场所,了解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以及集中转运设施、终端处理设施运行等情况,查阅环境监测相关数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服务的单位应当向社会监督员开放相关场所、提供有关材料和数据并回答询问。

社会监督员发现问题的,应当向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监督员书面反馈处理情况。

第四十一条【应急机制】 市、区县人民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区域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

因突发性事件造成无法正常收集、运输、处置生活垃圾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安排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

第四十二条【调查评估】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生活垃圾的组成、性质、产量等进行常规性调查,并对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调查结果和评估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布。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监督检查制度,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和从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服务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检查情况以及查处结果。

第四十三条【全流程监管制度】 市、区县人民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全流程监管制度,搭建全流程监管信息系统。全流程监管信息系统应当逐步与商务行政管理部门的资源回收信息系统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第四十四条【全流程监管制度】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服务单位的信用档案,将服务单位的违规行为和处理结果等信息纳入信用档案和环境卫生服务单位信用评价体系,对服务单位的服务质量和信用等级进行年度评价,并公布评价结果。

第四十五条【投诉举报】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举报和投诉电话;设置举报和投诉信箱。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均有权向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投诉。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和依法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或者投诉人。

第四十六条【奖励激励】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可以通过奖励、积分等方式,发动个人和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鼓励企业、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作为奖品通过积分等方式发动个人和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违反管理人义务的法律责任】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违反投放规定的法律责任】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随意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违反分类收集规定的法律责任】 收集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将生活垃圾混合收集,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违反分类运输规定的法律责任】 生活垃圾运输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将已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混合运输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违反分类运输规定的法律责任】 生活垃圾运输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项规定,未将生活垃圾运输至符合规定的生活垃圾处置场所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违反第二项、第五项规定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违反第三项规定,未密闭运输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违反第四项规定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援引规定】 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及规章有行政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三条【部门违反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有关职责,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